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芬芳, 学界楷模

闫文国

<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献给即将退休的韩林森老师。韩老师是平罗大地上少有的取得多方面成就的老师。让人尊敬、羡慕、敬仰。</p> <p class="ql-block">  初次听到韩林森的大名,还是20多年前,那时他在平罗回民中学当教导主任,30多岁,已经是高级教师了。结识韩老师至今也有20多年了,他是平罗中学唯一在岗的特级教师,我当时心存敬佩,心想如此年龄就达到了一个教师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船到码头车到站”,剩下的时光就不需要继续拼命了吧?可我眼中的他还是一如既往。</p><p class="ql-block"> 直到十年前,他任平罗中学教科室主任,我当教研组长,工作上接触多了,才对韩老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这几年出版了几本书,2013年他又顺利的成为全区首批正高级教师,我才意识到他的与众不同。当然要完全读懂他,还需要时日,因为他的确是一部大书,也值得一读。</p> <p class="ql-block">  恩格斯曾经说,一个人一生只要在一方面有突出成就,就已经很幸福了。韩老师却在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懂历史,书教得好,是一名专家型教师,而且还能写出有思想深度、有文学性的各类文章,这样的人在中小学教师队伍里实在不多。大学历史专业科班毕业的人不少,但能成为历史教学专家的不多,有些专家会写文章,但不一定懂历史。实际上一个会写文章的人如果不懂历史,其文章往往缺乏厚重感,会写文章却不懂教育教学的专家,令人感到虚浮。也许是机缘的巧合,这三者结合在一个人身上,自然让不少人羡慕又嫉妒。造物主把一个懂历史、会教书的人,又能够写出优美文字的人呈现给平罗中学,这是学校的荣幸。现实中像林森老师这样的大才的确很少。</p> <p class="ql-block"> 一、学者风范</p><p class="ql-block"> 1985年,韩林森毕业于宁夏大学历史系。当年就去黄桥中学教历史,后来在回民中学当教导主任,再后来调入平罗中学。大学的学习与积淀,又在工作中勤勉地学习,再努力,使他成为一个历史知识丰富的人。</p><p class="ql-block"> 历史这东西,常常是人们酒桌上、茶余饭后的谈资。韩老师对中国历史如数家珍,谈起历代历朝演变已不算什么,历史有正史和野史之分,老师教正史,对相关的野史也十分熟悉。他认为野史往往可以佐证和补充正史的不足。但这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还要十分悉心考证真伪。韩老师十分熟悉地方史,熟悉宁夏历史,平罗历史,平中历史,乃至平罗县各乡镇的历史,多次参与平罗地方志编写和审定,甚至以一人之力完成了《平罗县城关镇志》《灵沙乡志》的编纂,著成《灵沙乡史话》。他的确是平罗地方史志方面的专家。他每每和你谈起乡土历史,如数家珍,诸如清代翰林、清官俞德渊,惠农渠、唐徕渠、平罗城的来历;辛亥革命中的宁夏;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在宁夏、在平罗的活动,中共地下党杨一木在黄渠桥;平罗中学的创始人高尚信,黄渠桥中学老校长刘堂琛等等,他是目前唯一全面掌握平罗中学70多年历史的人,每一级新生进入平中,第一课都是请韩老师来讲学校历史,讲平罗中学的传统。这些年开展党史教育,很多单位慕名请韩老师去讲党史。</p><p class="ql-block"> 韩老师不但有广博的历史知识,而且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因而对历史往往有独到的见解,简直可以说独树一帜,只要大家愿意听,请他讲,或者向他请教,他必定倾其所知,给你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在尽一个学者传播学问的职责了。</p> <p class="ql-block">  二、名师风采</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的韩林森,用自己的知识浇灌孩子心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总结历史知识,勾画历史知识图谱,揭示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引导学生追随历史的脚步,领略文明的灿烂。他讲历史,必定拓展,每每讲到一个历史人物,一定给学生讲述人物的生平,生动形象,富有故事性,简直就是讲故事的高手。教研组会上,大家都愿意听他分析历史的来龙去脉,他经常强调:一个历史教师一定要多读书,多研究,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杯水。</p><p class="ql-block"> 他讲毛泽东,说:我两次到韶山,到毛泽东的老家老屋去参观,每一次我的心灵都感到震撼!他讲毛泽东是如何从一个农家子弟成为一个革命家的,讲教授的女儿杨开慧嫁给农家子弟出身的革命者毛泽东,演绎了一段千古绝唱的爱情,听得学生如痴如醉。讲马克思,必定从少年时代讲起,讲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讲马克思的勤奋和贫困。