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21日,怀着崇敬之心和缅怀之情来到久已仰慕的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山东老战士纪念馆,参观、倾听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纪念馆)讲述山东老战士英雄事迹与卓著功勋;同时,在纪念馆第四展区《北上 南下 开辟新区——多批次山东干部随解放大军南下》 展陈有父亲邢西彬、母亲王雯1948年2月南下中原事迹的展版前久久伫立、缅怀 ;在纪念广场山东南下干部纪念碑父母刻名前留影。</p><p class="ql-block"> 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是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政府(老干部局)举办的一座大型纪念设施,座落于山东人文纪念园(济南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南侧),于2010年建成开放,其主体部分是一道全长 72.6米的老战士纪念墙。2021年12月,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新扩建的山东老战士纪念馆完成展览陈列正式开放 。</p><p class="ql-block"> 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老战士纪念墙中部是一组大型浮雕,两侧则是以部队“军”为单位的老战士刻名纪念墙,纪念墙刻有 12 个在山东诞生、或由山东部队为主组建的12个军首任军首长的姓名和部队简要战史,各军部队番号下,分别镌刻着该军老战士们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22军(华东野战军3纵)、第26军(华野8纵),第27军(华野9纵)、第28军(华野10纵)、第31军(华野13纵)、第32军(新编第5师、第6师)、第33军(山东兵团渤海纵队)、第35军(山东军区鲁中南纵队)、第38军(东北野战军1纵)、第40军(东野3纵)、第41军(东野4纵)、第43军(东野6纵)12个军……这些山东子弟兵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继而逐步扩建有山东南下干部纪念碑(2015年4月21日落成)、山东南下浙江干部纪念碑、山东南下福建干部纪念碑,2022年7月1日,山东南下云南干部纪念碑落成……</p><p class="ql-block"> 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山东老战士纪念馆已成为弘扬和传承山东老战士精神的纪念设施、物质载体,是全国唯一展示山东子弟兵、山东老战士的纪念园、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成为全面彰显和弘扬山东老战士精神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军事文化研究交流基地。齐鲁大地,山东的父老乡亲、子孙后代们会永远铭记山东老战士的牺牲与光荣!</p> <p class="ql-block"> 山东老战士纪念馆雄姿</p> <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21日参观留影</p> <p class="ql-block"> 纪念广场老战士纪念墙大型浮雕</p> <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21日于纪念广场老战士纪念墙大型浮雕留影。</p> <p class="ql-block">全长 72.6米的老战士纪念墙</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老战士广场记》</p><p class="ql-block"> 山东,华夏最壮美的灵土之一。自古以来,英雄辈出,豪杰济济。在中华民族浩浩五千年的历史长卷里,忠诚、坚忍、刚烈、聪慧的齐鲁健儿,经历了无数次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战争。骁勇善战、不畏生死的山东兵,写下了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p><p class="ql-block"> 公元一九四五年八月,刚刚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中国人民,面对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选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场声势浩大、气壮山河的人民解放战争,拉开了帷幕。在这场历时三年多的,为新中国诞生而奋斗的战争中,山东有一百万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106万民工、民兵随军作战,有十余万地方干部随野战部队北上、南下开辟新区。当年,由山东参军人员的数量占全国各解放区参军总数的四分之一强。据统计,在解放战争期间,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及华北野战军都有成批补入的山东兵。山东为45个军输送过兵员。</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里,诞生于山东的野战军和前身是山东部队的野战军有:22军、26军、27军、28军、31军、32军、33军、35军,38军、40军、41军、43军。</p><p class="ql-block"> 在为共和国打天下的征程中,山东部队兵锋所指:越渤海出塞北,从白山黑水南下直到两广、海南岛飞渡长江天堑,横扫宁沪江浙闽,西抵天山大漠、雪域高原。可谓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纵横天下!</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史里,记载着山东部队和山东老战士的辉煌战绩、伟大功勋:山海关阻击战、四平保卫战,渤海勇士拼死抗敌;突破锦州、攻克天津,鲁中健儿血洒沙场;孟良崮上、塔山脚下、济南城头、黄浦江畔,胶东雄狮威风八面;打淮海、占南京、收漳厦、平云贵,鲁南子弟兵无坚不摧;浴血中原、进军新疆、开辟川藏路,鲁西北壮士所向披靡。</p><p class="ql-block"> 百万山东兵在血与火中拼杀,牺牲几多,伤残几多,无以确数,仅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16963名。山东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新中国奠基。</p><p class="ql-block">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抚今追昔,壮哉,伟哉。为铭记历史,告慰英烈,鼓舞今人,昭示后代子孙,特设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p><p class="ql-block"> 此间的数以万计的山东老战士刻名,宣示着一个真理:山东兵伟大!山东人民伟大!</p><p class="ql-block"> 特制此文,镌以永志。