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通知 <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您好!根据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现将2023年端午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放假时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6月21日至6月24日放假共3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返校时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6月24日(星期六)下午返校。</p> 端午由来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p> 端午习俗 1.赛龙舟 <p class="ql-block">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争先恐后划船追赶拯救。追至洞庭湖时不见了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以划龙舟来纪念屈原。</p> 2.吃粽子 <p class="ql-block"> 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p><p class="ql-block">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p> 3.悬艾叶、菖蒲、蒜头 <p class="ql-block">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於其上。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宝山县有谚语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p><p class="ql-block"> 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p> 4.拴五色丝线 <p class="ql-block"> 五色线为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被视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p><p class="ql-block"> 在端午节这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用来驱邪。传统做法,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p> 5.吃五黄 <p class="ql-block"> 吃五黄是汉族的民间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五黄,即是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黄酒代替雄黄酒)。</p> 假期安全 1.防溺水安全 <p class="ql-block"> 天气炎热,由于孩子防范意识较弱,容易造成溺水事件的发生。请家长务必教育孩子不要在无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私自结伴游泳、玩水,更不要到水塘、河沟、水库、小溪等危险水域玩耍与嬉戏。重点做到<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七不两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七不</span></p><p class="ql-block"> 1.不私自下水游泳;</p><p class="ql-block">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p><p class="ql-block">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p><p class="ql-block">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 6.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沟、塘、库、湖、河、水坑、水洼等危险水域游泳、游玩、嬉水;</p><p class="ql-block"> 7.不盲目下水施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两会</span></p><p class="ql-block">发现险情:</p><p class="ql-block"> 1.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p><p class="ql-block"> 2.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p> 2.消防安全 <p class="ql-block"> 1.注意消防用电安全,家长应将家里的打火机和火柴等物品放置在高处。孩子使用明火或电器设备,一定要在大人的看护下进行。重点做好“三清三关”(清阳台,清走道,清厨房可燃物和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的电瓶车;居家生活要注意关火、关电、关气源)。</p><p class="ql-block"> 2.提高警惕,严禁野外用火;做好一名森林防火义务宣传员,为家乡生态建设作出贡献。放学回家后,多向家长及左邻右舍宣传森林防火知识;不要擅自携带火种(打火机、火柴等)进山,不在野外生火取暖;如遇森林失火,不要擅自扑救,要及时报警。火警电话:119。</p> 3.交通安全 <p class="ql-block"> 带孩子外出时,切记“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p><p class="ql-block"> 1.遵守交通规则。不在公路上踢球、游玩、奔跑、戏闹,横穿马路和遇路口要特别注意过往车辆,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p><p class="ql-block"> 2.行走时务必专心,时刻注意周围交通情况。切勿边走边看书或手机,提高安全意识;</p><p class="ql-block"> 3.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上路,严禁孩子骑电瓶车上路,乘坐电瓶车务必要戴头盔,不乘坐”三无”车辆,文明乘车,乘车主动让座,不得在车厢内大声喧哗;</p> 4.食品安全 <p class="ql-block"> 讲究饮食卫生,严把“进口”关,不购买或食用“三无”食品、过期变质的食品,食用水果应清洗、削皮,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确保孩子一日三餐按时吃,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新鲜水果,少吃零食。</p> 5.防拐防骗 <p class="ql-block"> 假期,教育孩子在家时要关好门窗,不随意给陌生人开门;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时,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聊天,不能吃、喝陌生人给的东西,更不能跟着陌生人走。</p> 6.防电信诈骗 <p class="ql-block"> 预防电信诈骗,提高安全意识。现在的网络骗术层出不穷,请家长和孩子提高警惕。</p><p class="ql-block"> 1.凡是网上刷单、刷信誉、做手工要垫资的都是诈骗;</p><p class="ql-block"> 2.凡是教你在网上投资理财、购买基金外汇、赌博的都是诈骗;</p><p class="ql-block"> 3.凡是网上贷款、提升信用卡额度等要交钱的都是诈骗;</p><p class="ql-block"> 4.凡是网上交友要求转账、购买理财产品的都是诈骗;</p><p class="ql-block"> 5.凡是自称是公检法人员、称你及家人涉及案件、发送通缉令、拘捕令等, 并要求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p><p class="ql-block"> 6.凡是购买游戏装备账号,脱离正规平台私下交易的都是诈骗;</p><p class="ql-block"> 7.凡是利用微信、QQ、微博等冒充熟人,领导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p> 7.预防传染病 <p class="ql-block"> 夏季炎热,不少小朋友贪凉喜冷,喜食生冷瓜果,各类冷饮,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不吃来路不明的食品,切忌暴饮暴食。</p><p class="ql-block">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但需要注意的是: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一次吃太多易引起胃酸过多、胃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所以不能贪多哟~</p> 8.预防网络沉迷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现将《关于预防学生网络沉迷致学生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原文转发如下,请家长们切实履行好孩子的看管监护责任,发挥好榜样作用,安排好孩子日常学习生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关于预防学生网络沉迷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b></p><p class="ql-block"> 互联网络既兴,移动终端正盛;信息交互通达宇内, 图文视 听精彩纷呈;有助沟通便捷,能广世人见闻,可增少儿学识,更 促社会繁荣。然成瘾游戏、邪恶动漫、低俗小说、 网络赌博,附 生蔓延,危害孩子健康,亟须大力防范。是以倡导全体家长,恪尽父母责任,力行“ 五要”,与学校共筑防范之堤。</p><p class="ql-block"> 一要善引导,重监督。家长须强化监护职责,养良善之德,树自卫之识,戒网络之瘾,辨不良之讯。</p><p class="ql-block"> 二要重表率,立榜样。家长须重视网瘾危害,懂预防之策,远网游之害,读有益之书,表示范之率。</p><p class="ql-block"> 三要常陪伴,增亲情。家长须营造和美家庭,增亲子之情,理假日之乐,广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p><p class="ql-block"> 四要导心理,促健康。家长须关注子女情绪,调其心理,坚其意志,勇于面对挫折,正确利用网络。</p><p class="ql-block"> 五要多配合,常沟通。家长须主动配合学校,常通报情况,多交换信息,早发现苗头,防患于未然。</p><p class="ql-block"> 防孩子沉迷网络,须各方尽心尽责。为易记忆、广传播,特附“ 防迷网” 三字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互联网,信息广,助学习,促成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迷网络,害健康,五个要,记心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要指引,履职责,教有方,辨不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要身教,行文明,做表率,涵素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要陪伴,融亲情,广爱好,重日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要疏导,察心理,舒情绪,育心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要协同,联家校,勤沟通,强预防。</p> 端午节快乐 <p class="ql-block"> 各位家长,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安全工作关系到孩子的一生,让我们一起积极行动起来,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同时也请大家督促孩子合理安排学习、阅读、娱乐、锻炼和休息时间,让孩子能安全地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p><p class="ql-block"> 最后,预祝各位家长和学生,端午节快乐,希望大家都能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衷心感谢各位家长一直以来对我校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帮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宝塔阳光小学招生开始啦🎉🎉</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编辑:崔锦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核:胡玉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