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如何办好九年一贯制学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策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内容提要:</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近十几年来,九年一贯制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何办好九年一贯制学校?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的优势,努力克服九年一贯制劣势,明晰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策略。只有努力探索,踏实实践,才能见成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一贯制是一种小学与初中连缀一体的办学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学校年限与义务教育年限一致。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为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各地积极开展“九年一贯”学制的探索。在教育资源薄弱的农村地区,为集中力量办学,稳固生源,合并建立起了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在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为规范学制,探索与九年义务教育年限相匹配的“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实验,也逐步启动九年一贯制办学试点。1990年以后,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大量人口涌向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择校竞争异常激烈,在这一时期,中央开始逐步倡导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近十几年来,九年一贯制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农村,由于出生率连年下降,学龄人口锐减,学校办学规模逐年缩小,在撤点并校的浪潮中,合并形成了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而在城市,尤其是择校热的大城市,为平衡优教育资源,减缓择校压力,促进教育公平,新增了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一贯制办学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既是提高办学效益的一项办学体制改革,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成效显著,但也存在许多具体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一、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的优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一)有利整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1.人力整合。</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初中和小学分离时,各机构及人员是两套人马,九年一贯制学校通过师资合理调配,使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为教师成长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小学一体化管理,便于形成管理合力。各职能部门统一领导,分线负责,全程管理,相对独立并有所侧重负责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工作,有利于学校管理的整体优化,有利于中小学的有机衔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通过整合人力资源,减少人员编制,降低人力资源投入;能够使“人尽其才”的目标更好实现;可以实现小学部与中学部的人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2.财力整合。</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一贯制学校可以将原来中小学有限的经费集中起来统一使用,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3.物力整合。</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让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无疑是每一个办学者的追求。九年一贯制学校无论是操场、网络教室,还是学校网站、图书馆、资料室等,都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显性看,可以实现操场、图书馆等硬件的共享,也可以实现资料、校本课程等共享;隐性看,更可以实行学校文化、教育理念、管理方略等方面的共享,这种资源共享具有更大的价值和更重要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4.目标整合。</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学和初中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两张皮”现象。小学注重知识、技能、素养诸方面的协调和个性发展;初中受中考指挥棒影响,普遍以应试教育为主,唯分数论,学生的发展相对小学来说不够全面、不够主动、不够协调。这样就使得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往往很不适应,需要较长时间的调适,而初中生普遍留恋小学生的美好时光,对初中生活怨声载道。</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实行九年一贯制,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设计系统而具体的阶段性培养目标、要求及内容,由浅入深地实施一以贯之的系列活动,为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转变奠定基础。小学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较强的自信心;初中要适应中考并超越中考,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新课程改革是将义务教育九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的,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都是从九年制义务教育整体出发,并形成了一个体系。因此,九年一贯制更有利于新课程结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实施,学校可以从九年的时间跨度上,构思课程,安排内容,分步实现每一阶段前后紧密衔接的教育目标,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进行层层铺垫。</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二)有利衔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小学衔接问题,归根到底是教师问题,是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特点、学生管理方面的衔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1.内容衔接。