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拉开 <p class="ql-block"> 怀着对南太行夏日风光的无比期待,怀着对高新区暴走队的无比热爱,经不住对徒步野线穿越的魅力诱惑和对老驴友们的不断念想,在今年3月20日徒步穿越“东寨—西寨”、脱离“组织”近两个月之后,再次报名随队出行,徒步野线穿越“双沟”。</p> <p class="ql-block"> 七时许,大巴从沟赵上高速,沿连霍—郑云—菏宝—郑辉高速,向着“天柱沟”出发。</p><p class="ql-block"> 群主板蓝根在介绍穿越线路情况和出行注意事项。老驴们都知道了,但是每次都还要“复述”一遍,因为每次都有“新人”加入。</p><p class="ql-block"> 出行费用为AA制,多退少补。为大家提供服务的是“可可”“开心”。</p> <p class="ql-block">获嘉服务区小憩。</p> <p class="ql-block"> 金牌主持人“唐僧”。虽早有所闻,但久未谋面,现场感受,果不一般。主持风趣幽默、流畅自然。尤其是其重点强调的、在自我介绍环节必须“登台亮相”,我深表赞同。唐僧说:让每个人露脸,是为了让大家看到你、记住你。先混个脸熟,也是让大家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你。</p><p class="ql-block"> 言简意赅,字字珠玑。</p><p class="ql-block"> 确实如此啊!徒步穿越的道路和环境都比不得景区,团队的集体意识、大局观念、协作互助精神,在整个线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让大家记住你的脸,既是团队的集体需要,更是每个人的个体需要。</p> <p class="ql-block">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唐僧不单是本次出行的“快乐大巴”主持人,更是收队,和孟哥一起由于新驴友的加入对野线穿越的不很适应,在经“天柱”拔高至“南支弓”又下切至“北支弓”,一直到秋沟村大山农家,全程都在默默地守护着最后“方阵”,到达秋沟的时间足足比先头部队——-前锋晚了三个小时左右,五点钟才吃上午饭。</p> <p class="ql-block"> 收队唐僧和孟哥在全程所表现出来的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执着的守护与坚守,一个都不能落下的意志和毅力,既让人肃然起敬,更让人印象深刻。</p> 穿越开始 <p class="ql-block">预热筋骨,准备拔高。</p> <p class="ql-block">小老驴友,自理能力超强,几乎不断地坚持出游。</p> <p class="ql-block"> 能够把大肚子拍小、短腿拍长的摄影爱好者文涛。我的“小肚子”“大长腿”照片即为文涛拍摄。</p> <p class="ql-block">摄影:文涛。</p> <p class="ql-block"> 三大前锋——宋力、小白和防水人。既是探路者,又是开路人。一路上劈荆斩棘、所向披靡,该锯的锯,该砍的砍,为“后来者”开辟出了相对能够比较顺利通过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在大山农家用餐时,当我看到小白裤子都跌破了一个洞,膝盖右下方有一块比一元硬币稍大点的伤口露着鲜红的肉芽时,我的眼泪都出来了。既心疼又敬佩,这就是我们暴走队“最可爱的人”。 为了我们这个团队、为了我们这个集体,有许多和小白一样的人都在默默地付出着、奉献着,都在精心地呵护着我们的团队和团队里的每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禁不住又搜集以前的三个前锋的照片,加推一组以表示敬意。</p><p class="ql-block"> 就像板蓝根在回程的大巴上总结的那样:做任何工作、办任何事情,一个人的能力再大,离开了组织和团队的团结合作都会显得特别的渺小和无力。</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暴走队每一位队员每次徒步野线穿越,收获的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游山玩水、赏遍美景,更多的是战胜困难的信心、挑战自我的勇气、向着目标和梦想前行毅力。</p><p class="ql-block"> 走过的是路程,享受的是过程。这个过程丰富多彩、魅力无穷、感人至深。就像我们的探路先锋、前后护腰、遁后收队,分工合作,护佑着我们的队伍一路前行;就像我们的每一位队员,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温暖着我们的大家庭一路高歌。</p> <p class="ql-block"> 特别有主见、自理能力超强的小朋友牛牛,十三岁的年龄已经多次一个人随队出行。以前的出行记录中我已经“表扬”过。</p> <p class="ql-block">登顶成功,进入山西境内。</p> <p class="ql-block"> 就是在“壶关县护林责任牌”(下图)这个地方,我追上了群主板蓝根(说来惭愧,本来群主安排我和唐僧、孟哥一起收队的,为何此时此地赶上了板蓝根,后有详述)。</p><p class="ql-block"> 站在这个地方手机已经没有信号。</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在这个地方和群主板蓝根“汇合”的五分钟时间内,我听到:板蓝根在与前前后后的“手台”联系确认,此时队伍战线已经拉得特别特别地长了,前后路程用时差超过两个小时,还有人走错了路口。