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后裔千里寻根

一介书生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征兵方式五花八门,什么古怪的事情发生都不足为奇。尤其是一九四八年底,国民党在东北溃败,急需补充新兵, 有一种做法叫“抓夫”,或者“抓壮丁”。因兵员不足,又征不到兵,就是把征兵的指标层层下达,规定团长要征到多少人,营长要多少,直至把任务下达到排班。如果有人完不成人任务,那就降职、撤职。为了完成任务只能到处抓人充数。</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1948年怀集高凤村一年轻人梁某文当年跟家里人斗气,说家里太狭小不想在家里住,想到外面闯一番事业。那个年代兵荒马乱,怎知刚到街上碰巧捉壮丁、“抓夫”,糊里糊涂被捉去。</p> <p class="ql-block">      在新兵征集所如有不服从、逃跑的格杀勿论,其中一逃跑者被乱枪扫射当即毙命。梁某文知道自己要被送到城里的新兵征集所,“新兵”们莫不号啕大哭,声泪欲绝。 看热闹的人群躲得远远的窃窃私语,唏嘘不已,气氛异常凄凉。</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就这样梁某文糊里糊涂成了国民党军队的一员“新兵”,刚当兵就跟随军队走南闯北上了几次战场,打了几次打仗。同去的同乡在一次次的战斗中倒下,看着同去身边的同乡客死他乡,后悔自己一时的斗气,不知什么时候会成为“炮灰”,有生之年不知能否回家再见父母,想到这暗然落泪……</p> <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节节败退</p> <p class="ql-block">     在贵州省黔东南的一次战斗中,解放军的炮火铺天盖地,国民党军队死伤惨重,梁某文也在那次战斗中被炸断了一只手,昏死在战场上,等他醒来已是躺在当地一个老乡家。据说当地一个好心老乡看他还有一点气把他从战场背下来捡回了一条命。在多次的枪林弹雨战斗中能保住性命真是不幸中的万幸。</p> <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结束,梁某文在当地老乡家养伤,在那个年代由于有当“兵”的历史,在当地只能隐姓埋名,失去了一只手也没办法做一些重力活,只能帮老乡家做些简单的农活。1965年经人撮合娶了当地一个带两小孩的妇人为妻。1966年儿子出生,由于在贵州出生取名梁X贵,从此一家人相依为命。</p> <p class="ql-block">    70年代一家5口人生活艰辛,物资缺乏。梁某文思乡情切,凭着依稀记忆给家人写信说自己还健在,只是远在贵州黔东南一个山旮旯,山高路远无法回乡看望家中年迈的父母,等日子好一点一定会回去。</p> <p class="ql-block">     1979年梁某文积劳成疾,撒手人寰,想回家走一趟成为了临终的遗憾,当年儿子梁X贵才13岁,临终前交待身边人在墓碑刻上家乡的信息,等儿子长大成人有条件一定回家乡寻找亲人,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23年6月16日梁某文儿子梁X贵一行几人由贵州省都匀市出发广东怀集高凤寻亲。</p> <p class="ql-block">      失联70多年的村中兄弟带着父亲的遗志驱车700多公里回到故里寻亲,兄弟手足情深,相聚一刻纵有千言万语,难叙一时愁予,实在是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本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如有类同纯属巧合,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