</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的衔接,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小学升入初中以后,学习进度和理解水平的逐渐提升,有目的、有步骤地增加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确保他们在进行下一步活动之前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当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束时,教师应该小结学习要点,从整体上归纳所学的知识,为下一阶段的顺利学习和自然衔接提供必要的条件。而在新的学习阶段开始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经学过的主要内容,并据此提出新的学习任务和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2.方法衔接。</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学和初中相比,在教学特点上,中学教师较注意知识的结构或者说知识的系统性,而小学教师较注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在管理学生上,中学教师管得相对少而松,小学教师管理相对细而严;在教育实践上,小学重视知识、能力、方法的培养,更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初中重视习惯的巩固,但更注重的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学和初中相比,小学生心理偏于依赖,中学生心理偏于自主;小学生学习方法偏于模仿,中学生偏于独立。因此,小学生升入中学后,在学习方法、习惯等方面有明显的不适应,有些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辍学的念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明确教育目标,掌握中小学教育方法的各自特点,并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3.评价衔接。</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学和初中相比,小学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乐意参与学习;中学注重学生身心发展,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坚持正面引导,多找学生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评价衔接就是中学教师在了解每位学生“成长档案”的同时,要经常与小学教师沟通,重点看发展变化中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基点,制定新的教育措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4.习惯养成教育衔接。</b><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小学和初中是人生习惯的打基础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九年贯制学校在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方面更具优势:一是可以从九年一个较长的时期整体设计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二是可以把学生的良好习惯经过九年反复强化,固定下来,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受用终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习惯养成教育就是一个抓反复,反复抓的过程。中小学分离的学校,小学由于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校,对学生的习惯养成要求有所不同,抓的重点也不同,因而到了初中很难把小学阶段初步形成的习惯保持下来,导致前功尽弃。初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学校要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重新设计,会出现重复和遗漏,从而降低教育效果。初中三年时间相对较短,学生进入青春期,许多习惯一旦得不到强化会很快丢失,会错过最佳教育时机。作为九年一贯制的学校会很好克服以上弊端,发挥自身优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进而受益终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三)有利成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1.学生成长。</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孩子的成长是连贯性的,而九年一贯制学校恰好可以将割裂的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整合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一贯制办学,有利于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整体设计、分段操作,使学生在小学毕业后平稳过渡到中学阶段。同时,学校也可以对一些特殊学生,如学习困难,或者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特长的同学进行全程跟踪观察和因材施教,这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很大帮助。未来义务教育将更加突出学生成长的连贯性和整体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2.教师成长。</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一贯制学校实行教学科研一体化,有于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一般情况下,教师参加工作以后,很少有初中、小学这两个层面上的交流和流动。尽管教育是相通的,教法是相容的,但是很多初中教师没有听过小学老师的课,小学老师也没有机会去听中学老师的课。九年一贯以后,实现了任课上的跨越,初中教师可以到小学兼课,小学教师也可到初中任教,相互听课,互相学习,有利于开阔教师视野。</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学教师了解了初中教学的特点后,就会考虑自己的学生到初中后的学习,需要授予他们哪些知识和技能,从小给予培养;而中学教师了解了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方法和习惯以及小学教师教学的特点后,就会便于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学教育是直观的,学生发言积极、无拘无束,课堂气氛活跃,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都是师生互动,这样就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小学教学特色;中学的课程知识结构性强,应用性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有赖于教师科学引导和学生主动地探究,而后者更关键,这样就形成了主动、开放、踏实、严谨的中学特色。当中小学教师互相听课,互相切磋教学艺术时,彼此就能取长补短,从而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3.学校成长。</b><span style="font-size: 20px;">重新组合起来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如果将两个薄弱的小学和初中学校联合起来,可以获得重生的机会;如果将一强一弱的初中和小学整合起来,可以一帮一,一对红;如果将两所都强的中小学校整合起来,可以更强。而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只有进行长远设计,夯实基础,才能后劲十足,茁壮成长。切忌急功近利。</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四)有利发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1.均衡发展。