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索伦鄂温克简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鄂温克族旧称通古斯或索伦,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鄂温克语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鄂温克族人口数为30505人。黑龙江省鄂温克族人口数为2706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嘎布喀(索伦)始建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自从顺治年间,十七世纪中叶,沙俄入侵黑龙江、精奇里江流域,世居"两江"流域广大地区的鄂温克人(总称为"布特哈打牲部落"),屡遭沙俄的侵扰,深受其害。不甘于沙俄欺压奴役的鄂温克人纷纷渡过黑龙江南下,迁徙到嫩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逐水草而居。沿嫩江左岸建立了8个"爱勒"(即8个村屯)统称为"嘎布喀",也称"索伦(满语,意为先锋之意)"。分别是:吴都爱勒(索伦村大屯)、额木肯住(兴旺村杨树屯)、百罗日(百路村)、博肯浅(索伦村榛子街)、给罗尼(此屯已消失)、穆日肯浅(此屯已消失)、索勒格爱勒(河江村社办屯)、阿米拉爱勒(索伦村小后屯)。居住在嘎布喀各村屯的鄂温克族人,被称之为嘎布喀浅,实际上嘎布喀是鄂温克村屯的地域总称,索伦是嘎布喀中心地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朝统治期间,嘎布喀之地隶属布特哈总管衙门,嘎布喀的鄂温克族,按照满洲的八旗制,按氏族编佐,编制在讷谟尔扎兰正白旗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嘎布喀归属东布特哈总管衙门管辖,宣统二年(1910年),归到讷河理事通判厅所辖。民国二年(1913年),隶属讷河县,伪满洲国时被龙江省讷河县所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嘎布喀地区到处是茂密的树林,野生动物、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世居嘎布喀的鄂温克族依靠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靠狩猎、捕鱼、畜牧、采集过着自给自足的安逸生活。20世纪初,随着汉族移民的迁入,鄂温克族人与汉人的联系交往不断密切,逐渐掌握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开荒种田,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稷子、糜子、荞麦、燕麦、玉米等农作物。农业的迅速发展,交通工具的改进,使得嘎布喀鄂温克人与外界的联系日益增多。商品交换也随之发达起来,用农副产品、畜产品、山产品和猎产品同周边民族交换生产生活资料。通过交易而传入的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提高了嘎布喀地区鄂温克族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嘎布喀地区的经济不断发展。1956年嘎布喀成立了瞻仁索伦乡。第一任乡长涂玉生同志。1958年,人民公社化的进程中,瞻仁索伦乡与邻近的两个汉族乡合并,成立了团结人民公社。1987年1月,恢复了民族乡,乡名定为兴旺鄂温克族乡。2004年5月乡镇区划调整将原团结乡所辖范围整体并入兴旺鄂温克族乡。兴旺鄂温克族乡是黑龙江省唯一的鄂温克民族聚居地。历史上的嘎布喀,北起讷谟尔河口,南至百罗日,南北长五十多公里,东西宽二十多公里,面积达一千多平方公里。随着历史的变革,嘎布喀的8个鄂温克族村屯已发生了巨变。现在只有吾都爱勒(占仁),白罗日(百路)和阿米勒爱勒(小后屯)3个村屯尚属鄂温克族聚居的村屯。索勒格、博肯浅、额木肯住3个屯已变为汉族屯。虽然,嘎布喀的8个自然屯归属各异,但该地域的鄂温克族人无论迁居到何处,仍自称是嘎布喀浅鄂温克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索伦鄂温克具有着三百多年文化历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瑟宾"节,有萨满舞、努日格勒舞、彩虹舞、篝火晚会;有传统竞技游戏项目抢枢、赛马、射箭、摔跤、拉棍、抢银碗、围鹿棋、颈力、腕力、数噶拉哈等;有黄花岛、民族风情园、嘎布喀草原、圣女湖、古渡口等传说景点;有节日祭敖包、婚丧嫁娶等民俗风情;有手扒肉、烤全羊、柳蒿芽、炖江鱼等风情野餐。鄂温克族语言具有独特性,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北语支,没有文字,口传承,更多的族人广泛使用汉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索伦鄂温克是曾经活跃于我国清代的一个勇敢的民族。在过去的近四百年间,曾驰骋于祖国的二十几个省区,为祖国的统一,抵御英俄帝国主义的入侵、保卫祖国东北和西北大门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东北和西北的建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