</p><p class="ql-block"> 公元2009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镌刻于纪念墙</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纪念墙,伯父邢铁民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老战士、1949年时任22军66师198团副团长。后为空四军后勤部长、南京空军后勤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东老战士纪念馆大厅英雄群雕</p> <p class="ql-block"> 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发动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拉开了山东抗战的序幕,开启山东八路军抗战元年,这一起义日期并被命名为山东八路军、山东解放军成立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发挥了山东抗战的源头作用、山东抗日队伍的种子作用,在山东首次打出八路军旗号,打响中共山东省委独立领导山东抗战的第一枪,为山东抗日根据地树立了中心。</p><p class="ql-block"> 父亲邢西彬、伯父邢铁民一同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展板:中共山东省委的恢复。</p> <p class="ql-block"> 1938年1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的成立</p> <p class="ql-block"> 山东纵队——土生土长的山东八路军</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山东纵队各支队领导人</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主力部队(115师)入鲁</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派兵去山东</p> <p class="ql-block"> 山东军民水乳交融</p> <p class="ql-block"> 1945年10月津浦路前线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政委黎玉、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于山东临沂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山东解放区,解放战争我军最大的兵源地。</p><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金冲及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独特历程》中曾精辟阐明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山东八路军的独特作用、历史地位与深远意义:“抗战期间在山东发展起来的八路军、新四军,成为抗战胜利后解放军的最大主力部队。"</p> <p class="ql-block"> 东江纵队北撤山东</p> <p class="ql-block"> 第四展区:北上南下 开辟新区。</p><p class="ql-block"> 山东北上南下干部</p><p class="ql-block"> 全国解放战争期间,数以万计的山东干部北上东北,南下华东、中南、西南和华南,他们抛家舍业,别妻离子,离开挚爱的家乡和熟悉的岗位,在远隔千山万水的新区,为建立新的人民政权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曾经说过,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下活了。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只有山东全省是我们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北占东北,南下长江都主要依靠山东。</p> <p class="ql-block"> 向北发展,山东八路军主力部队挺进东北,抢占战略先机。</p> <p class="ql-block"> 北上,山东6000干部奔赴东北</p> <p class="ql-block"> 北上干部,左上为刘居英(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老战士),山东省政府秘书长兼省公安总局局长,赴东北后任长春特别市市长、 吉林省政府秘书长等。抗美援朝战争中1951年8月任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简称联运司)副司令员。1954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副院长。1961年,任军事工程学院院长。1966年3月,军事工程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刘居英任院长兼党委书记。后曾任海军政治部主任,铁道兵副司令员。</p> <p class="ql-block"> 由山东挺进东北,从辽宁打到海南岛的第40军。</p> <p class="ql-block"> 由山东挺进东北,从辽宁打到海南岛的第43军。</p> <p class="ql-block"> 由山东挺进东北,从黑龙江打到云南的第38军。</p> <p class="ql-block"> 从山东打到上海的第27军</p> <p class="ql-block"> 南下,多批次山东干部随解放大军南征。</p> <p class="ql-block"> 南下,多批次山东干部随解放大军南征</p> <p class="ql-block"> 胜过十万大军</p> <p class="ql-block"> 1947年夏山东抽调干部随刘邓大军南下(山东多批次干部南下的第一批))</p> <p class="ql-block"> 1948年山东南下干部南下中原(山东多批次南下干部的第二批)</p> <p class="ql-block"> 1948年山东干部南下中原(展柜右侧为父亲邢西彬、母亲王雯南下中原照片)</p> <p class="ql-block"> 父亲邢西彬、母亲王雯南下中原事迹照片。</p> <p class="ql-block"> 展版照片,父母1949年12月摄于武汉的原照。</p> <p class="ql-block"> 展版照片:1947年中共山东滨海区党委机关报《滨海农村》报社及印刷厂负责同志合影原照。父亲邢西彬(前左五)时任印刷厂厂长。1948年2月22日《滨海农村》报停刊,干部编入华东野战军随军建设大学(华东野战军随营军政学校前身)南下。</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展陈的父亲邢西彬《南下干部证明书》</p> <p class="ql-block"> 1948年2至5月,“华东野战军随营军政学校”在山东惠民集训,6月组建中原支队南下中原。