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trong>端午•安康</strong></h3></br><h3>粽叶飘香五月五 浓情端午祝安康</h3></br> <h3>亲爱的家长朋友:</h3></br><h3> 您好!</h3></br><h3> 在这绿意盎然的盛夏时节,我们即将迎来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h3></br><h3>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您的牵挂,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有意义的假期,现将端午节放假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敬请您配合做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h3></br> <h3>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23年端午节放假通知安排如下:</h3></br><h3> 放假时间:6月22日(星期四)——6月24日(星期六)</h3></br><h3> 返园时间:6月25日(星期日)</h3></br> <h3><strong>端午节的由来</strong></h3></br> <h3>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h3></br> <h3><strong>端午节的习俗</strong></h3></br> <h3><strong> 赛龙舟 </strong></h3></br><h3> 赛龙舟,是端午节传统的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之。</h3></br> <h3><strong> 挂艾草、菖蒲 </strong></h3></br><h3> 挂艾叶菖蒲是中国民间节日习俗,在端午节以艾叶悬于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戴之,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 有驱魔怯鬼之神效。</h3></br> <h3><strong> 佩香囊 </strong></h3></br><h3>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h3></br> <h3><strong> 吃粽子 </strong></h3></br><h3>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h3></br><h3> 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甚远。</h3></br> <h3><strong>假期温馨小提示</strong></h3></br><h3><strong>溺水防护</strong></h3></br> <h3> 天气转热,很多泳池和水上游乐设施开始启用,放假期间请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不要让孩子单独玩水、游泳。</h3></br> <h3><strong>外出安全</strong></h3></br> <h3> 外出活动时,请您看护好孩子,并确保孩子在您的视线范围内,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以防走失或发生意外事故。同时教育孩子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处大小便等。</h3></br> <h3><strong>居家安全</strong></h3></br> <h3> 在家休息时,阳台地面净空,窗户边尽量不摆放可攀爬的器物、家具(沙发、 凳子、床、矮柜)或堆放杂物,以免儿童攀爬致使坠楼,这些都可能成为孩子的垫脚石!</h3></br><h3> 向孩子灌输安全意识,提醒孩子不要在阳台、窗户边嬉戏打闹,身体不可从护栏空隙穿过去,这样的动作非常危险。</h3></br><h3> 家中的药品、热水瓶要放在孩子不易碰到的地方,并注意每天开窗通风,不易助长病菌的滋生。</h3></br> <h3><strong>规律作息</strong></h3></br> <h3> 早睡早起,一日定时三餐,家长请注意督促孩子坚持在园形成的起床、就餐、午睡等生活规律,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合理安排好亲子时光。</h3></br> <h3>编辑:方 可</h3></br><h3>初审:倪佩敏</h3></br><h3> 陈宝玉</h3></br><h3>终审:伍素云</h3></br> <h3><strong>扫 码 关 注</strong></h3></br><h3><strong>龙岗区龙岗街道</strong><strong>新生第二幼儿园</strong></h3></br> <h3><strong>扫 码 关 注</strong></h3></br><h3><strong>龙岗教育</strong></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kcqeTwhD5yBHaVYMG1AU2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