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妙应寺,俗称白塔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妙应寺始建于元朝,初名“大圣寿万安寺”,寺内建于元朝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p><p class="ql-block">图一,妙应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妙应寺由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觉宝殿、七佛宝殿、塔院以及两侧的配殿、厢房、方丈院、藏经阁组成等;塔院用红墙围成,塔在院中央偏北,四角各有一亭,塔前有一座"三世佛殿"</p><p class="ql-block">图二,七佛宝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辽时,妙应寺所处地区位于辽南京城的北郊,早在辽寿昌二年便建有一座佛塔,供奉佛舍利以及香塔、佛经等圣物,后毁于战火。元至元八年,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在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下,经过八年的设计和施工,至元十六年建成了白塔,并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p><p class="ql-block">图三,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后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这是当时营建元大都城的一项重要工程,因位于元大都城西,所以又称作“西苑”。从此这里便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也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p><p class="ql-block">图四,五,六,七,八,大觉宝殿(意珠心境殿)</p> <p class="ql-block">忽必烈去世后,白塔两侧曾建神御殿(影堂)以供祭拜。元成宗时,寺内香火极为旺盛,在元贞元年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一场“国祭日”佛事活动中,参加者竟达七万之众,堪称是白塔寺发展的最鼎盛时期。至正二十八年,一场特大雷火烧毁了寺院所有的殿堂,唯有白塔幸免于难</p> <p class="ql-block">明宣德八年,明宣宗敕命维修了白塔。天顺元年,寺庙又进行重建,建成后命名为“妙应寺”,明清及民国时期,寺院又进行过多次维修,康熙帝、乾隆帝都有御笔亲题的重修碑文。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曾冲入妙应寺将法器、供器等席卷而去。清代中后期,僧人们将配殿和空地出租,并逐渐演变为北京城的著名庙会之一,每到逢年过节,这里就热闹非凡,以至在北京民间形成了“八月八,走白塔”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妙应寺白塔总高51米,砖石结构,白色体躯,塔基是用大城砖垒起,呈T形的高台,高出地面二米,在塔基的中心,筑成多折角方形塔座,共三层,下层为护墙,二、三层为须弥座,每层四面各左右对称内收两个折角,因此拥叠出许多角石和立面。须弥座束腰部分,每块立面都被两边角柱及上下枭枋所衬托,整个塔座造型优美,富於层叠变化。座上的塔身是硕大的白垩色的覆钵体,形状如同葫芦;上半部为圆锥形的长脖子,有13节,称“十三天”,顶上花纹铜盘的周围悬挂36个小铜钟。风吹铃铛铎,声音清脆悦耳。铜盘上坚八层铜质塔刹,有刹座、相轮、宝盖和刹顶几部分</p> <p class="ql-block">白塔形制源于古印度的窣堵坡式,中统元年,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首传西藏,后传入元大都。妙应寺白塔融合了中尼佛塔的建筑风格,不仅具备内涵丰富的佛教意义,能适应各种活动的要求,而且更以其巍峨、情美的塔式为元大都建筑增添了光彩和气势</p> <p class="ql-block">文物:清乾隆十八年存留在高塔顶部鎏金小境内的大藏经、木雕观世音像、补花袈裟、五佛冠、乾隆手书《波罗蜜多心经》、藏文《尊胜咒》、铜三世佛像、赤金舍利长寿佛等</p><p class="ql-block">图九,十,十一,元代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大觉宝殿殿前东西各有一只半卧姿的塌腰石狮,雌雄转首对望,威武又不失顽皮,毛发散披,体形为写实风格,与常见的明清时期头大身小的狮子不同,明显具有元代刻品风格</p> <p class="ql-block">图十二,大觉宝殿院内的香炉,三层宝塔状,每层都有衔着铜玲的龙首,造型精美别致。第一眼看到这尊香炉时,以为是前朝留下的古物,细看,原来是金融街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捐制的,上面有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写的铭文</p> <p class="ql-block">图十三,香炉上衔着铜铃的龙</p> <p class="ql-block">图十四,香炉正面刻有“妙应寺”字样</p> <p class="ql-block">图十五,香炉背面刻有“祥龙”</p> <p class="ql-block">图十六</p> <p class="ql-block">图十七,功德撞钟</p> <p class="ql-block">图十八,通往“三世佛殿(具六神通殿)”和白塔的大门,门额:“勑建释迦舍利灵通宝塔”</p> <p class="ql-block">图十九</p> <p class="ql-block">图二十,三世佛殿(具六神通殿)面阔三间,歇山顶。殿内中央供奉三世佛,殿内悬挂乾隆御笔“具六神通”匾额</p> <p class="ql-block">图二十一,妙应寺白塔设计者尼泊尔“帅哥”阿尼哥</p> <p class="ql-block">图二十二</p> <p class="ql-block">图二十三,罗德俊手书</p><p class="ql-block">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白塔顶部受到严重破坏,在随后的修缮过程中,专家们发现塔顶天盘边缘的夹缝中竟藏着一份珍贵的手稿。这份手稿因年代久远,纸张已微微泛黄,但字迹仍清晰可辨。这就是罗德俊手书,他用短短148个字,记录了侵华日军攻陷北平的种种恶行</p> <p class="ql-block">图二十四,白塔基座西南角的碑刻,上面写有“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旧都文物整理实施事务处重修于七月经始十二月竣工”,印证了修缮的时间信息</p> <p class="ql-block">图二十五~二十八</p><p class="ql-block">红墙绿树·转塔随拍</p> <p class="ql-block">图二十九</p> <p class="ql-block">图三十,绿树掩映下的须弥座角石立面</p> <p class="ql-block">图三十一~四十,红墙白塔·拍摄于白塔寺东夹道</p> <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云水禅心</p><p class="ql-block">拍摄器材:HUAWEI P50 Pro</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妙应寺,白塔寺东夹道</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3.06.20 ,.06.14</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云水禅心</p><p class="ql-block">感谢朋友浏览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