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师,我们共同的青春的回忆

乾乾

<p class="ql-block">老照片触景生情,象穿越时光隧道,将画面定格在我们青葱岁月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不用努力一眼就能从教学楼找到我们班级的所在,一楞一楞的水泥栏杆是课间休息凭栏远眺依靠。红洋瓦盖的八十年代简陋的宿舍,如果没有照片,现在几乎绝迹,很难再找到这样的房屋。七八人一间,上下铺紧挨,又没有空调,酷暑严寒,当时我们也就这么过来了,也不觉得特别的苦,宿舍里的故事依然是我们共同的最难忘。</p> <p class="ql-block">三层楼上小阁楼,有摄影暗房,一个个稚嫩身影,青春的记忆,这一张张老照片,说不定就出在其间,已成历史的照片胶片冲洗就留在我们这代人印象里。而我最深刻是小阁楼里无线电学习,滋滋冒烟焊锡丝松香味,电路板电铬铁,毕业后一直还玩了一小段时间,业余修过电视机录音机,唯有追求HiFi高保真音响仍是我的不变。看到小阁楼,我怎能不想起徐杰,泪眼里仿佛看见他和我一样,看着老照片发呆。</p> <p class="ql-block">琴房是当时比较时新的建筑,叮叮咚咚的琴声是记忆里抹不去的印象,“一点不好听”是我当初的感受,尤其风琴“乌拉乌拉15345”实难入耳,而如今成了我今生最遗憾的错过。我的兴趣不专一,几乎每几年换个花样学学,但音乐无论怎样,总是不入门,我的小小愿景就是要将听到的音乐旋律记下来,音乐美好的无法用言语表达又瞬间消失,任我怎样努力就是连一点点眉目都没有,所有的功夫都归零。有一次遇杨燕,杨燕说听二遍就记下了,看来我是缺这窍的。</p> <p class="ql-block">锅炉房高高铁皮烟囱印象深刻,在旁边堆积煤炭,下雨天常有煤灰黑水流出。浴室就在边上,热水的舒服,冷水的爽快,青春的体验好像还在身上重现。</p> <p class="ql-block">大食堂门口,曾是我们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为同学们验血型的地方,常常熙熙攘攘,台阶上记得拍过合影。排长长买饭队伍,有红烧肉时满食堂飘香,嫩黄嫩黄油炸大排的美味,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看见老照片,想法很多。我们有共同经历,所以同感,忽然问自己,假如能穿越回到从前,再次跨进师范校门,我会怎么样度过?还有什么遗憾在青春的岁月里?怎样过更合理更好…。</p> <p class="ql-block">女儿昨天对我说,要是我当初将计算机学下去,尤其是编程深入下去,现在人工算法工作最吃香,年薪百万不稀奇。而当初在沈老师引导下,BASIC语言已经无法满足我的爱好。对数据库已开始涉及,初识C语言。当初学校卫生评比小程序,大食堂文娱比寒时即时记分系统,都是我在“苹果II”(还有娃娃机,有印象否)编写的,常常台上精彩绝伦表演,我是在旁维护害怕计算机不稳定或溢出故障,浑身冒冷汗。</p><p class="ql-block">一切皆成美好!</p> <p class="ql-block">(照片摘自公众号上海崇明崇明寻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