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连环画,就像我爱摄影,爱得很深,几乎占据儿时的江山半壁,只要听说新华书店有新的连环画,就会缠着父母拿钱买,虽然那时的物价从今天的角度思考,少的几分钱,多的两三毛一本连环画,是多么微不足道。</p><p class="ql-block"> 然而,单靠父亲微薄工资要养六七口人的家庭而言,要钱买本连环画真形如刀割,偶尔能买上几册已属不易。可是……后来……辛苦典藏的几册连环画,像长了脚似的,在漫妙的时光里失散,不知谁拿走,或者被遗忘在某个角落,静悄悄的,毫无察觉地像被风儿带走一般,不曾留一点痕迹。</p><p class="ql-block"> 后悔当初的没心没肺,放任自我,随意一丢就成永久的别离。回顾起来,莫不扼腕轻叹。惜惋王叔暉的《西厢記》,电影版的《冰山上的来客》《渔童》等等,仿佛一切跟我只来了一次短暂的聚会,天缘注定在我手上它们都像是匆匆过客,瞬间,给了我好一场失落。</p> <p class="ql-block"> 每当回故以前失落的连环画册,至今还百思不得其解,似乎像个永远的迷。一直扪心自问,究竟遗忘在一个什么样的角落里,反正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把整个幽暗的老屋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床头床尾寻了一个遍也未曾见到它们单薄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郁闷之余,还天真地以为它们或许在某天某个地方等我,给予一个意外的惊喜。那知,这一来二去,数十年的光景,也未曾出现我想象中的遇见。 也许是少了某个约定,以至重逢的机会无凝是一种奢侈和渺茫。于是,连环画成为我回忆中死不甘心的念叨,最深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一套《东周》一套《隋唐》帝王将相,金戈铁马铿铿嘶鸣,群雄逐鹿战火飞烟。一场雄壮豪情的风云故事在它们图文并茂中展现得如此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西园记》《桃花扇》花前月下窃窃私语如此委婉迷人的喜与悲。《黄河飞渡》《红旗渠》《力争上游》的火红年代,那气吞山河的宏图画卷至今感动人心,熣灿夺目。</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我以前所拥有的连环画中,最耿耿于怀还是张鹿山,李铁生,水天宏,张令涛等数十位大师绘制的《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西游记》好容易集攒成套的四大名著连环画,正如我前面所说它们并没在我手里停留多久,是三年还是五载?模模糊糊,流失在不经意的时光中途,随了那一片秋意的尘碎,去了一个不想让我知道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心空里的世界往往也是一个偶然,几十年以后当我再与连环画在时光交错的十字路口不期而遇,一声“你好!”,一次柔情满怀的回眸,令我魂萦梦牵它们多少年,从一个青丝少年在无边无际的怀念里快白了头发。所幸,突如其来重逢与喜悦,确信不再是一次匆匆的擦肩而过。</p><p class="ql-block"> 《山乡巨变》《风云初记》《铁道游击队》和《林海雪原》的回归,仿佛是衣锦归故。心心念念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也恰逢其时地不远千里重回枕旁,还有不曾拥有而初次相会的《铜墙铁壁》《岳飞正传》和九轩《封神》像潮涨的水,激荡在门口,然后,心静安然地停泊在我的桌上。</p><p class="ql-block"> 重温和阅读,是在唤醒着那曾经失落的画卷,更是在唤醒我心有大海,装有星辰的儿时记忆。</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文字原創:杜世全</p><p class="ql-block">書影拍攝:杜世全</p><p class="ql-block">書 法:杜世全</p><p class="ql-block">編 輯:杜世全</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