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端午节,主要与太阳崇拜有关。自然崇拜,是人类一切文明的通义。“午”的真正含义,是指太阳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转折点,即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上午、中午、下午,都是以太阳运行到正中为界而分。子午时为什么重要?因为这两个时辰都是阴阳相交合的转折点。一年之中,为什么冬至、夏至重要?因为冬至是一阳初生,而夏至则是阳之极盛。从夏至之后,阳气即衰。其原理与月之阴晴圆缺相同。端午节是提醒人们,太阳在运行一段时间就要到夏至,由盛而衰了。先天文,后人文,将这种天文思想变成人文思想,其真义就是提醒人们:要时刻敬畏,凡事有度,“小满”、“ 端午”即可。可从“小满”到“端午”,切不可“大满”。“大满”就是夏至。夏至极盛,不吉。</p> <p class="ql-block"> 端午与防疫有关。五月,万物生长到极盛。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皆处于最活跃的时期。人们通过雄黄酒、艾草、柳条等来驱虫。人吃五谷杂粮,必然生病。因此,“驱虫”的自然义,上升为祛病、压胜、禳灾等人文义。先天文,后人文。茂陵骠骑将军霍去病马踏匈奴石刻像前,有块石头,已经被游客抚摸的水光溜滑,为什么?因为将军名字中有“去病”二字。前几年流行的锦鲤、当前学生考前的“高粽”仪式、在孔子或其像前祈福祭拜仪式以及民间不可胜数的祈福禳灾挂红仪式,表明在东方世界的人们内心中,有模糊的神明存在。只是,人们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与华夏文明古典儒家文化中慎谈死亡的思想有关。</p> <p class="ql-block"> 端午祭祀伟大思想家屈原,是祭祀屈原为理想、正义、道义、家国献身的精神。这种精神具有强宗教性的特征,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普世的意义。世界各大宗教的教主,都具有这种精神。屈原在南方的楚国,道家思想盛行。道家思想与宗教思想更接近,更有可能养成敬畏的文化氛围。赛龙舟,主要是通过体育竞技来决定谁更有资格更接近太阳神。粽子中的“糯米”乃米之精华,吃了补充阳气。这些都与太阳崇拜有关。</p> <p class="ql-block"> 祝大家端午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