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了50年前的相遇</p> <p class="ql-block">那是1968年,经过文革洗礼的我毕业分配到仙霞山脉深处的周村人民公社卫生所工作,虽然仅在此工作了三个年头,却背着出诊箱几乎走遍了这里的每一个地方,看过了需要诊治的许多病友,跨过了许多小溪和山峦,认识了许多朴实、好客、善良的人民,和这里的每一个山村、村中的每一位居民、每一座山峰、每一条山溪深深地结缘。</p><p class="ql-block">图为70年开始建造,71年搬入,又因白水坑建水库拆除的周村卫生院旧址</p> <p class="ql-block">70年,在那"一根針、一把草"非常吃香的年代有机会陪同江山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和我同年分配至江山的毛主任2次登顶原金华地区最高峰"大龙岗″釆集中草药,认识了许多西医人从未接触过的中草药,学到了不少中草药知识,当年大龙岗山峰上开着紫色小花的龙胆草和习习的山风松涛,大龙岗下方的山沟里捕获五步蛇和石蛙等经历,虽然己经五十多年了,却如就在昨日,不时浮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图为大龙岗山顶的龙胆草</p> <p class="ql-block">五十多年过去了,经历了乡卫生院、区卫生院、县(市)专科医院、国外医院、大上海医院,从一个小医生成长成一位专家,从周村人民心目中的"小王″历炼成了满头白发的"老王″,也过了古稀之年,虽然远离了人生第一个工作过的地方,但对周村的那份思念却依旧強烈,因为,那是我的"初恋″。前年在市人民医院老同事余、郑两位老朋友的安排下重游了周村和多个山村,见到不少老朋友,收获了满满的乡情、友谊,也得知从野猪浆上大龙岗的石级路还在铺设之中,从此挑战自我,再登大龙岗的想法就在心中生根,等待时机破土发芽。</p><p class="ql-block">图为住宿地友丁民宿</p> <p class="ql-block">还好,原周村乡的郑总、林总、黄总等人多次邀请我石级路铺好后一起重登大龙岗,虽然人过古稀,但为了那份乡情和思念,内心也跃跃欲试。机会说来就来,父亲节前,本月12日,郑总夫妇非常热情地邀请我同登大龙岗,并且我可以带朋友一起同行。接到邀请,我脑海中闪过不少可邀伙伴身影,但细细梳离,认为须符合几项条件:一,虽郑总夫妇非常大度,朋友众多,见多识广,但我也必须邀请能和他们夫妇相处愉快的朋友;二,爱好运动并身体应该大致能适合登山,三,最好与周村有缘有感情;四,年龄相近;五,相交熟悉多年,了解较深者。</p><p class="ql-block">图为友丁门前小溪小桥</p> <p class="ql-block">很快,脑海中浮现出初中同届、不同班、不同龄、与原周村乡有缘、又情同手足、情商又高的三位学霸级学哥,分别是原周村中学邓教长,三代与周村有缘门捷化工周总,当年当挑夫多次到过周村江西东华大学廖教授。稍作联系交流,一拍即合,三位均爽快地答应如约登山。</p><p class="ql-block">图为长在大龙岗顶的野百合</p> <p class="ql-block">特别热情的郑总查看了天气预报,对此次活动作出了细致周到的安排,定好14日下午四时出发前往周村。一路上游友们欢声笑语,兴致昂然,经过了廾八都、徐家墩、岭头,2小时车程,到达了安民关友丁民宿。</p><p class="ql-block">图为岭头的八姐湧泉塑像</p> <p class="ql-block">热情的民宿主人听从郑总夫妇的安排早己为我们准备好可口的饭菜,我们边喝酒边聊天边憧憬明天的登山活动。</p><p class="ql-block">图为友丁103岁的岳母和夫人在为我们准备晚饭</p> <p class="ql-block">15日一大早,我们己按捺不住即将登山的激动心情,闻鸡起床,稍作清洗,就先出门观看美丽的山坑尾风光。6时半,主人己为我们准备好早餐,匆匆用过,两部车直奔登山起点:野猪浆村。途经非连排村下方,一线高挂的瀑布从数十米高的石壁处倾泻而下,虽小却非常秀丽壮观。此时郑总夫妇告诉我们,此地是他们当年恋爱纪念地,郑总追夫人就在此处表白,当年英俊的郑总和漂亮的夫人选择如此漂亮和永远的自然景观处求爱,足见他的远见和情怀。</p><p class="ql-block">图为恩爱有加的郑总夫妇</p> <p class="ql-block">村口,有几位村民在劳作,郑总安排好我后中餐后车子开进村中,见海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家己拆除,村中大部分为废墟,有的己种上玉米和南瓜。沿着村尾的石级路,我们五位"大丈夫"开始了登山行程。郑总的确是位高情商企业家,边走边向我们介绍周村的风土人情、大龙岗的今昔,一边以树技开路为我们扫除蜘蛛网和石级上的浮石烂叶,为我们保驾护行。路边、林中不时出现野杨梅、乌饭、甜楮、苦楮、山药等树木和不少大树小草,郑总又一一为我们介绍。郑总语言爽快、悠默,同行四老知识渊博、风趣,一路上行,虽累也开心。</p><p class="ql-block">图为正红的野杨梅</p> <p class="ql-block">峰迴路转,景色变换,经过了茂盛的阔叶林间小道、两边均为悬崖峭壁的"龙脊″山顶,周围的群峰逐渐矮小。正行间,开路的郑总又发现了稀世珍宝,他先买个关子问我们此为何物,四人均认为朽木一段,但形状奇特,极象一把中提琴,静静地靠在路边,郑总告诉我们,这是一块大松明,不知那位识货的从树林里找出,又因太重没有带走,就把它丢在路边。过去山民们夜晚外出,大多以此物照明,在林中,松木外面的木质经久腐烂,松明却留了下来,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把一段大松木提炼的如此神奇。