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二,本来课表上有三节课加两节晚自习,音乐老师不在家,我又多上了两节音乐,于是,一天上了七节课。幸亏,我这小体格子结实,要不然,得累趴下了。今天领着孩子们分单元复习,发现新授时所讲的内容孩子们大部分还记得,这得益于养成了记课堂笔记的好习惯。我一边称赞一边叮嘱:养成个好习惯很重要,今后进入中学,好习惯一定要继续保留,坏习惯要学会慢慢改正。上完晚自习,看着最后一个学生离开教室,关上灯,走出楼道门:天上星月相依,煞是静谧,细细盘算我和他们相处的日子——一共还有八天的时间。忽然感觉,很舍不得。唉!总是这样,年年如此,届届如是,咋就这么没出息呢!😓😓😓</p> <p class="ql-block"> 再看两页书吧,要不然会觉得这一天漏了半拍😜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学习目标与内容。</p><p class="ql-block"> 总目标: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具体化: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p><p class="ql-block"> 分析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内容,需要弄清以下几个关键问题。</p><p class="ql-block"> 1.不同学段的课程内容价值取向是什么?思维要素培养上看,第一学段重在鼓励学生思考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习惯。第二学段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具体问题展开思考,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第三阶段,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文字、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提取和整理文本关键信息,理解文本中的观点和思维方法,把阅读思辨性文本与探究自己发现的真实问题联系起来,学习有理有据的表达观点。</p><p class="ql-block"> 2.如何处理好思辨性阅读与思辨性表达的关系?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的编排,以思辨性的任务情境统摄阅读和表达,要考虑是倾向于思辨性阅读,还是倾向于思辨性表达,还是两者的融合;要考虑目标任务的统整性,找到二者之间的最佳“耦合点”。思辨性阅读活动与思辨性表达活动并非泾渭分明、互不相容的,两者围绕“思辨”这一核心相互依存且相互推动。</p><p class="ql-block"> 3.如何处理好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跟其他任务群的关系?“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并列的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在实际教学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按照教材的编排侧重于训练某一倾向的思维,又要站在语文核心素养的高度,将各要素统整起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并不是单纯训练一种思维技能,而是真正着眼于未来公民核心素养的培养,集知识价值和思维方法与一体的综合能力和品格。</p> <p class="ql-block"> 先看这几页吧,有点囫囵吞枣,看多了可能会消化不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