</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一贯制学校弥补了分散办学的不足,可以集中某个地区的办学优势,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一贯制学校不仅遏制了小升初“择校热”,而且解决了初中部生源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矛盾,减轻了小学升初中的过渡性压力和不适应心理,为家长减轻了后顾之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2.可持续发展。</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学和中学,由于师资不同,传统文化不同,各自的特色也不同。小学一些特色项目往往到中学就无法延续下去,少数有特长的小学生离开了小学,特长也往往得不到继续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特长是很难形成的,但兴趣和能力倾向较为明显,这时如果对他们再作进步的培养,兴趣和能力倾向将转化为特长。恰恰在这一关键时期,熟悉他们情况的教师和他们分别了。小学毕业,离开母校,来到-所他们感到既新鲜而又陌生的中学去学习,迎接他们的将是对他们-无所知的中学教师。中学教师了解和掌握孩子们的性格、爱好、能力倾向等,需花费一段较长的时间。而初中只有短短的三年,其中初三又将面临高中入学考试,如此短暂的时间,要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很难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一贯制学校则可充分利用九年这个周期长、具有连贯性的特点,去思考问题,研究对策。因此,实施九年一贯制教育,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更有利于孩子们的个性和特长的可持续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二、努力克服九年一贯制劣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1.“两层皮”现象。</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为学生提供九年连续一贯、持续稳定、衔接顺畅的育人环境是九年一贯学校的核心优势。可是在现行义务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下,九年一贯制学校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很多九年一贯制学校仍然实行“6+3”学制,小学、初中貌合神离,真正实施九年一贯教育的学校并不多见,这与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初衷相去甚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一贯制学校各个学段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特点决定了想要有效贯通、顺畅衔接不同阶段的教育并非易事。虽然新课改已将“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作为改革的基本理念,重视学生成长的连贯性、发展的整体性,教育管理部门也鼓励九年一贯制学校设计开发校本课程,但是,大多数九年一贯制学校并没有专门的课本教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2.管理难。</b><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由于九年一贯制学校跨度较大,有没有既懂小学,又懂中学的教师,尤其是管理人员,是使九年一贯制学校能否发挥优势的关键所在,这对教师及管理人员的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1)行政管理难。在现有将小学、初中分离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下,很难同时兼顾小学、初中各自的特殊性。目前,认可度较高并广泛推行的解决办法是分条块的立体式管理模式,即职能部门管理与学段管理结合,且以部门为主、条块互动。但即便确定了分条块的管理思路,若不仔细分析本校校情,盲目套用“经验”,也很难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中小学合并的学校,原先的两套行政班子连体后,职位分配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不少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抱怨工作压力大,不堪重负。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职责划分不明,使校长无法从琐碎的行政管理上解放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2)教师管理难。九年一贯制学校鼓励教师跨学段交流,通学段任课。部分小学教师虽能胜任初中教学,但在初中教学取得的成绩及荣誉对资格的认定、职称的评定起不到任何作用。有些教师尽管能胜任两个学段的教育,但也只能按照其入编的学段领取工资。有些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以牺牲小学的发展为代价,把小学的优秀教师安排教初中,初中教学能力较差的教师降到小学任教。</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实行九年一贯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发展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我国现有师范教育体系尚未有针对跨学段教学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只能通过职后的培训培养起来。因此,九年一贯制学校须大量投入到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上,促进中小学教师沟通交流,帮助教师形成完整的学科教育体系,掌握适应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3)学生管理难。九年一贯制学校,面对的是6到15岁的学生,年龄跨度大,无论是学生的生理还是心理,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学生管理的难度要比单一的小学或者初中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4)课程管理难。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在于相对集中的时空内一体化的课程实施,可以培养出更高质量、更全面发展的学生。但是,不少九年一贯制学校在课程开发上普遍缺少对1~9年的统筹规划,大部分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但在中小学衔接方面却极少进行有针对性研究,也几乎没有启动1~9年级贯通一体的课程开发实践,更缺乏能有效实施一体化课程的师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3.小学教育中学化。</b><span style="font-size: 20px;">目前绝大部分九年一贯制学校仍旧使用六三学制的教材,有点变化,也只是在原有教材基础之上的稍加改编。许多学校虽然进行了五四制的改革实验,但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五四制的教材,所以一般做法则是一二年级,基本与其他小学同步。到了三年级以后则开始加快教学进度。五年级,则基本完成小学课程学习。六年级开始进行初一课程的学习,这样到了初三就有了足够的复习训练时间。这种改革的实质是应试教育的再强化,完全违背了国家实施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初衷。造成了小学教育“中学应试化”的问题,数学、语文学科教学赶进度、求质量,抹杀了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4.九年一贯,审美疲劳。</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审美疲劳”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解释,是说当刺激反复以同样的方式、强度和频率呈现的时候,反应就开始变弱。通俗说,就是对于一种事物的反复欣赏所产生的一种厌倦心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为一个人来说,心理上的好奇感是心理认知和感知的原动力,如果一件事务或者行为长期的呈现在眼前,那么就可以说这个事务或者行为已经在心理上失去了好奇感。