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唐长安学成归国的空海和尚(后来的弘法大师)带回去了先进文化,并创立佛教真言宗,欲开设道场,当时的天皇无比赞同,就给他批了块地,确切讲,是批了座山,即大阪之南、纪伊山地的高野山,山上建金刚峰寺,于是,高野山便在1200前成了佛国圣境,传承至今。</p> <p class="ql-block"> 高野山不高,不过800多米。如今人们先乘电车,再换乘缆车,即可到达山上。可古人却需要一步步登山参拜。</p> <p class="ql-block"> 高野山参拜道有数条,其中最正宗的,是由空海亲手开创的“町石道”,已申遗成功。参拜道边,每一町(约109米)树立着一根五轮塔石柱,即町石,上面镌刻着密教金刚界三十六尊与胎藏界一百八十尊的梵文、捐赠者名、建立年月,以及距离金刚峰寺的距离。走町石道不轻松,町石共计216根,从纪之川畔至高野山巅,全长将近24公里。</p><p class="ql-block"> 我沿着纪之川慢慢骑行,奔向町石道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 到达町石道起点——慈尊院时,已将近10点。古时,女人不能进入高野山。空海就把母亲安置在了这里,据说每月要九次下山来看望母亲,我此次驻地所在的“九度山”的地名,即源于此。</p><p class="ql-block"> 女人也要参密拜佛,不能进山,便止步于此,进行参拜,久之,这里被称为“女人高野”。</p> <p class="ql-block"> 朴素的院墙,幽静的小院,处处驻留着岁月与虔诚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慈尊院的名物,是这双乳形祈愿牌,保佑妇女同胞们平安、健康、顺产,远离乳腺癌等困扰。我没有进前。一堆乳房牌子对面坐着老和尚收香火钱,那氛围实在怪异。</p><p class="ql-block"> 正殿里供奉着国宝弥勒像,平日不轻易示人。</p> <p class="ql-block"> 院中最醒目的二重塔,在强阳光的照射下,使得周遭明艳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踏上塔后方的石阶路,意味着我的町石道之行正式开始!</p> <p class="ql-block"> 大概是刚刚结束了早锻炼,一位70+的老大爷从上面走下来,互道了“欧哈哟”。</p><p class="ql-block"> 大爷停住脚步问我:“要走去高野山吗?” </p><p class="ql-block"> 我笑答:“是,但是走不到吧……”</p><p class="ql-block"> “是呀,这个时间上去,快走也要7个小时,恐怕你要住在山上才行!”</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预定山上住处,要返回来的!”</p><p class="ql-block"> 大爷掐指计算着,说:“那你就走到'两个牌楼'那开始往回走吧!不要再向上了!恐怕再向上天要黑了!”</p><p class="ql-block"> 道过谢后,我们各自上下。</p><p class="ql-block"> 我的确无意走完全程,想着随意走走,必须返回。民宿房东的自行车被我停在慈尊院门口,不能有闪失。</p> <p class="ql-block"> 石阶顶上豁然开朗,是一处神社。我没有靠近,更不会参拜,不晓得何方大神、什么规矩。再者,我不拜神佛。上苍愿给我的,全盘接受。此外,无所求。</p> <p class="ql-block"> 神社境内,古迹融入自然,几分肃穆、清幽。</p> <p class="ql-block"> 町石道清晰可辨,绕过神社就是了。两边毛竹林,随风摇曳,似在呢喃。此外,再无杂音,难得如此清静界。</p> <p class="ql-block"> 紧接毛竹林的是矮树林,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 转弯处,眼前明亮,出现开阔地,远远看见国道穿山而过。</p> <p class="ql-block"> 町石静立道边。走町石道上山,一项重要的程序就是,遇到町石便要拜谒,一路拜上山去,方显虔诚。我,就不拜了。</p> <p class="ql-block"> 枯叶厚厚覆盖路面,苍凉美学在脚边闪过。</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的苍凉之美,町石可做鉴证。</p> <p class="ql-block"> “注意熊出没”,警示牌被草率地绑在道边树干上。我内心是期待的,没有丝毫恐惧,遇到一只熊的机率比中彩票要低得多吧。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如果有幸遇见一只熊,我会对他say“欧哈哟”。</p> <p class="ql-block"> 町石道边的景色渐渐荒蛮了起来。溪水潺潺。路边冒出的泉水,浸湿了路面。