<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迅速远去的积雨云摆出一副天使的姿态,正好为我们的正北楼一小布达拉宫一涧口,西大墙一北京结一鹰飞倒仰箭扣之行画上了句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赶上正北楼五点的日出,我们早上三点半就起床了。之后一路从正北楼经小布达宫去了涧口,正北楼与涧口之间有一段是断崖,只能是拉着绳索绕道通过。有KEEP记录的行程是8公里。下午从老赵家直接去了西大墙,北京结,鹰飞倒仰,行程10公里。记不清楚多少次手脚并用攀岩箭扣长城了。还在西大墙赶上了雷阵雨。但雨不大,比在白石山赶上的小多了。至此,除了最西边的九眼楼,其他的地方都去过。不过哪段长城是大名鼎鼎的鹰飞倒仰还是没搞清!因为鹰飞倒仰段险要的地段共有两段,有一段真的是城梯垂直度超过了90度!虽说不是不能爬上去,但普通人一般都选择绕行。对我们而言,箭扣长城的所有断崖可以说都已经途经过了。所谓的断崖指的是长城不能连续通过。箭扣有多处断城之所,一般情况下只有绕过悬崖峭壁才能继续前进。但也有而勇敢者从断崖爬上爬下的。这三处断崖分别座落于小布达拉宫与正北楼,天梯与鹰飞倒仰,膺飞倒仰与北京结之间。严格来讲,后两处断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断崖。只不过这两处的城墙坡度太陡了,近乎90度!攀登起来非常困难而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时的箭扣,正是满山的杜鹃,丁香及各种山花盛开的时候,鸟语花香,春意正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是中午在住处见到老赵家的老板老赵的。上次去他因为出了车祸没在店里。从外表上看,他简直就像是一个被人雇来看堆的外乡人。他非常认真的向我们介绍了箭扣。让我们看他收集来的有关箭扣的照片。还给了我们登箭扣各个景点儿的路线图,并详细进行解说。最后老友终于想起并认出他就是老赵,我也幌然大悟,哪有看堆的这么认真负责的!我推测他正是通过给游客带路登箭扣逐步起的家。言谈中能透露出他有着极为丰富登箭扣的经验。他说所谓的箭扣长城,即当年的涧口长城,翻跃此处是当年村里人去怀柔县城最近的一段路,也是他们当年最经常走的一条路。我猜测现在处处可见的盘山公路,当年不过都是一些盘来绕去的土路,或许根本都没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登箭扣是勇敢者的游戏。据当地老乡说,今年三月,当地蓝天救援队的一位副队长,在救援过程中殉职,年方33岁。足见攀爬箭扣长城之危险。专业人员尚如此,普通游客就更不用说了。可是就是在我们攀爬的过程中,在城上见到了两波外地游客专门来爬箭扣,其中不乏妇女和儿童。早上去正北楼的时候,和我们一起看日出的两名游客还带着小狗。结果看完日出去涧口的过程中,爬到一半就回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番一轮攀爬箭扣的结束,意味着我们把箭扣长城基本上走了一遭。以后再去可能也只是打个小卯了!险要之处可能不会再攀爬。自2021年10月,与老友从慕田峪长城出发,到了箭扣的最东端。2022年11月,先从涧口出发走了将军守关段,之后从天梯去了鹰飞倒仰。到这次上午先登上了正北楼,之后从那经小布达拉宫去了涧口,下午经西大墙去了北京结,经北京结又去了鹰飞倒仰。至此除了九眼楼箭扣长城基本上都去过了……这个过程虽然有点漫长,但还是那句话:美景要慢慢欣赏,万万不可一带而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桔红色的线圈出的线路是这次的行走路线,蓝色是去年十月份行走的路线,绿色是前年秋天我和老友行走的路线。</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正北楼</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即使是残缺不全,也要保持住守卫的姿态,这就是箭扣长城。</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这两名游客和我们前后脚登上了正北楼上观日出,和他们一起登城的还有一只狗狗。</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这只小狗已经十岁了,折算到人的年龄,堪称年愈古希,古希之年能登上箭扣,堪称狗中登山翘楚。</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晨光中的小布达拉宫。这是我第二次登上正北楼了,第一次正逢浓雾,结果什么也没看到!</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牛角边</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在正北楼上欣赏日出</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但太阳初升不久即没入云中,在云天交际之处留下了一片霞光。</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在正北楼上俯瞰小布达拉宫。这看上去一左一右的两道长城,实际上是起伏跌宕的一道长城。</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之所以在高山峻岭上修起这座长城有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理由,这是我最近刚刚看到的,即发起军事救援的快速通道。这是个似乎站的住脚的理由。如果建箭扣长城是这个理由,那么别的长城呢?由此想到上次去遥桥古堡。那是当年守卫司马台一带长城驻军所在之处。住军住在山下。 发现有敌来犯,怎么才能从驻扎点迅速赶到敌人入侵的地方呢?恐怕长城是最好的快速通道。有如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是用于军事运兵目的一样,长城也是战争时期最好的运兵通道。这样以有限的兵力便可以防卫更大的范围。如此便解释了古人为什么要要在高山之上,修建万里长城了。高山之上,可以在百里之外发现蠢蠢欲动的敌人。万里,可以迅速的把部队运抵最需要的且十分遥远的地方地方。而简单的登城抵御来犯之敌,绝不是建万里长城的唯一目的。可惜诸葛亮当年没在祁山上修建起长城,否则魏国早已不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现代社会从中国人的万里长城借鉴到了的什么?或有什么可以比拟当年中国的万里长城。答案是有!即可马斯科搭建的星链网络系统。该系统同时具备了中国万里长城的高和远的两个特点。