九年一贯的环境,九年一贯不变或很少变化的老师和同学怎能产生心理上的好奇感,进而产生心理认知和感知的动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人的一生有不同的成长阶段,也就应该有相应的不同的教育环境。学生在一所小学里学习生活六年时间,就已经够长了,如果再加上初中三年,学生将有整整九年时间在同一所学校里接受教育,人物和环境都过于单一,不利于培养孩子的适应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同一个不变的环境中,好的学生一贯是好学生,不好的学生一贯是差生。可是,一旦换个环境,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要重新审视在新的环境中的地位,都要重新出发。原来的好学生就可能会更好,原来不好的学生也可能变好。环境影响一个人,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5.缺少顶层设计和管理。</b><span style="font-size: 20px;">目前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大多属于自我管理、自我生长的状态。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自身缺乏对九年一贯制发展的长远规划。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缺乏对区域内九年一贯制学校有针对性的政策及教研指导。一贯制的初中部,与其他初中学校一样管理看待;一贯制的小学部,和其他小学一样管理看待。这样,在平时工作中,就出现一种“分别对外”和“各自对上”的局面,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上级主管部门根本就没有设立专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机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三、明晰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策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一)顶层设计,对口管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1.科学制定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规划。</b><span style="font-size: 20px;">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将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纳入区域教育整体规划,通盘考虑。加强科学决策,在理性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确定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生长点。在推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质量”而非“数量”,切实提升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质量。在办学模式的选择上,应灵活探索,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切忌“一刀切”。九年一贯制办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配合学区制、区内教师交流轮岗等促进教育均衡的举措。</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其次,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要有系统规划和整体构思。</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学校要顶层设计,制定总的目标、计划、实施步骤,然后分学段、年级分步实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学校需要对办学特色、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学风格、学习策略、校园文化建设等,重新进行结构性设计,从一年级到九年级作通盘考虑,充分发挥“一贯”优势,形成“一贯”制学校文化。学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可以以时间换空间,抛开眼前短期考试需求,大胆地开展更多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改革举措。</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2.对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对口管理。</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模式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政策、法规、管理办法为支持,以保障“九年一贯、联体办学”顺利进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教育行政部门应针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现实需求及其特殊发展,专门设立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和业务指导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及教研指导,例如相关机制、政策、制度的有效推行和适度保证,学校在经费、人员、体制等方面的保障,以及学校在管理结构、管理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改革的支持,搭建一些学校交流平台,建立各种类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样本实验基地,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指引方向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1.领导队伍。</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校长队伍建设上,应选拔管理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干部担任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尝试推行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任职资格认证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现行的中小学校长任职培训和提高培训要么是针对小学校长,要么是针对中学校长,没有专门针对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的。从现实看,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的任职或培训往往参加的是中学的,且从中学过来担任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的比例较大,很明显这就存在任职的现实偏差。</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实际情况,要求校长必须同时具备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专业能力,因此在政策层面,可以考虑推行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任职资格认证及培训、现实的过渡操作是开展完善型补充式培训,定期组织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专题培训班,促进校长间的互动交流,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学校治理能力。