</p> <p class="ql-block"> 町石道的坡度缓,但始终是向上的。旅程并不枯燥,娇艳水灵的小花,一簇簇地点缀在道边。</p> <p class="ql-block"> 更有大大的山茶花散落一地。</p> <p class="ql-block"> 一路似乎总有雪花飘落,仔细看,是樱花瓣,撒满路面。抬头,除了绿荫,却看不见樱花树冠。</p> <p class="ql-block"> 直到看见对面半山上的樱花树,才看懂了刚才花瓣的来历。从下面向上看到的是几层绿树,而樱花树则是生长在更上一层,难怪看不见。</p> <p class="ql-block"> 半山有观景台,坐下稍事休息。</p> <p class="ql-block"> 已经远离了平地。远处群山是纪伊山地的一部分,蜿蜒流淌的是“纪之川”。以河为界,右半部就是“九度山”。此次租住的民宿就在岸边。我努力辨认着,认出了个大概其。</p> <p class="ql-block"> 继续向前。</p> <p class="ql-block"> 满山柿子树林。</p> <p class="ql-block"> 九度山是岛国著名的柿子之乡,乡民也以此为自豪,为柿子下的工夫也是了得。</p> <p class="ql-block"> 这柿子叶包裹的寿司,便是这一方的特产,我在别的地方真的不曾见过。至于味道嘛……无可评说。</p> <p class="ql-block"> 柿子布丁,我更爱。</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柿子嫩芽,青翠欲滴,娇娇弱弱……我想象着收获季节的金黄满枝。</p> <p class="ql-block"> 遒劲有力的粗干与町石并立,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纪伊半岛亦是橘柚之乡。道边是村民放置的一柜子橘柚。上面两层是卖品,一袋100日元(约5.5rmb ),留钱,自取;最下面一层是非卖品,过客免费自取,解渴之用。</p> <p class="ql-block"> 町石道渐渐变窄,道边树木呈现出膨胀、奇异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 没有遇到过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 道路尽头似乎要进入隧道。</p> <p class="ql-block"> 的确是隧道,大自然开拓的绿色隧道,深绿色,色调暗黑了几度,温度也随之降了降。</p> <p class="ql-block"> 11:00,町石显示“第一百五十九”,起点慈尊院石阶旁的町石是“第一百八十”。我才走了2公里多。</p> <p class="ql-block"> 第一根町石柱在高野山巅的中心地带——坛上迦蓝。那里是未来我的终极目标。</p> <p class="ql-block"> 町石道上留存的古迹并不多,留存着的,也多有牵强附会之嫌。</p> <p class="ql-block"> 比如这“榧蒔石”……传说弘法大师途径这一带村落,看见村民穷苦不堪,不忍化缘,于是在这块石头上砸榧子吃……</p> <p class="ql-block"> 再比如这“钱壶石”……史记镰仓时代(大致相当于我国宋元时期)曾先后长达20年修缮町石道,当时地方大名的外戚慷慨资助,将工匠们的工钱放入壶中置于石上,让工匠们自取,一次抓一把。因为是一把收口壶,所以所有工匠无论手大手小或在壶里抓多抓少,抓出来的钱币几乎等量。</p> <p class="ql-block"> 林密、风清,脚下沙沙作响。被青苔包裹的石头总让我联想起<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明治一款</span>有茸茸抹茶外套的巧克力。</p> <p class="ql-block"> 林中没有太粗的树,有的呈现出奇异的样态。</p> <p class="ql-block"> 警示牌再度出现,难道这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下面两行字是在教人们如何避免遇到熊,或遇到熊该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带个铃铛或收音机发出声响,让熊知道你来了;一旦与熊遭遇,不要慌,慢慢后退(你跑它会追,这是它的习性)。</p><p class="ql-block"> 记住了!不知道这一套是不是全世界通用!</p><p class="ql-block"> 只是……牌子上的图案,对熊太不尊重了。</p> <p class="ql-block"> 町石道缓缓向前延伸。大大小小的碎石与枯叶交织在路面。</p> <p class="ql-block"> 再无新奇的景色,目之所及几乎都是绿色,林中小鸟的啼鸣声始终没有断过,所以旅程并不枯燥。</p> <p class="ql-block"> 町石边上相伴矗立着的石柱上镌刻着此地距慈尊院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 林间的一小片平地被称作“接待场”,小小的弘法大师石像,不知在此处盘坐了几多岁月。