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扁担

听泉 【人在旅途,共享生活百态】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扁担是用毛竹做的。扁担的中间用结实的硬杂木做了加强筋,两头做了防滑的小耳朵,用起来既结实又有韧性。几十年来,父亲一直用这支扁担挑东西。它不仅成为父亲得心应手的劳动工具,也成为父亲担负起家庭生活重担的一种象征。</p><p class="ql-block"> 父亲身高一米七左右,不是那种身强力壮的人。虽然在生产队里当会计,也没见他享受过什么特殊待遇,常常是白天干活,晚上弄帐。因为家里空间小,又住在西舍上,他的办公桌便放在了庄子上的宗裕家。他患有支气管炎,每年开春或冬季的夜晚,经常咳嗽不止,隔着一条小河,我们都能听到那熟悉的咳嗽声。</p><p class="ql-block"> 记得一个星期天的上午,邻居秀珍大妈跑过来对我妈说:“秀保大妈,他们几个红冲子拉着大鹏比挑把呢,鹏大爷身体单,别弄伤了!”妈妈扔下手中的活,撒腿向队场上奔,我也尾随着奔过去。</p><p class="ql-block"> 只见通队场的大道上,十几个壮汉一字儿排开,他们挑着沉重的稻把一个一个哼哧哼哧地从面前走过。不一会儿,父亲的担子过来了,两头各有五六个稻把,那支扁担“嘎吱,嘎吱!”地响,看上去十分吃力。父亲的脸胀得通红,脚下好像在打飘。妈妈三步并着两步地冲过去,强行把父亲的担子拉下来。父亲犟着要走,无奈妈妈吊着绳兜就是不松手。挑衅的人不敢再说话了,妈妈像个母狮子一样,已经急红了眼,谁也不敢惹她。父亲是个要面子的人,直到朱队长闻讯赶过来了,开口骂了几句挑事的人,三劝两拉才把父亲打发走了。这场风波也就此平息。</p><p class="ql-block"> 晚上,父亲洗完澡换衣服的时候,我看到他右肩头有个鸭蛋大的瘤子,表皮红肿,有的地方已经磨破了。妈妈心疼地说:“这是扁担瘤,永远也消不掉了。”父亲若无其事地笑笑,我听了心里隐隐着痛。</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扁担曾经作了回武器。那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村里头割麦子,田里的野兔无处藏身了,到处乱窜。有一只兔子被人们赶到了水渠里,父亲操着扁担正好路过。他一扁担扫过去,兔子就毙命了。父亲把战利品栓在了扁担头上,满心欢喜地带回了家。晚上,妈妈炖了一锅野兔肉,那个香啊!弥漫在满屋三间。这是我们家难以忘怀的一顿大餐。</p><p class="ql-block"> 上大学的时候,父亲送我到建湖县城的长途汽车站。从老家到建湖必须先要坐轮船。那几天刚下过大雨,乡下的路特别的泥泞。父亲用他的扁担,一头挑着大木箱,一头挑着棉被和行李,晃晃悠悠地走着。我们都打着赤脚,泥水把裤管都糊住了,十几里的路不知是怎么走过来的。我走出了一身的汗,父亲的额头上也满是汗珠。到了码头,感觉他还表现得很轻松的样子。他真的不累吗?我想:一定是送儿子上大学,他的腿上才有使不完的劲。</p><p class="ql-block">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市里一家新闻单位工作。父亲照例用他的扁担挑着那只大木箱和行李送我报到。单位的同事至今还记得:一根扁担挑来个大学生。那只扁担已经变成黄褐色了,油光发亮,但看上去依然很结实,在父亲手里也显得十分的利索。</p><p class="ql-block"> 又几年过去了,父母的几个儿女都离开了老家并相继成家立业,父亲在老家用那支扁担挑水挑粮买肥,生活的负担越来越轻了,而父亲的扁担总放在他身边最顺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妈妈悄悄地告诉我:你老子不敢再用那支扁担了!怎么回事?我得问个究竟。原来是父母亲接我儿子回老家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他们从盐城坐轮船到刘家舍,父亲照例用扁担挑着宝宝坐的窝子,扁担的另一头是配重。就在过一座小木桥的时候,突然一阵大风刮来,窝子随风飘荡,兜窝子的扣子突然滑脱了。窝子连同小孙子从小桥上掉了下去。父母亲连滚带爬地冲到桥底下。万幸的是窝子还在岸边上,小孙子还在睡觉呢!这件事可把父亲吓坏了,一回家就把老扁担撂南房里去了,从此再也没看到他用这支扁担挑东西。</p><p class="ql-block"> 我常常想起父亲,想起他的那支老扁担,想起那只跟了我十几年的木箱子。父亲已离我们远去了,在他晚年的时候,我因工作忙,和他聚少离多。即使碰在一起,说话也不多。就像那支老扁担,跟了我们几十年,我们最后不经意间,冷落了它。这是一种莫大的遗憾。父亲的扁担结实而有韧性,这正是他一贯的性格。他是一个敢挑重担的人,一个对儿女们责任感很强的父亲。这一切有扁担作证。</p><p class="ql-block"> 写到此,我仿佛接过了父亲的扁担,那是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是一份扛在了肩头的责任。我想:男人都应当如此,做父亲的都应当如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