</p><p class="ql-block">图为路边奇特形状的松明</p> <p class="ql-block">石级路修的非常人性化,每前行数百米,就有一人行休息平台,大家坐在石櫈上稍作休息,互相鼓励,继续向上。</p><p class="ql-block">图为途中休息</p> <p class="ql-block">对早己古稀的老人,佩服自己的毅力和強大的内心。记得70岁时,怎么过生日,我选择了去东海、黄海、长江口交汇处的恒大海上威尼斯参加半马,虽成绩极差,但边跑边走,也"跑″完了全程,收获了纪念铜牌。</p><p class="ql-block">图为上山途中</p> <p class="ql-block">将至山顶一处山沟里,有先行者用半爿竹片引来一线"山民不老泉″,竹片已长满汚垢,经郑总清理,一股山水清沏流下,众老正在口渴时,纷纷品尝"及时泉″,甘洌直通心田,饮了此泉,此生估计再无仙水。</p><p class="ql-block">图为品尝山泉</p> <p class="ql-block">越往上,腿越沉,还好近山岙处,一阵阵山风徐来,松涛低鸣,树木矮小,所幸几位年长者都还精神。</p><p class="ql-block">图为大龙岗登山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转过山岙,直奔大龙岗山顶,远远望去,那高高挺立在山顶的航空測量塔,特别醒目,大家忘了登山劳累,顺着山风,轻移步伐,不一会,就登上了1500.3米大龙岗顶峰,极目望去,天特别的蓝,特别的近,云特别的白,仿佛一伸手就能釆下一片云朵送给你;江西省的广丰、福建省的浦城地界山峦,特别的青秀,特别的华美,仿佛就在脚底。站在山顶,长长吸了囗凉爽的空气一一终于了结了心中久久的想念,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心愿!也庆幸古稀老友们互相扶持,共同创造了302岁4人登顶成功!</p><p class="ql-block">图为岗顶塔</p> <p class="ql-block">大龙岗,是金、衢地区第一高峰,在红军北上长征前,粟裕、刘英带领红军战士曾在山下红岩顶、平福坑等地活动,并成立了党组织江浦县委,打土豪,分田地,播下革命种子,所以又是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上世纪60年代,金华地区曾组织全区机干民兵登此高峰演练抓捕美蒋特务。站在高高的山顶,不仅领略了三省边界秀美的大好河山,挑战了古稀人生,了却了重登顶峰的心愿,更重新体会了浓浓的乡情、朋友、同学友谊,也重温了当年红军艰苦奋斗、奉献热血、为我新中国诞生无畏前行的伟大精神。</p><p class="ql-block">图为岗顶"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高高的山顶,也体会了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句。</p><p class="ql-block">图为鸟瞰江西</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果然如此,经过近四小时的上山,下山时我们都有点膝盖发抖,小腿发软,加上肚中渐空,下山竟也用了近2小时,还好接近坡底,细心的郑总夫人给我们留下水果干粮以补充体力。</p><p class="ql-block">图为下山途中</p> <p class="ql-block">光阴荏苒,世纪变迁,不变的是乡情、是郑总等山区人民的热情、真诚、友情和胜任;峰迴路转,山乡巨变,不变的是我们对周村的思念、对周村人民和山山水水的热爱、执着和依恋。</p><p class="ql-block">图为东坑口外河边风光</p> <p class="ql-block">人生,就是不断地挑战自我,克服一个个困难,到达一个个顶点。盛邀我们登山的郑总15岁进入乡政府工作,以后下海创业,和夫人一起成功地创办了二家喜羊羊企业,新的朝阳企业正在孕育中;同行77高龄的邓校长,从领导岗位退下后,潜心钻研书画,现成了我省著名文人,又当上了社区书协领导,天天忙于带教、指导及行政事务;76岁周总,是全球某一化工产品工艺、产量双第一的企业家,己经梅开二度,新的上市公司呼之欲出,这次坚定地克服身体状况,勇敢登顶;75岁廖教授从江西大学退休后近年来居住本市,深居简出,潜研文学,不断有诗词、国画等作品在国内一流平台出版,愉悦全球华人。本老头才74岁,有幸受郑总夫妇之邀,有机会组织三学哥共登大龙岗,也成了另一位周学哥心中的"顶尖人物"之一,挑战了自我,了却了再上大龙岗心愿,也自我满意并非常开心。</p><p class="ql-block">图为在去红岩顶叉路口大岙合影</p> <p class="ql-block">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我们的友情比大龙岗高,比周村水长。如有机会,让我们和其他朋友们一起,再聚山水,再攀高峰!</p><p class="ql-block">仅以此篇,纪念我们男人的节日,共祝天下所有父亲健康、快乐、长寿!</p><p class="ql-block">再见了一一大龙岗!</p><p class="ql-block">再见了一一周村!</p><p class="ql-block">再见了一一周村的山山水水!</p><p class="ql-block">再见了一一与我今生有缘的周村朋友们!</p><p class="ql-block">再次谢谢郑总夫妇十分周到的安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