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画临摹的点滴心得</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名中国画的初学者。退休以后才开始拿起毛笔,在老年大学学习绘画。追溯之前握毛笔写字的时光,有近五十年了。那时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毛笔字课,因对毛笔字毫无兴趣,也不懂毛笔用后要洗清墨汁,写过几次回家作业以后,笔就板结脱毛,不能再写扔掉了。至今只留下五分钱买支中楷笔三分钱买块金不换墨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由于对毛笔性能掌握不够,在最初的学习中难有长进。以后通过不断临摹老师作品以及网络上寻找以往名家的画作,才逐渐掌握了用毛笔的一些技能。经过几年的学习临摹,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p><p class="ql-block"> 临摹是个学习绘画必不可少的途径,初学者多从临摹开始。在老年大学学习绘画,也是从看老師画到照老師画。在临摹过程中,可以体会原作表现的思想情感,理解原作绘画的经营理念和艺术技法。这既是学习前人经验从中吸取养份的捷径,也是丰富自身创作的基础积累。</p><p class="ql-block"> 临摹别人画作,我认为,目标是要在绘画风格和技法上尽可能画得跟原作相似相近。只有临摹得象原作,才说明是完全了解掌握了原作的风格特征和表现手法。画得象有了许多积累,才能逐惭做到画得不象。如果临摹与原作相去甚远,说明对原作还缺乏必要的研读与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掌握内在的规律,是没能画象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临摹一幅画作,先要对摹本进行阅读。从构图布局,调墨调色,持笔特性,运笔轨迹等方面进行揣摩分析,再按照原作者的个性特点来模仿挥笔自习,而不是按照自身原有的习惯去照葫芦画瓢。完成临摹后,要将习作与摹本进行比照,对差别之处,按照三对六字箴言,即“中侧,湿干,快慢”六字,进行矫正。中锋快笔则线条圆润,边缘清淅;侧锋湿笔,则笔尖一侧墨色深笔肚一侧墨色浅;侧锋干笔,显苍劲?飞白;湿笔宜快,干笔宜慢。六字三对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笔墨效果。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些完全是由毛笔的吸水性能和笔头的特定形状所决定的。笔头是个圆锥,当毛笔垂直头向下时,笔中饱含的墨色从锥尖处下滴。中锋触纸比起侧锋触纸,相对有更多的墨色渗出。因而,笔接触纸的部位及接触纸的时间长短不同,会留下不同的笔墨痕迹。比照与矫正也是对摹本的再研读再理解,这样临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以上个人拙见,可能是个谬误,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