培养校长“九年一贯、全程视野”的系统观念,逐步增强其对长期教育目标的理解、认同和规划设计的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的任期要比其他学校的长,假如其他学校校长任期为3年,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的任期就应该考虑为4至9 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学校中层干部的针对性培训也要加强,从而减少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提高专业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2.教师队伍。</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优先安排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流动到九年一贯制学校。推进教师跨学段交流使用和大循环教学,培养能胜任各学段教学的学科教师。要出台一些针对九年一贯制学校名、优教师培养的政策,在培养的机会上、评优的指标上给予直接的扶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实行贯通一体的教师资格认证。目前基础教育的教师身份有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事实上,九年一贯制学校内部的交叉任课在有些学校已经成为常态,并且或将成为发展方向。然而,持有小学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初中教学工作,已经成为一个法理性问题,其合法身份无法得到确认,因为现行国家法律没有依据。因此,大胆突破教师身份桎梏,考虑启动九年一贯制教师资格认证,获得这一资质的教师既可以教小学,又可以教初中,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小学教师担任初中教学的身份尴尬,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很多县区教师定编、定岗带来的身份限制,比如小学教师因为是小学教师资格证不能流动到初中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三)充分发挥九年“一贯”的优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一贯”上,一到九年级,统一规划、一以贯通。确保学生个体成长的连续性,便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1.办学思想要一贯。</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里所说的办学思想是个广义概念,主要指校长的教育理念、管理理念、教学理念、发展愿景、学校文化等。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经过认真论证和思考,确定了一个好的办学思想,有计划培养学生的某种习惯,就要九年一贯,不朝令夕改,不搞“伪创新、真折腾”,这有利于学生、教师及学校的稳定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是个漫长的过程,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长不能急功近利,要有长远打算,要坚持打好基础。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如果小学办不好,不能给初中提供优质生源,初中也难办好。初中办不好,不能给高中提供好的生源,高中也很难办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九年一贯制学校就有了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小学生教育好,为自己的初中提供好的生源,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这样才能良性循环,越办越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2.课程整合要一贯。</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课程标准把九年分为几个学段,有九年的总目标,有分段目标。由于有中考压力,小学升初中没有考试,中考成为衡量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初中三年大部分学校是用两年半的时间学完课本最后一个学期主要是专题复习和模拟中考。所以初中时间短、任务重、压力大。而小学由于时间长、知识相对浅和少,没有升学压力,所以比较轻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果小学和初中分开办学,初中没有办法借力小学,而九年一贯制学校就有了这种优势。可以把九年的课程进行整合,总的指导思想是争取用五年的时间完成小学的课程内容,从第六年学习初中知识,类似现在的“五四学制”,这样就能减轻初中的压力--这是一种简单的做法。更为科学的做法是把九年的课程进行整合。例如语文课,有些古诗词和文言文,可以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多读多背。小学生机械记忆力强,争取把初中的文言文和古诗词都背下来,有些暂时不理解没有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理解。一些好的现代文和诗歌也要让学生背诵和默写。这几年有很多小学搞大阅读活动,有的小学生就阅读一千多万字的课外读物,认识3000多汉字,已经超出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有些语文知识可以分专题整合,如小学和初中的诗歌整合,散文整合,小说整合等。可以申请作为一项课题深入研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再如数学,有些知识会人为割裂和分段。如学生学习数学中的“方程”,在小学只学到简易方程,后边涉及到初中知识就不讲了,知识整合后,可以分专题来讲,小学生可以接着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不要人为割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又如英语,现在国家规定从三年级开设英语,但城市的小学基本都是从一年级开设英语。结果学了二年英语后,到三年级还是使用国编课本,从头学起,导致词汇量的重复,老师又不能超越进度。类似的课程完全可以整合,在不低于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设计一个完整的英语学习计划,能够大大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3.教学模式和方法要一贯。</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同小学或不同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有所不同的,升入初中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与小学不能一一对应。结果有的小学搞得课堂教学很有成效,到了初中就中断了,学生还要适应初中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种情况就是在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分为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小学和初中各行其是,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小学生升入初中以后也要重新再适应。</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有的小学搞“翻转课堂”,学生在课外要用大量时间进行自学,完成所谓的“预习单”,在课堂上展示表演,本来一课时能够完成的任务拖成了两三课时。可是到了初中,由于有了中考的压力,学科多、任务重,原来的方法不行了,学生面对初中新的做法,又需要有较长时间的适应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一贯制学校,虽然小学生和初中生在年龄特点、知识基础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可以做到九年一贯。如学生自学问题,从小学一年级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先学后教”“精讲精练”等做法和理念要一以贯之。