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区第四实验小学】从“心”出发,踏上最美家访——邀请市妇联“爱心伞”心理老师共同家访活动

Jocehannn

<p>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教育,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关心儿童的成长。6月16日,定陶区第四实验小学携手菏泽市妇联“爱心伞”组织的成员开展活动,让安全教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落实到每一个孩子,通过家访广泛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深入推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搭建起家校之间畅通联系的桥梁。</p><p> 为了扎实做好本次家访工作,我校有幸邀请到菏泽市妇联“爱心伞”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段秋梅老师,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家访活动。</p><p> </p> 制定计划 <p>  家访前,各班组成正副班主任家访团队,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电话预约家访时间、科学设计家访路线、精心准备家访内容,拟定了访谈内容和待解决的问题,做到有目标、有重点地进行家访,切实增强家访效果。</p> <p>  来到学生家中,班主任首先切实了解家长的教育需求,详细了解学生的居家生活情况。</p><p> 通过主动关心学生情绪与需求,根据家庭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指导,给出了努力方向的建议和信心上的鼓励。时刻将学生的健康安全、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拓宽家校教育工作的思路,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让孩子们都得到真正的关注、关爱。</p> 儿童防溺水及心理健康辅导 <p>  家访过程中,段老师和班主任与家长们真诚沟通,重点向家长宣传对孩子监管的重要性,并要求家长和孩子们做到“四知”“六不准”的防溺水注意事项。她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水彩笔、收纳袋等礼物。进行了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知识的宣讲,让家长了解到关注儿童心理的重要性,在之后对孩子的教育以及关心的时候会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可以做到提前干预。</p> 游戏治疗—玩偶游戏 <p>  段老师给孩子们带来玩偶游戏治疗法,对儿童释放情绪以及调整情绪有很大的作用。</p><p> 游戏治疗主要适用于儿童的攻击行为、焦虑、抑郁、情绪问题、注意力难以集中、违纪行为、社会适应障碍、思维障碍、应激综合症等。孩子通过一次次游戏治疗,激发出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动力,潜移默化地克服坏习惯。</p><p> 玩偶游戏活动流程:每一个孩子挑选自己最喜欢的那一个玩偶为玩偶进行命名,用玩偶来进行自我介绍(说出玩偶喜欢的讨厌的亦或是想表达的任何想法)从而进行自我反思。这次的活动一共有5名年龄在6-7岁的孩子参与。</p> <p>  活动开始后,段老师让参与活动的每位成员选择一个能代表自己形象的人偶,并用人偶进行自我介绍。</p><p> </p> <p>  可爱的人偶配合孩子们精彩的故事,让孩子在欢声笑语中认识了自我、也读懂了他人。</p> <p>  随后,在段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还与人偶进行了“心灵对话”,帮助孩子进行内省,增加了成员的自主感和自我力量。</p> <p>  孩子们表现得都很不错,通过玩偶这个媒介表达了内心的想法,让老师更好地对孩子进行了了解。帮助孩子学会释放情绪,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完善以及自我成长。</p> <p>  通过此次家访活动,不仅更深入地了解儿童的需求,还与儿童建立了更融洽的师生关系,拉近了老师和儿童家庭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让家长们充分认识到防溺水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督促家长切实肩负起对孩子的安全监护责任和监管意识。</p><p> 下一步,我校将继续通过家访、电话、家长微信群等渠道做好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及心理指导有关工作,携手家长构筑安全坚实防线,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p> <p>(图文 /贾小晗)</p><p><br></p>

家访

孩子

玩偶

家长

心理健康

溺水

儿童

人偶

老师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