所谓接待场,就相当于京西古香道上的茶棚。3月21日为弘法大师入定日,一直到大正时代(相当于民国初期)末期,每年都要举行纪念法会。法会之日,附近村民就会自发<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集中</span>在此,为往来香客提供简单茶饭。</p> <p class="ql-block"> 很长一段路都似在山脊上的。</p> <p class="ql-block"> 仅仅是感觉。两边林密,并看不清山体样貌。</p> <p class="ql-block"> 阳光透过树叶间缝隙,撒落满地。</p> <p class="ql-block"> 町石道时高时低缓缓向前延伸,始终没有遇到其他徒步者。独自行走在大自然的绿色世界里,总有鸟儿欢叫陪伴,脚下的一株花草、一块奇石都会带来喜悦,会心一笑。</p> <p class="ql-block"> 短暂离开町石道,我走向了一个岔路,那里有座神社很是知名,绕个弯子,最终还是会回到町石道上来。时间尚早……</p> <p class="ql-block"> 去神社的路是始终向下的。我心里盘算着:现在下到多低,待会儿就还得爬回多高!但是,这个高低,我是能承受的。</p><p class="ql-block"> 很快,看见了乡间公路,前方是个村子。</p> <p class="ql-block"> 供奉“丹生都比売”大神之所……这是何方神圣?何方神圣似乎不那么重要,空寂无人、阳光<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明媚</span>所造就出的氛围,完全符合我对于神境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 入口处的“轮桥”是一处名胜,渡神之用。</p> <p class="ql-block"> 境内巨树足以证明神社之古老。</p> <p class="ql-block"> 正殿建于室町时代(相当于我国明代),巨大的桧柏树皮屋顶为岛国之最,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p> <p class="ql-block"> 不随便拜神,只在幽香的藤萝架下坐坐,感受到了神境的清寂,想必神也看见我了。</p> <p class="ql-block"> 离开神社,继续向前。道路清晰,无需多想,只沿着路走,便能回到岔路口,返回町石道。</p><p class="ql-block"> 只是,从山脊下降到山脚村落的神社,大概下降了三四百米,返回去,就意味着一样要爬升这么多。</p> <p class="ql-block"> 路边老屋披满藤萝,看得出,主人已经弃它而去很久了。社会老龄化、少子化,这样的弃屋在乡村、僻壤,越来越多。遥不可及的梦想在脑中盘旋——租一处老屋,经营一个民宿,茶、咖啡以伺路人,便是我的余生……不急不急,寻寻觅觅,不一定非要结果,过程已经妙不可言。</p> <p class="ql-block"> 一路向上,酷暑高温,也是辛苦。</p> <p class="ql-block"> 终于!看到两个牌坊!</p><p class="ql-block"> 牌坊自是圣境的标识。两个牌坊原是木制,由弘法大师亲手建造,直到17世纪中叶,才被改建成如今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到了两个牌坊,就意味着我返回到了一定的高度,眼前一片开阔地,就是刚才神社所在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 牌坊边有供人休憩的凉亭,地面一尘不染,还有除颤仪挂在柱子上,这大概也是岛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缩影。但愿永远不要有人用到它。</p> <p class="ql-block"> 14:10,正式开始下山。</p> <p class="ql-block"> 一路林荫,一路舒适。</p> <p class="ql-block"> 再次回到“接待场”时,时间尚早,于是在石凳上躺平,看云、观风、听鸟鸣……</p> <p class="ql-block"> 下到慈尊院时,正好17:00。取了自行车,奔向2公里外田间的一处温泉——ゆの里。</p> <p class="ql-block"> 外观老旧的温泉汤屋矗立在田间。</p> <p class="ql-block"> 内里却处处注入了小心思,比如这餐厅。沿窗一圈可爱、温馨的小摆件,用餐同时可以赏山景,可以观日落。</p><p class="ql-block"> 店家推荐了套餐,满满一大碗。</p><p class="ql-block"> 餐里少不得高野豆腐,淡淡的芝麻香味甜甜腻腻的。</p> <p class="ql-block"> 17公里攀爬后归来的一餐,结局理应如此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