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端午,浓情各族——记奎屯十中端午包粽子活动

雯妍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p><p class="ql-block">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的说法等等。</p>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习俗主要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p> <p class="ql-block">  传说公元前340年,屈原不忍面临亡国之痛投河自尽,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粽子便由此改进而来并慢慢成为端午美食,以此纪念屈原。</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p><p class="ql-block"> 《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美食。</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迎接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市十中特地组织了“党建引领促共建,端午粽情聚民心”包粽子活动。</p> <p class="ql-block">  由于参与的孩子们鲜有包过粽子,吕主席给孩子们讲解吃粽子的由来、包粽子的要领。</p> <p class="ql-block">  到了自己动手环节,孩子们迫不及待的现学现卖。</p> <p class="ql-block">  看,理论上很简单,但上手操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不,大家拿着粽叶相互切磋。</p> <p class="ql-block">  到了用绳子绑的阶段,手生的孩子得有一个帮手配合完成!</p> <p class="ql-block">  瞧,老师也融入到孩子们之中。</p> <p class="ql-block">  看,孩子们的手艺不错吧?</p> <p class="ql-block">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但生活在十中的各民族师生就像那一个个粽子:大家相互离不开,民族团结甜如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