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p><p class="ql-block">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p> <p class="ql-block">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端是“开端”“初始”的意思,“午”古时与“五”相通,端午就是五月开始的第五天。</p> 端午节的由来 <p class="ql-block"> 据学者的考证,端午节最早是祭奠龙的节日。古代吴越族民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龙的身份,借以巩固本身被龙保护的真实性,他们有断发文身等一系列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战国后,端午节的意义逐渐让位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生活于战国时代末期,是一位千载不朽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因主张政治改革触犯贵族大臣们的利益,被流放于洞庭湖一带,后到汨罗江畔,写下了千古名篇—《离骚》。</p> 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 <p class="ql-block">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有代表性、广泛性的民间活动。参加竞渡的龙舟,舟头扎一个大大的龙头,舟前竖彩旗,旗后一人擂鼓助阵,舟尾一人撑大桨担当竞渡指挥,每边各20名壮汉划桨。竞赛之前,人们三五成群,呼朋引伴,来到龙舟竞渡的河岸。</p> 吃粽子 <p class="ql-block">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粽子以箬叶包糯米做成,就外形说有三角粽、方粽。端午吃粽子的习俗在魏晋时代就已盛行,唐宋时代,粽子已成有名食品,且种类繁多;明清时代,粽馅儿的种类逐渐丰富起来。今天,粽子已成为超市和民间市场的美味食品,传统文化和谐地融入现代生活之中。</p> 悬艾草 <p class="ql-block"> 艾草, 又名艾蒿、家艾,它的茎、叶含挥发性芳香油,气味浓烈,有驱蚊蝇、虫蚁与净化空气的作用。早在先秦时期,艾叶就被制成灸条治病。端午节将艾草悬挂门上用以除瘟驱邪。</p> 佩香囊 <p class="ql-block">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温、防病的功效。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传说还有驱邪避瘟之意。</p> 拴五色丝线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端午节日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p> 吃鸡鸭鹅蛋 <p class="ql-block"> 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p> <p class="ql-block">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