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99 年秋天的一个上午,部队组织干休所老干部们到附近电影院观看电影《辽沈战役》,爸爸中午才回到家。到家后,爸爸顾不得休息连忙拿出了自己亲笔纪实的战场日记仔细查对,家人几次叫他吃饭,他也不理会。等坐到了饭桌前,他的话题只有辽沈战役和塔山阻击战。</p><p class="ql-block">电影《辽沈战役》打开了尘封半个世纪的记忆,作为四野四纵(1948年 11 月 1 日中央下发《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后,四纵改称 41 军)的一名基层指挥员,爸爸想起很多往事,想起很多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亲身经历的战斗历程被影片纪实再现,确实让爸爸兴奋了好几天。</p><p class="ql-block">从那时起,我们才知道爸爸有一本珍贵的《阵中日记》。</p> <p class="ql-block">年龄的增长,使老人爱回忆过去,爸爸也不例外。离休以后,他经常对我们,特别是对孙子们讲述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或长或短,或详或略。风火年代的非凡历程,孙子们把爷爷视为偶像和真英雄。</p><p class="ql-block">我们四个儿女,从幼小到长大成人,伴随着国防绿成长,对父辈的战斗历程具有天生的崇敬。在征得爸爸的同意后,2003 年 6 月 2 日,我的二姐开始整理这本珍贵的《阵中日记》。</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蓝绿色、小 32 开的笔记本,带有一个小锁,是在战斗中缴获的美国货,上级奖励的战利品,55 年前,爸爸给它定名《阵中日记》。</p><p class="ql-block">他在菲页上画了一棵小草,形象地传递了战场指挥员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的愿望。</p><p class="ql-block">在战争年代,爸爸始终把这本《阵中日记》带在身边,到宿营地的时候才拿出来记些事情。经过战火硝烟的洗礼和岁月的沉淀,当我们今天看见这个笔记本的时候,它已经很旧了。</p> <p class="ql-block">《阵中日记》记录的是解放战争中后期和建国初期四年间的事情,共467 篇,约六万字,其中 1948 年 166 篇,1949 年 75 篇,1950 年 194 篇,1951 年 24 篇,1952 年 8 篇,内容包括辽沈战役、入关进京、大军南下、两广剿匪、军校驻学等,只是写得非常简单。爸爸回忆说:“当年战火纷飞,行军打仗,有时一天也吃不上饭,根本没有精力详细的写战场日记,所以记点事情,是为了写战斗总结和向上级报告而留个线索和头绪,因此写的非常简单,很多大的战斗场面、残烈场面和经历都没有时间写”,“为了抓紧时间,一些人和事情是用几个字缩写的,有个引子就行了”。当开始着手整理文字的时候,爸爸多次对二姐说:“早知道今天你帮我整理,当时我就多记一些了”,“如果早几年,从一进东北的时候写,还有很多值得记的事情,特别是解放战争初期有几个仗打得特别好”。</p> <p class="ql-block">《阵中日记》是用蓝色和黑色钢笔墨水书写的,字迹工工整整,表格也非常细致,在战火硝烟和万里奔袭的行军中实为难得,可惜由于年代已久,一些字迹已经模糊了。在前期整理中,上海遇到了几十年不见的酷暑,爸爸不顾炎热,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帮助一起辨认模糊的、撩草的、繁体的字迹,我们对一些实在辩不出的字迹用“*”代替;对当时表述不够准确的个别句子作了修改;对一处因为回忆不起原意而不便修改的地方,用“----”做了标识。我们注意保持《阵中日记》的历史真实性,对个别用词、表述、缩写等的修改都以当时的习惯和爸爸的口气为准。8 月中旬第一稿出来以后,爸爸核对了一个星期,对其中的错误做了勘正。</p> <p class="ql-block">为了弥补当年简单记录的遗憾,爸爸还对日记的部分内容做了说明介绍,这部分内容作为《阵中日记》的补充,同样十分宝贵,我二姐以“追述”的格式附在文中。在整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爸爸要求必须“真实,不夸张”。10 月份,爸爸专门审定了“追述”部分,并亲笔、逐字地做了修改。后来,爸爸又推荐了一些记录了历史进程的、有意义的照片,根据他的意见,二姐把这些照片收入到《阵中日记》中,同时也收入了记载烽火岁月的九枚纪念章,图片中还呈现了一块弹片,是在整理旧物时第一次看到的,弹片约一公分见方,用一张信纸包着,信纸上有几行字记录了弹片的来历,是爸爸负伤后在伤口里取出来的,作为历史的见证,它也被收进了书中。</p> <p class="ql-block">爸爸戎马生涯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的战役和战斗,有很多值得回忆的往事和深深怀念的战友,《阵中日记》只记录了其中短暂的一部分。我们无法了解爸爸的全部人生经历,但是在阅读《阵中日记》时,我们常常被历史吸引,仿佛置身在过去凝重的战斗画面里,有的时候连续几天不能完全回到现实。从一个个简单的记述中,从一个个局部的历史场面中,从爸爸以 82 岁高龄所投入的认真感情中,我们再次感受到人民共和国的来之不易,感受到人民军队的伟大,感受到父辈的艰辛和不平凡。</p> <p class="ql-block">扫描、整理、写《追述》、配图、完成校对,历时六个月,《阵中日记》的整理工作终于完成了,全家三代人都对此给予了极大地热情和投入,使《阵中日记》作为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得以完整、真实地保存了下来。</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献给爸爸的,也是我们送给孩子的。</p><p class="ql-block">爸爸已经离开我们已有十多年了,他那坚定自如、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记忆和感受。我们相信:记住光荣和艰辛,才能坚定、勇敢地走向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