6月,华东野战军随营军政学校政治部向南下干部颁发了《南下干部证明书》,主要用于南下干部原籍(解放区)基层政权照顾其家属,因当时未寄回家乡父亲邢西彬一直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21日在父亲邢西彬、母亲王雯南下中原事迹照片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与大弟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29日兄长参观山东老战士纪念馆在展陈的父母照片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1日向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山东老战士纪念馆捐赠革命文物:父亲邢西彬《南下干部证明书》,中共山东省委老干部局正厅级巡视员、原副局长邓海燕接受捐赠。</p>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1日再度参观山东老战士纪念馆在展陈的父母照片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1日与邓海燕局长留影。</p> <p class="ql-block">第四展区:北上南下 开辟新区短视频</p> <p class="ql-block">山东北上南下干部的历史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山东北上南下干部的历史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打响第一仗的第40军(118师)</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万岁军”38军</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屯垦戍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p> <p class="ql-block"> 山东老战士纪念馆陈列展览最后部分为“山东老战士数字纪念墙”,这是非常好的数字技术展陈方式,只要提供了前辈的图文资料,只需点击便可以在数字纪念墙大屏幕上展示。</p> <p class="ql-block"> 数字纪念墙(子女提供父母图文资料)此图第三排左三为父亲邢西彬,第五排左三母亲王雯。</p> <p class="ql-block"> 数字纪念墙上点击父亲照片即可整屏显示父亲图文资料。</p> <p class="ql-block"> 父亲1942年八路军照原照</p> <p class="ql-block"> 数字纪念墙大屏展示父亲邢西彬革命履历</p> <p class="ql-block"> 数字纪念墙大屏展示父亲南下中原1948年8月途经河北邯郸留影。</p> <p class="ql-block"> 父亲南下中原1948年8月途经河北邯郸留影原照。</p> <p class="ql-block"> 数字纪念墙大屏上点击母亲照片即可整屏显示母亲图文资料。</p> <p class="ql-block"> 母亲南下中原原照</p> <p class="ql-block"> 数字纪念墙大屏展示母亲王雯革命履历</p> <p class="ql-block"> 数字纪念墙大屏展示母亲王雯照片</p> <p class="ql-block"> 母亲王雯1957年庐山留影原照</p> <p class="ql-block"> 山东老战士纪念馆展陈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数以百万计的山东子弟兵为民族解放、家国安宁而血战沙场,他们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写下伟大功勋的同时,也为自己的英雄壮举,树立起了“忠诚英勇、血性刚正、坚韧耐劳、尊纪爱民”的山东兵整体形象。 </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曾经叮嘱过山东领导:“革命胜利了,不能忘记老同志” ,习总书记要求山东“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山东老部队、山东老战士、山东老英雄是山东人民极为丰厚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这些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滋养着齐鲁儿女,激励引导着山东子孙后代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庚续红色血脉,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p> <p class="ql-block">2013年5月21日参观山东老战士纪念馆于留言簿留言</p> <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21日参观山东老战士纪念馆于留言簿留言全文:</p><p class="ql-block"> 山东老战士英名永垂千古,浩气长存!</p><p class="ql-block"> 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山东老战士纪念馆全国首屈一指,庚续红色山东老战士数字纪念墙脉,把红色文化发扬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p><p class="ql-block"> 在第四展区北上南下开辟新区看到了父亲邢西彬、母亲王雯1948年2月南下中原的事迹,在山东南下干部纪念碑第31排118列、第32排118列刻名,并同获刻名纪念证书,这是传承给我们后代最宝贵的光荣革命传统和精神文化财富。前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p><p class="ql-block"> 山东父老乡亲为中国革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付出了无数的生命和鲜血,贡献巨大,功勋卓著,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山东老战士纪念馆之所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p> <p class="ql-block"> 大弟邢东一同参观后于留言簿留言</p> <p class="ql-block"> 大弟留言全文:</p><p class="ql-block"> 中华泰山,天下泰安!</p><p class="ql-block"> 回泰安故里,追忆父母革命征程,感受父母生命气息,寻根问祖拜青天。今专程来到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仰慕父母亲军戎风貌,在山东南下干部纪念碑前跪拜父母英名下,父母亲笑貌永存,英名流芳,与日月同辉,共山川同在,千古永垂!</p><p class="ql-block"> 爸爸妈妈永远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 兄长邢汉明2023.7.29参观留言</p> <p class="ql-block"> 兄长2023.7.29.参观留言全文:</p><p class="ql-block"> 今天怀着无比激动缅怀的心情参观了山东老战士纪念馆,也看见了我父母(父亲邢西彬、母亲王雯在第四展区“北上南下开辟新区”)的史料,心中激情难抑,我们今天的静好岁月来之不易,无数的革命前辈和先烈我们要永远缅怀他们,永远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在革命旗帜引导下,永远奋发前行!