简言之,二千多年后的今天,马斯科在世界范围之内建立起了用于信息传递的万里长城。不过北斗卫星系统加上华为5G系统也完全具有相同的作用。说的上是建立在中华大地之上的信息传递的万里长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狗爸已经飞快地登顶小布达拉宫</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被扔在后面的狗妈还在因无法带小狗穿越断崖,望崖兴叹!……</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狗妈本来的意思是让狗爸从涧口下山,不要管他们。但狗爸毅然决然的从小布达拉宫返回了正北楼。</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老友后来评论道:其实那只小狗装到书包里就背下来了。我心说:如果俩人当时一同出发,这个主意说不定会想到。正是早知后来何必当初!</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前进的目标是从正北楼去往小布达拉宫,从那再下到涧口</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从小布达拉宫远眺将军守关。远处是我们上次行走过的路线。</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绕过断崖</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涧口与正北楼之间的断崖是真正意义上的断崖。回首去看这段断崖的情况,长城确实到此就中断了。从这下到另一段长城几乎是不可能。</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但在正北楼与涧口间的断崖处明显有人搭了木梯,看来此处曾是一条攀猿而上的通道。</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在涧口回头望正北楼</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从正北楼经小布达拉宫去涧口,从涧口下山又走到二队取车,去老赵家已经是十点多钟了,但步履依然很矫健。这无疑是和老友一直坚持跑步和阻力运动的结果。</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经西大墙,北京结,去鹰飞倒仰是我们下午的行程。下午大约两点钟,我们从老赵家西边一路向西,走了没多久就到了西大墙。而此时北京结有如高堂明镜般地悬挂在南边,我怀疑上次下午我们所选去北京结的路根本就是错的!而今天所走的路去北京结又快又便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北京结</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此去鹰飞倒仰也</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站在北京结上府瞰西大墙</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这是在北京结上用长焦拉近了的九眼楼,那就是声名赫赫的箭扣长城最靠西北端的起点吗?</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对于我们来说那是箭扣的最后一片净城!据老赵的女婿说,九眼楼是延庆地界,作为著名景点修缮的非常好,并建议我们从那边登九眼楼,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尚保留了这片净城的缘由,其实是为从延庆方向登九眼楼埋一个伏笔。</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从北京结仰看鹰飞倒仰</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说实在的,在北京结上遥望鹰飞倒仰,完全觉不出有多险。似乎攀爬很容易!正是:不识箭扣真面目,只缘不在此城中。这才是箭扣的险峻之魅力的所在。不过有时当你意识到了危险想打退堂鼓时,来时的惊险和困难就会帮你打消这个念头,让你勇往直前,而不是什么是欲罢不能,难以自制。这就是所谓的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过即便如此,我们在爬天梯的时候,因为没找到绕过断崖的路,还是走了一回回头路。</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从北京结出发直奔鹰飞倒仰</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都说箭扣俯看似一张弓,横看又何尝不是?</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在箭扣上突发奇想,即拍下箭扣所有的城楼!不过这个奇想来的稍微晚了点,只是拍了一小部分。以下搜集的是当天各个时段拍下的城楼。最喜欢的还是早上那个时段拍的城楼。</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箭扣长城东起牛角边,西至九眼楼。延绵60里,最高处海拔1141米。没人知道箭扣长城始于何年开建,历经多少年建成。其中的艰难更是无人知晓。甚至连当初这段长城叫什么都不知道。箭扣长城不过是燕山山脉诸多明长城的一段,对明边境究竟起何种防御作用不得而知。如今的箭扣即是所谓的旅游目的地,也是一条步行的旅游通道。它连接了延庆大榛峪长城和怀柔的慕田峪长城。由当年连接两地的军事防御通道,变成如今的步行旅游通道。只不过如果你想走完整这条旅游通道,要费点周折。人为的阻点至少有两处。就好像八达岭长城如今被人为管控的叫一达岭长城还差不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箭扣几百年来历经了什么样的仓桑已无人深究。倒是现如今人们用各种技术手段,从各个角度来展现这项几百年前的古人如蚂蚁般坚韧建成的伟大工程的奇葩之处,并惊诧了无数见识到其真实面貌人的眼球,激发了他们想通过攀登箭扣来体验惊险带来刺激的一时冲动。虽然每年都有人在攀爬时像石头一样从城上掉落,却丝毫没有减少人们以身试险的决心。无数人在攀登过程中在内心重覆着同一句话:壮哉箭扣,我终于来了!而我给人们的建议是,如果你的人生遇到了什么不愈,就到箭扣长城上去走走,长城虽然残破不堪,却是最好的疗伤良药。特别是内心的伤痛。即便没有这方面需求,攀登箭扣也可开启你人生一段先战战兢兢,后而感慨万分的纪念碑式的里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