他对学生说:一个人一辈子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没有不成功的。这样的历史课不光学生爱听,连我也爱听,据说家长也爱听。</p> <p class="ql-block">  教历史毕竟是教学,韩老师擅长讲历史只是一方面。他也善于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历史规律。多年来,他以精湛的教学艺术赢得了学校和学生及家长的好评,可谓呕心沥血,一片丹心,桃李芬芳。</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这些是一个中学历史教师的成就,其实也不算什么,因为有无数的历史老师做到了这一点。林森老师的不同在于,把教育教学的经验、体会加以总结提炼,升华为教育理论,并且以这些理论去指导教学,指导其他教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比如,他强调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一定要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对你教的学科产生了兴趣,有了学习的愿望,你才能顺利教下去,教出成绩。他主张,一个教师必须坚持不懈的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师就是靠一张嘴吃饭的行当,教得好的教师,一定善于运用教学语言的人。</p><p class="ql-block"> 还有,他说你光教得好还不够,你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你要思考教育问题,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你课上得好还不够,你要给你的做法一个理论支点,能说清你为什么这样教?否则你永远只是一个基于经验吃饭的教书匠。</p> <p class="ql-block">  他提倡做专家型的教师,其实他自己就已经是专家了,他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有自己的理论著作,评上正高级教师后,他整理自己几十年来写的教育笔记,出版了《桃李芳芳话杏坛》一书,他说这是给自己从教30年一个交代,这本书以大量案例阐述教育思想,区教研室主任岳伟鹏说:这是给教师著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是一线教师写作的独特方式。</p><p class="ql-block"> 2014年,石嘴山市教育局在平罗中学设立“韩林森历史名师工作室”。不久,在宁夏教育云平台上开设了网咯、络名师工作室,不久就招来众多的粉丝。他热情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无数次为教师培训班开讲座,传播教育思想,传授教育经验,很多年轻教师因此走向成熟,成为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而且很多时候,他都是跨越学科界限指导教育教学,他对于语文课、政治课、地理课都有非常好的见解,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他不辞辛劳,多次为兄弟学校培训青年教师,让自己的理论化作每个老师的行动,影响教坛,这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个教育家的情怀了。</p> <p class="ql-block">  三、诗人气质</p><p class="ql-block"> 做一个文字功底扎实的教师,他为学校写了大量的应时之文,这些文章包括学校工作报告,学校发展规划,领导讲话、办学经验总结,以及在报刊上登载的长篇通讯。他也写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写了不少散文,以抒发他对生活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韩老师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还能写出不俗的赋文。稍有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赋不好写,讲究句式整齐,句子相对,押韵和谐,典故运用,也讲究现实与历史交汇,突显朴素和华丽的平衡。所以写好不容易,可韩老师却得心应手,以一篇篇美文让人惊艳。平中新校区建成,校门口要刻石纪念,一块书形汉白玉摆在那里,只等学校拟出文字,校长立马想到了韩老师。韩老师一个上午完成,校长看了未改一字,下令照此刻碑。平中建校七十周年,他写了《平中赋》,在网上广为传播,一篇赞誉。后来还创作过《百年中共赋》,《黄河楼赋》等,文辞华丽,流畅自然,主题突出,富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  林森老师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以古体律诗为多,也写了不少现代诗。诗歌才是文学的正统。朱光潜先生说,一个人有良好的文化功底、很高的文化素养才能够读懂诗歌。诗歌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空泛联接着确切”。“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诗歌的这些特点,决定着诗歌创作的艰难,尤其是旧体诗局限更大,创作更难。