</p> <p class="ql-block"> 2013年5月21日于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山东南下干部纪念碑留影。</p> <p class="ql-block"> 山东南下干部纪念碑正立面全景</p> <p class="ql-block"> 山东南下干部纪念碑铭文:</p><p class="ql-block"> 全国解放战争期间,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山东分期分批在全省抽调干部南下。</p><p class="ql-block"> 山东南下干部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别离故乡,跟随人民解放军的征战步伐,奔赴沪、苏、浙、皖、闽、赣、豫、鄂、湘、粤、桂、渝、川、黔、滇等地,开辟新区,接管政权。</p><p class="ql-block"> 山东南下干部既是工作队,又是战斗队,出色地完成了支援前线、土地改革、剿灭匪特等任务,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山东南下干部听党指挥、顾全大局、不怕牺牲、勇于担当,为南方新区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数以万计的山东南下干部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奠基,他们的功勋将永垂青史。</p> <p class="ql-block">山东南下干部纪念碑背面</p> <p class="ql-block"> 手指处为父亲邢西彬、母亲王雯的刻名。</p> <p class="ql-block"> 大弟手指父母刻名处</p> <p class="ql-block"> 父亲邢西彬、母亲王雯在山东南下干部纪念碑的刻名。</p>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1日再度留影。</p> <p class="ql-block"> 父亲邢西彬刻名于山东南下干部纪念碑第31排118列</p> <p class="ql-block"> 母亲王雯刻名于山东南下干部纪念碑第32排118列。</p> <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31日父亲于病房阅看刻名证书</p> <p class="ql-block"> 父亲邢西彬2018年12月题写“纪念中原支队新闻大队南下七十周年 南下 南下”。</p> <p class="ql-block"> 山东南下福建干部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1日,山东南下云南干部纪念碑落成,2023年5月21日摄。</p> <p class="ql-block"> 2015年9月2日,父母同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父母同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父母同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父亲时年在党82年,母亲在党75年)。</p> <p class="ql-block"> 父亲 邢西彬(邢锡彬,1925.3.23—2022.12.23.),山东泰安北集坡邢家寨村人。原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1938年1月1日参加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发动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时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二团三营通信员,是最后一位辞世的徂徕山起义老战士;为1939年1月1日中共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创刊时65位老战士之一。1945年10月任中共山东滨海区党委机关报《滨海农村》印刷厂厂长,1948年11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报《中原日报》印刷厂副厂长。1949年5月22日进入武汉接管国民党印刷业,创建新政权印刷工业,组建华中新华印刷厂(湖北省新华印刷厂前身)为第一任厂长。1958年参与组建武汉电影制片厂、任副厂长。1972年任湖北省文化教育局副局长、省文化局副局长。2011年6月享受副省(部)长级医疗待遇。</p><p class="ql-block"> 母亲王雯(王秀芬,1927.10.4—2021.12.3.),山东莒南前良店村人。原湖北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党委副书记、副经理。1945年1月3日参加中共山东滨海区党委机关报《滨海农村》革命工作,1948年南下中原。1950年5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中南行政委员会)新闻出版局办公室审计工作。1957年任湖北省博物馆人事干事、党支部书记。1960年5月任武汉电影制片厂生产技术室党支部书记。1968年任湖北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革命委员会第一副主任,1972年任公司副经理、党委副书记。2021年6月享受按照副省(部)长级标准报销医疗费待遇。</p><p class="ql-block"> 父亲邢西彬光荣在党83年,母亲王雯光荣在党75年。</p> <p class="ql-block"> 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主体浮雕墙前五星红旗高高飘扬。</p>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1日亲摄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主体浮雕墙,五星红旗高高飘扬。</p>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1日亲摄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陈展的飞机坦克。</p>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1日邓海燕局长赠送纪念品送行。</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瓷杯纪念品(好口碑)。</p> <p class="ql-block"> 山东老战士纪念馆陈列展览史迹史料丰富,序列明晰,气势磅礴,气贯长虹! </p><p class="ql-block"> 碍于时间和水平不及全序列拍摄与介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自然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2021年6月25日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