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天我独自去学习了,首先感谢曹园的厚爱,收获真的很震撼,首先是他们分享老师的学历,有本科学历,有研究生学历,赵明园长还说,她们的大咖没来,当时我心里就全是崇拜啦!觉得自己能去学习,开拓了眼界,是幸运的,收获了幸福。</p> <p class="ql-block">学习内容分享:早期教育课程游戏化,现在面临的是教育改革的时代,现在的师幼互动真正应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的教育是“教育与控制的关系”控制就是有条条框框,这样就限制了孩子的发展,这不是教育,现在的教育应是版本教育 ,按照儿童的认知,儿童的思维和儿童的感受去推理。课程是双向看见,一个是儿童,另一个是老师的思维,版本课程已经提到了日常中,不要停留在原始的教育课程中。那就与时代,与现在的孩子有了差距,课程游戏一定是真实发生的,是生活中的,一定是活动中的。这样才会有灵动的课程状态。所以他没有完整的文本解释出来,不能全面复制。这就需要我们沿着这个意义,去往这方面理解,往这方面去走,不能人为的拼凑。拼凑的没有连续性。不是割裂的,一节一节的课程。我们要树立大的课程观,大的游戏观。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水+土,变成泥的过程。要有经验的教研,实践,学习,如何真实发生。</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分享三个游戏课程的案例,</p><p class="ql-block">故事的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一,故事缘起</p><p class="ql-block">二,故事的发展</p><p class="ql-block">三,故事的感悟</p><p class="ql-block">第一个《分享》</p> <p class="ql-block">缘起就是赵明园长走进小班。小朋友们正在吃早餐。赵明园长就说,小朋友谁能把你的桃酥分享给我?</p><p class="ql-block">有个小朋友就说:如果给你了,我就没有啦,我给你点份外卖吧。</p><p class="ql-block">另一个小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吃完早餐过来?</p><p class="ql-block">之后就有了这个故事分享。《我们的沙发》绘本,内容就是一个小老鼠发现了一个长长的沙发,他觉得它软软的,躺上去就像躺在棉花上。很多小伙伴儿知道了,都想体验一下,可是他都不同意。小猪妹妹跑过来一下摔到沙发上,小老鼠就飞了起来。它感受到了快乐,之后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分享这份快乐。</p> <p class="ql-block">一☞孩子眼中的分享,他们认为的什么是分享,然后讨论,制定计划,哪些可以分享比如玩具,,哪些不可以分享,比如小食品,危险品,之后的日子里就看到小朋友自带玩具或其他物品,以小组的形式在分享。</p><p class="ql-block">二☞分享之纷争</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就发生了一个小朋友来找老师,小花给小明一个钻石不分享给你,小刚也来找老师他的分享玩具不见了,谁谁的玩具自己玩,不给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分享之约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讨论偷偷带玩具分享好吗?哪天带玩具更好?制定了一天为分享日,在这天里,小朋友可以带自己喜欢的玩具跟小朋友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发现问题☞发现孩子有独享,反悔,丢弃,私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再次讨论,什么是送,什么是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什么只能借不能送。</span></p> <p class="ql-block">四☞最后就是分享之感动</p><p class="ql-block">结束课程后,晚餐时赵明园长再次走进教室时,小朋友都主动分享自己的炒饭。</p> <p class="ql-block"> 分享一直伴随着孩子,仍然有借,有送,也有独享。反悔和私藏,其实分享没有应该和不应该,分享是美德,是博爱心境。更是心甘情愿,现实生活中谁又能做到呢?分享不是1+1=2的事情,咱们也不知道1+1到底等于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分享啦,我们就去表扬他,不分享我们就怎么样。伴随着孩子们的深入。我有了懵懂,在幼儿的世界里孩子需要理解,认可,支持,尊重,就像绘本故事中分享的那样,得到快乐才会做到心甘情愿,乐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案例☞探秘轻轨</p> <p class="ql-block">轻轨的初体验之旅,</p> <p class="ql-block">一☞制作轻轨路线图,搭建积木轻轨站。</p><p class="ql-block">二☞《幼儿园里的轻轨站》</p><p class="ql-block">经验迁移到实际了解幼儿园。</p><p class="ql-block">一起设计车票,站牌。</p><p class="ql-block">孩子的思维再深度延伸,邀请其他班孩子一起玩儿,自己设计邀请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案例☞我们的计划</p><p class="ql-block">缘起 小朋友们在展板上打扫时,看见了展现内容我的计划。</p><p class="ql-block">老师发现,询问幼儿的计划,孩子们说了计划还有愿望,</p><p class="ql-block">那什么是计划,什么又是愿望呢?</p><p class="ql-block">老师放了一首歌《种太阳》</p><p class="ql-block">给孩子一个定义</p><p class="ql-block">计划是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p><p class="ql-block">愿望就是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是美好的景象。</p><p class="ql-block">之后追寻孩子们的意向。自主制作计划框架。</p><p class="ql-block">计划跳绳的,读书的。</p> <p class="ql-block">统一制定毕业季独立日美食计划,计划做什么,早餐,午餐,晚餐,水果分别吃什么,怎样吃更营养均衡。先是画出来,之后叙述,叙述时他们会讲到找有能力的小朋友一起完成任务,谁能帮到他,和谁在一起能学到什么,这都是幼儿的自主行为,这就是社会的缩影,这就是江湖,我们成人择选朋友或伙伴时也是如此,孩子们有创造,有创新,可能还不是很完善,可她们还是孩子。</p> <p class="ql-block">最后赵明园长讲话,她说故事取材于生活化,故事性,课程故事游戏化就是,叙事方式的转化,考验的是教师的视角,是经验叙事的视角。游戏成效过程就是幼儿观察的视角。学习过程是叙事过程的视角,就是幼儿评价的视角,通过这三个视角完善了课堂故事划。故事关键的三者,讲者,听者,读者,课程游戏化也是,重建了学与教的关系。没有条条框框,通过支架语言,孩子自主去发掘,再去深挖,这就需要老师的情感价值观,社会观,世界观的把控。。</p> <p class="ql-block">上文中提到了class</p> <p class="ql-block">金字塔,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是一种教育的分类方法。教育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最高是创造,最低的是记忆,</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要敬畏孩子,要有谦逊之心。如果我们还在以成人的文化教导孩子,如果我们还用牵制的课程目标,课程文本面对今天的孩子。我们就已经阻断,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孩子自己是有自我成长的内驱力的,可超越一切。所以当老师给孩子一个支架,一个推动之后,才会有那么灵动的,有生命力的,有连续性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倡幼教人,真教研不是伪教研,当我们被接纳,被信任之后,胸怀心灵才会打开。我们就会看到情绪的流动,情感的流动,思想的流动,在这样的氛围中会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真正的事情发生和存在,它才能以他该有的样子存在。</p><p class="ql-block">陶心之老师说过☞过好的生活,才是好的教育,反过来说,好的教育,才是过好生活。所以我们大家,所有幼教人追求和孩子一起过一种丰盛的,别样的教育生活。</p> <p class="ql-block">如何教研?</p><p class="ql-block">一,给老师一些材料。自我学习。</p><p class="ql-block">二,坐下来 一起教研,统一口径,找到幼儿感兴趣的点,嵌入课程</p><p class="ql-block">三,不断听课,磨课(有点学术味道,有惊验研究)。</p><p class="ql-block">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教师的价值观,社会观,探究力以及理解能力,思维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