</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4.习惯培养要一贯。</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学和初中分办,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侧重点各自不同。有的小学重视某些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但到了初中如果不重视这方面习惯的养成教育就半途而废了;有的小学不重视某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到了初中还要从头学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一贯制学校就有了培养良好习惯一以贯之的有利条件。对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举措不需要小学、初中部分别制定,而是从学校层面制定九年的习惯养成计划,再分配到每个年级,这样一些学习、读书、写字、思维、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卫生和生活等良好的行为习惯持续九年的不断强化、不断深化,到了高中也就养成了,一辈子也不容易丢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5.社团活动和特长培养要一贯。</b><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各学校在社团活动和学生的特长培养方面差别很大,一是重视程度不同,二是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不同。如有的学校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书法、乐器,到了初中没有这方面的社团和老师指导,就接续不下去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在社团活动方面可以打破小学和初中的藩篱,有些社团小学生和初中生都可参加,这样以老带新,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另外学生的一种爱好特长一贯九年,基本就能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和较高的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根据孩子的年龄、爱好程度和特长状况,学校可开发学生喜爱的课程,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例如开设国学经典党识,书法、绘画、作文、开心数学、科技创新、3D打印、民间剪纸、航模、足球、篮球、排球、武术、演讲、朗诵、表演、鼓乐、管乐、声乐、版画、舞蹈、机械奥运、OM等兴趣班及社团。可以把这些兴趣班或社团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如果孩子年龄小,可以作为初学者参加兴趣班或者社团的兴趣培养;到了五六年级,如果孩子仍然对兴趣班或社团感兴趣,原来在兴趣班学习的同学就可以走出兴趣班,和初级社团同学一起升级到中级社团继续学习,并有希望成为高级社团的队员;如果孩子到了六年级或中学,在社团中表现突出,就可以成为高级社团团员,代表学校参加各类大型演出和比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学校要组织编印校本教材,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通过阅读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载体,结合社团活动,为学生搭建个性张扬和发展的舞台,培养综合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6.管理要一贯。</b><span style="font-size: 20px;">目前,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有效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统一协调管理;一种是分部分段管理。前者主要被用于“一体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后者更多见于“分离型”的一贯制学校。分部管理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或六三制、或三三三制,还有二四三制,即一至二年级为一段,三至六年级为一段,七至九年级为一段。分部分学段管理,在尊重各学段特性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各学段之间的衔接。既坚持管理目标的一体化、统一性,又保持分部的相对独立性。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都要建立既相对分段又连贯一体的九年一贯制管理体制。要打破条块分割、学部限制,制定从1-9 年级一以贯之的德育体系和教学体系,例如学校设计总的教学部、学生管理部、社团活动部等综合管理机构,对于九年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资源配置、师生评价等统筹管理,就不会出现小学和中学脱节的现象,就能够在课程整合、社团整合等方面统筹考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设置大学科组,进行垂直管理,也是有益的尝试。即中学小学统一设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艺体等学科组,实施一体化管理,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语文、数学、外语、艺术、体育等中小学都有的学科,可以从小学到中学进行九年一贯制的课程规划和课程整合;二是方便中小学教师一起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相互学习,树立中小一体的教学观;三是方便中小学之间教师流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7.评价要一贯。</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评价一贯,就是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教育教学的评价标准要一致;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法、奖励方法要一致。对于学生的评价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基本的评价维度,前后一贯,持之以恒,就可见成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专项督导评估,落实教育质量分析制度和问贵制度。评估体系要围绕九年一贯制的办学特色,把是否坚持小学就近入学,是否坚持不组织毕业、升学或招生考试直接升入中学阶段,是否实施九年一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等作为考核重点。帮助九年一贯制学校建立、完善内部考评体系,对学校日常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校长、教师队伍管理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工作进行监督和监测。要研制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考核方案,统一标准,同时建立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制度,以激发学校整体工作动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一贯制学校要利用拓宽的时空,建立一贯制学生成长评价体系,这样有助于发现学生在学习品质、个性特征等方面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通过分享优秀学习品质和个性特征,改进不良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促进他们各方面的持续、健康与协调发展。同时重视学生和家长在学生成长评价体系中的价值,发挥他们在学生成长评价中的作用,强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优势。</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