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粽叶飘香时,为了传承传统文化,让孩子们感受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亲身体验,亲自感受,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孩子们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吧!</p>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老师跟孩子们进行了细致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p> <p class="ql-block"> 老师通过视频、图片、故事等,给孩子们讲解了关于端午习俗及“屈原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懂得了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p> <p class="ql-block">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p> <p class="ql-block"> 包粽子在端午节是必不可少的,小朋友们在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后,小手也要动起来啦!</p> <p class="ql-block"> 让幼儿对端午节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所在。幼儿将“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铭记心中,代代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