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堡挂面

蘭妹—晓燕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家堡,位于毛乌素沙漠深处的一座古镇,近年来,因石峁遗址而名声在外,又因拍摄《平凡的世界》而更加出名。</p><p class="ql-block"> 鲜为人知的是,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到本世纪初,高家堡因盛产“高家堡挂面”而远近闻名。“高家堡挂面”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面食,更像是一种地理“驰名商标”,喜欢吃挂面这种美食的人对其自然有着独特的情分。</p><p class="ql-block"> 高家堡挂面因质感优且爽口筋道而畅销榆林、延安,甚至西安、鄂尔多斯、包头等地,据说盛极时仅镇上的挂面作坊就有上百家。高家堡位于神木西南永利河和秃尾河交汇处,镇上的挂面作坊用水都取自秃尾河,用这里的水做出来的挂面爽口筋道,人们说挂面好吃是这里的水好。</p><p class="ql-block">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高家堡挂面绝对算得上是绝佳美味。在当时就算是富户人家平时也只是偶尔吃一两次,大多家庭只有逢年过节或招待贵客时才食用。那时候的高家堡挂面包装也极其简单,用书纸或报纸将挂面裹紧,整整齐齐的挂面下入滚烫的锅里,待挂面煮熟后,放点儿盐,撒点儿葱花,味道就极好!</p><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这道美食还有“特异功能”,治普通感冒尤为“灵验”。小时候,只要生病了或者身体不舒服了,母亲总会给我做一碗鸡蛋挂面。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一碗鸡蛋挂面算得上是“山珍海味”,也不知为何,只要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下了肚,然后用被子将全身捂住出一身汗,像服了一碗“灵丹妙药”,病情很快就会有所好转。</p><p class="ql-block"> 我对高家堡挂面的独特情感缘于对饥饿的记忆。小时候家里穷,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更别说吃高家堡挂面这种“奢侈品”了,只有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了亲戚才会吃一顿,所以心里老盼着过年过节或是家里来亲戚。有时甚至为了吃一碗高家堡挂面故意装病。</p><p class="ql-block"> 直至现在,下午下班回家,我都会给家人煮上一碗高家堡挂面,放点准备好的自制肉酱或哨子汤,吃完后顿觉一天的疲劳消失殆尽,特别解乏解饿。</p><p class="ql-block"> 高家堡,这地方我并不陌生,我爷爷的娘舅就是高家堡奥庄子人,后来几辈亲都姓奥,我们经常走亲戚去那里。</p><p class="ql-block"> 或许经年之后,高家堡挂面这个显赫一时的美食会消失,只能成为一代人记忆中抹不去的舌尖美味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