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肩膀——父亲节写给我的老父亲

向日葵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肩膀为何一面高一面低?”这个问题曾困惑了我好多年,直到一次与母亲闲聊时母亲不经意间的一句“你的这份工作是你爸用肩膀头扛出来的啊!”让我顿悟:原来父亲的肩膀被生活的重担压低了一面!</p> <p class="ql-block">  当我向母亲求证时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并非正确。母亲告诉我:你爸爸是一个过日子要强的人,十七八岁离开老家来到黑龙江,由于不识字在亲属的安排下来到乡办企业小工厂做力工。为了改善家中的生活状态每天下班回家顺便用肩膀从山上扛回一根大杆儿(枯死树木的树干)做烧柴。长年累月下来,肩膀就一面高一面低了。</p> <p class="ql-block">  “对啊,低的这一面被所扛重物压低了!”</p> <p class="ql-block">  “不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  “那我爸又不是左撇子,怎么会左边肩膀低呢?”</p> <p class="ql-block">  “傻姑娘,你的话语已暴露出你虽然出身农民家庭,却从未干过农活啊!你爸之所以左肩低,正是由于右肩上扛着重物,才要将力量集中在右肩上托起重物啊,为使重物不滑落,右肩万万不敢低啊……”</p> <p class="ql-block">  听了母亲的话,我沉默了……是啊,我虽然是农民的女儿,但是却因为遇到了一位好父亲而未曾经历过农民子女从小跟着父母泥里来水里去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想当年父亲也曾帅气英俊才得到了美丽贤淑的母亲的芳心。近五十年的相濡以沫证实了母亲的选择没有错,父亲用他结实的肩膀扛起了对老人的赡养义务、扛起了对妻子的真心爱恋、更扛起了他对一双子女的无私奉献!</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老家在辽宁、母亲的老家在山东,父母七十年代白手起家于黑龙江。双方老人均不在身边,生活中硬是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将生活过得蒸蒸日上!据说自父母结婚那年起,每年以元旦为交界,过了元旦就给省外的双方父母寄钱以表孝心。因为父母均不识字,于是到邮局汇钱给双方老人这件事在我读小学三年级时就正式由我代办了。多年下来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二零零零年我结婚之后,父母迁到吉林长春随弟弟一家生活。二零一四年,奶奶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子女的照顾。当时弟弟家二胎即将出生,一面是需要照顾的老母亲一面是临产坐月子的儿媳和即将见面的小孙女,权衡之下,父亲做出了两全其美的决定:父亲每隔28天回辽宁锦州老家与其他叔叔们换班伺候奶奶一周,母亲留在吉林长春照顾弟媳坐月子、帮忙带小孙女。每次父亲回老家之前,母亲都会亲自替父亲准备带给奶奶的衣物或者食物。直到去年腊月十六九十四岁的奶奶因病去世,那一年父亲七十一岁。</p> <p class="ql-block">  母亲还有一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这辈子跟着你爸过日子,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没有吃苦受累,无非就是他走到哪儿我就跟着做饭到哪儿。”农村生活,大富大贵自是不必想的,吃苦受累那是必然的!母亲没有吃苦受累一定是有人替她吃了替她受了,这个人就是我的父亲!记忆中,父亲是个好脾气。好脾气的父亲突然有一天因为某人某事对我说:“谁要是敢对你妈不尊重,我就跟谁拼命!”看似冲动的话语中满满的都是让人羡慕的爱啊!</p> <p class="ql-block">  在今天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叫我岂能不想念远在辽宁西柳镇的老父亲?思绪禁不住回到了一九九四年八月末九月初,当时初中毕业的我报考了牡丹江师范学校。由于中考前夕家里遇到了突发事件,受其影响我没考上公费落到了委托,当年需要比公费生多交7500元委托费、1200元助学金,再加上学费总计入学报到缴费10850元(1997年我毕业工作每月工资341.9元)。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幕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当时父亲去山上采趟子蘑,回家看到了通知书激动得饭都没吃挎着小框背着袋子又去了第二次。邻居私底下都劝父亲不让我去上学,理由是一个女孩儿毕业就好嫁人了,供我读书也是给别人家供的,不值得在我身上浪费那么多钱!父亲并不重男轻女,如期送我去学校报了到。报到缴费的时候看着父亲面带笑容数那10850元,我流着眼泪对父亲说:“爸,咱不交了!我回家再复读一年。”父亲坚定地说:“交!政策一年一变,明年怎样还不知道呢!今年你要是考不上委托,爸再拿这些钱也换不来这张录取通知书啊!”(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当年的决定多么英明,我下一届的师范学校毕业生就不统一分配工作了。)在父亲的坚持下,缴费后我留在了师范学校。在宿舍里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当时,一个宿舍的姐妹说我不够坚强,她们哪里知道那断了线的珍珠一样的泪水就仿佛父亲为了挣钱供我读书穿梭于深山老林里所流的汗水一样啊!父亲唯一的喜好是喝酒,能喝且不误事儿。在我读师范学校的三年里,父亲愣是做到了三年滴酒未沾!将他的劳动所得毫无保留地用在了自己的一双儿女身上,用行动诠释了对儿女无私的爱!</p> <p class="ql-block">  身教胜于言传,弟弟一家对父母格外孝顺。二十三年来,父母随弟弟一家生活从未让我操心。知道父亲喜欢喝酒,弟弟专门给父亲备了若干酒坛子装满纯粮小烧,空了陪父亲小酌话家常。身在远方的我婚后学着父母当年的样子每年给父母一个月的工资略表心意。</p> <p class="ql-block">  父亲现年七十二岁,身体健康!多半生以来,他用自己的肩膀扛起恰到好处的爱,回馈了双方父母的养育之恩、滋养了妻子的忠贞不渝、抚育了子女的健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