能写诗歌的人一般来说都有很深的文字功底和很高的文化素养,不然就不能表达主题。而林森的诗歌,实在写得非常优美,闪耀着理想的光芒,散发着泥土的芬芳,爱与恨交织着,情与真相伴着,思考着人生与梦想的主题,探索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他的诗流畅自然,节奏明快,富有想象力。他洞悉生活,能够捕捉生活中间的闪光点和人们的生活细节。熟悉底层人民的生活,并表达自己深深的怜悯。2018年他出版了诗集《兰岳清风》,收录诗歌800余首,2021年又出版诗集《秋苇晨光》,收录现代诗200多首,这也只占他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这样的人,称之为作家也不为过。事实上他早就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了。</p> <p class="ql-block">  四、知识分子情怀</p><p class="ql-block"> 林森老师博览群书,知识面广,视野开阔。当别赞叹他的成就时,他谦虚的说,我作为一个教师,不过是多走了一步。林森老师具有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他勤恳教书,努力向上,不断学习提升。担任教科室主任十年,不辞辛劳。上完自己的课,还要去听青年老师的课,听完课还要评课,不辞辛苦。我每次去找他,他都是守着电脑做文字工作,不是写文章,就是编辑稿件,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地为别人修改稿件。写文章的人都知道,宁可写也不去改,改文章费时费力,往往还不落好。修改文章,正如给襁褓里的孩子洗澡,给新房子装修。我们的《平中报》在他的主编下,一期比一期成熟,一期比一期精美,看的人多了,影响渐渐广泛。文字工作要求精益求精,个中甘苦唯有自知,许多人说,文章一经韩老师修改,马上就觉得顺畅了,有思想了。</p><p class="ql-block"> 林森老师真诚提携他人,实在是一种宽阔的胸怀。2008年到2010年,他鼓励我编语文校本教材,并仔细审阅,和我交换意见,帮助联系印刷事宜。经过这次编写工作,我对语文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业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他也提携众多的青年教师,指导他们开展课题研究,鼓励老师写文章,并精心修改后在校刊上发表。为青年教师评课,常常令人心服口服,既能指出不足,又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引导他们逐渐走向成熟和成功。</p> <p class="ql-block"> 那年全校优质课评比结束后,他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作总结,对十几位文科参赛教师的课一一点评。事后,卢尚义老师说,我们什么时候能像韩老师那样评课,才算是会评课。他的评课水平确实高,难怪他参加全市教导主任评课比赛,上去一评,就获得了第一名。&nbsp;&nbsp;</p><p class="ql-block"> 真诚、严谨、有韧性,活得真实,这在当下不啻是一种难得的品格。现在社会上许多人都带着面罩,很难相知相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让你觉得交往很累。而韩林森老师活得很真实,敢讲真话,不为五斗米折腰。工作严谨,一丝不苟,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教书做文从不粗糙。他说:“想要超凡的结果,就得有超常的耐心。那些能让你变好的选择,比如跑步、健身、读书,过程都不会太舒服,但一步步往前走,你就会离目标更近。修得平常心,才能成就非凡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p> <p class="ql-block"> 清高是知识分子的特点,韩老师自然也有。他向来非常的敬重那些学问超群的人,而对于平庸的人却很难沟通。但是清高需要资本,林森老师有这样的资本。他能在35岁评上高级教师,38岁评上特级教师,50岁成为全区首批正高级教师,桃李满园,著作等身,经常应邀出去讲学、当评委,讲话中肯而不偏颇,箴言金句频出,这样的人自然有他的孤独,因为生活中理解,懂他的人不多,羡慕嫉妒的也有,背后的不服气和批评也不少,而这正说明他的不凡。</p><p class="ql-block"> 说了这么多,好像也没有把韩老师说透。他就是教育界的一棵大树,这棵树挂满了鲜果,他追求知识,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他辛勤执教,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对朋友,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执着于写作,是“吟安一个字,捻段数茎须”;他对年轻人充满期望:“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快退休的人了,好像对讲台很眷恋,那天开组织生活会,他深情的说:“我的快乐在于工作,到哪一天离开讲台,我的快乐也就结束了,想想都感到恐惧,因为真正恒久的快乐存在于工作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