群主板蓝根招呼完“误入歧途”的驴友“回头走正道”,又呼唤前方的啤酒哥“压一压队伍,阶段性收人”,再呼喊收队唐僧(孟哥的手台没电了),确认位置、鼓励新驴友加油。</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在这个地方,心情已经平复下来的我要坚持留下来等待唐僧孟哥等一行人(路程用时在一个小时左右),可是板蓝根又放心不下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就又让我和他一起共五人结伴下山。 </p><p class="ql-block"> 谁在队里最操心,还数领队板蓝根。</p> <p class="ql-block">下切途中。</p> <p class="ql-block">到达秋沟村。</p> 到达驿站 <p class="ql-block">走到大山农家。</p><p class="ql-block">背包排排坐,主人吃果果。</p><p class="ql-block">主人都去用餐了,背包也有序地列队休息。</p> <p class="ql-block">已经餐毕的驴友们“列队”休息。</p> <p class="ql-block">大部队吃完饭已经两个多小时了,收队唐僧、孟哥及“压轴方阵”还没有到达。群主板蓝根不断地手台联系,留下部分驴友等待。</p> <p class="ql-block">五时许,收队唐僧到达大山农家。</p><p class="ql-block">在此,向唐僧、孟哥表示深深的敬意,你们辛苦了!</p><p class="ql-block">也向第一次参加徒步野线穿越的新驴友点赞!你们顽强地拼搏,坚定的前行,终于到达“驿站”,既战胜了困难,更战胜了自我。</p><p class="ql-block">人生有很多“第一次”。特别是不畏艰难险阻,努力躬身前行,不断挑战自我,不达目的不罢休,最终完成目标的过程,都能给人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力量。</p><p class="ql-block">无论老少,都是财富。</p> <p class="ql-block">唐僧和孟哥在用餐。</p><p class="ql-block">饿坏了肚子,收获了圆满。</p><p class="ql-block">至此,徒步野线穿越的“拔高—平切—-下切”的最艰难路段已全部完成,队员们也全部安全到达。接下来的四十分钟路程的结尾部分,道路平坦,风景优美。真是苦尽甘来。</p> 峡谷风光 <p class="ql-block">近六时,收队及等候收队的驴友们,开始最后一段行程,在秋沟红石峡赏美丽风光。</p> 启程返航 <p class="ql-block">近七时,全体队员在秋沟景区外集结完毕,乘大巴返郑。</p> <p class="ql-block">晚八时许,抵达获嘉服务区。</p> <p class="ql-block"> 九点多顺达郑州高新区,依次顺程下车回到温馨的港湾。</p> 小小插曲 <p class="ql-block"> 本次出行,本来板蓝根安排我和唐僧、孟哥一起收队。</p><p class="ql-block"> 下车后,我和孟哥走在最后,拔高开始,我和唐僧、孟哥都在最后。由于刚开始拔高,队伍的战线拉的比较短,队伍的连续性又比较强,再加之我有两个多月没有随队出行,就走在了最后方阵的前列。行至拔高三分之一处,遇啤酒哥、门萨等人。啤酒哥继续拔高,我坐在啤酒哥的位子上休息。此时接一电话,系外卖(或者跑腿)小哥送一父亲节礼物到达小区通知我取件,我说我家在二号楼三单元家里有人(老人九十岁了,打电话听不到铃声无法接通)。他说他找不到(一共六栋楼,楼头有标识)。我说你现在哪里?他说他在有“中国移动”标识的单元门口(全小区唯一)。我说你现在就是在二号楼二单元,你往西走一个单元就是三单元,他说他迷向不知道哪是西(一共四个单元)。我说:去掉两头的单元,你现在在二单元,剩下那一个就是三单元。他说他走到三单元门口了,是不是门口摆了四个花盆,我说不对,三单元门口没有花盆。………继续找……他说是不是门口有张桌子,我说不对,三单元门口没有桌子。他说……我说……他说……已经通话十五分钟了,我撂下一句“三单元一楼东户你自己找吧”就挂断了电话。(真替小哥发愁,最终他还是没有找到放在了门卫。)</p><p class="ql-block"> 十五分钟过去,当我背起行囊再出发时,已经是前不见行者后不见来者了,成为了“独行客”,在茂密的灌木丛中,在持续攀爬登高途中,呼前无应答,喊后没回音(不好意思用手台扩大影响范围)。满脑子的“三单元在什么位置”还没有散去,又必须接受我现在到底在什么位置的现实。</p><p class="ql-block"> 前面的人肯定走远了,后面的唐僧孟哥等人呢?难道是走到我前面去了?当机立断,开始加速追赶大部队,水也顾不上喝,汗也顾不上擦,提醒自己就一个人爬山要特别注意安全!心里也在想:我今天这个收队收了个自己,也收了个寂寞。一鼓作气一个人拔高至垭口,手台里传来位于前方的板蓝根刚刚离开南支弓村的消息。根据板蓝根介绍的垭口至南支弓的距离推断,我应该不是最后,唐僧和孟哥等十人应该还在后面。本想停下来等候,接续上收队的任务,无奈一个人在深山老林里还是有点恐惧。继续加速前行,直至视野开阔起来,才看到了五百米开外的板蓝根、文涛等人,一下子有找到组织的感觉。(“壶关县护林责任牌”处)又一阵快走,终与板蓝根等在山脊的左下切口汇合。</p><p class="ql-block"> 一个电话十五分钟,坏了心情乱了行程,收队的职责也没有尽到,特别是在这一次“新人”加入比较多,特别需要加强后卫收队的情况下,相当于一个人不明不白地“离家出走”了,在此深表歉意,下次弥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