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走进萧红故居

千里马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端午节到了,端午节也是萧红的生日,今天我来到了萧红故居,在此时刻,拜谒她的出生之地,回顾她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感觉很有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萧红,原名张廼莹,1911年端午节那天,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发表长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萧红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左翼女作家,与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一起,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还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被誉为“文学洛神”的萧红,她短暂的一生历经坎坷,颠沛流离,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特色的女作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她一生拒绝平庸,敢爱敢恨,这不仅体现在她对封建社会的抗争和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更体现在她的文学创作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她用自己别致而独特的风格,将北方乡村荒凉旷野下人们的生存状态、风俗文化,逼真地带入文坛,使文坛焕发了生机并充满新奇。在仅仅不到十年的文学创作中,留下了一百多万字文学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萧红的小说大多用超常规的文体和语言,亲切质朴,诗化自然。她的创作多有自叙传的色彩,她通常不按照常人的思维循规蹈矩地写作,而是以一种极自然的习俗和陌生语言,去描写她所熟悉的一切。</span></p> <p class="ql-block">萧红塑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萧红故居,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即之前的呼兰县。故居始建于1908年。占地面积7125平方米。故居为清末传统八旗式宅院,青砖青瓦,土木结构,是典型的带有满族风格的北方民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故居分东西两个院落,东院为萧红自己家使用,大门南开,西院是租给房户用的。两院共有房舍30间,东院8间,西院22间。东院正房后面有一近2000平方米的菜园,即萧红在小说里所说的后花园。</span></p> <p class="ql-block">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  此五间正房,是唯一保存完整的旧居,萧红就在此房内出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萧红故居我已来过多次,每次都是和朋友一起来的,距离最后一次来这里也有十年了,每次前来参观都有新的感悟,今天独自来到这里,此情此景,追忆过往,不仅感慨良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萧红故居是在1986年6月11日端午节,萧红75岁诞辰之际,修复对外开放的,至今已接待了20多个国家200多万中外游客,仅中外名人就引来了4800多名。名人留给故居赞美与怀念萧红的诗词、书画等墨宝600多幅;国内外的参观社团己接待3000多个。 </span></p> <p class="ql-block">正房</p> <p class="ql-block">灶台</p> <p class="ql-block">萧红出生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会客桌</p> <p class="ql-block">卧室</p> <p class="ql-block">火炕</p> <p class="ql-block">梳妆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个五间正房,东面两间是萧红出生和她父母居住的屋舍,在屋舍内摆设着萧红曾用过的小饭桌、梳妆台、躺箱、茶桌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间堂屋摆放着萧红故居原始面貌的模型。在西屋两间墙上挂着萧军、端木蕻良、柳亚子、舒群等中外名人的题词及来故居参观的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南门前面有一座白色萧红全身塑像。在正房后就是一个近2000平方米,在《呼兰河传》中被萧红称为“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后花园”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萧红和伯父塑像</p> <p class="ql-block">后院</p> <p class="ql-block">葡萄架</p> <p class="ql-block">小菜园</p> <p class="ql-block">西院草房</p> <p class="ql-block">樱桃树</p> <p class="ql-block">杏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详细描述了她少女时代在故居中的一些生活情景,以故居为中心,把孤独的童年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用女性细腻的笔墨,独特的视角,如散文诗般叙述开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灵魂的启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面一组图片是东院租客的房屋,是后期翻建的,复原了老屋的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水井</p> <p class="ql-block">摇篮</p> <p class="ql-block">卧房</p> <p class="ql-block">炕桌和火盆</p> <p class="ql-block">灶房</p> <p class="ql-block">农具</p> <p class="ql-block">马厩</p> <p class="ql-block">鸡窝</p> <p class="ql-block">偏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萧红生于乱世,历经逃婚、饥饿和战争等苦难,为了生存,从19岁离开呼兰,开始辗转各地,但却没有停止写作,从哈尔滨开始,去青岛,去上海,去重庆,东渡日本,最后到了香港,在香港完成了她史诗般作品《呼兰河传》,从而奠定了她的文学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幸的是,1942年1月,在香港她得了严重的肺病,由于庸医耽误治疗,香消玉殒,不治离世,年仅31岁,真是英年早逝,令人唏嘘不已。</span></p> <p class="ql-block">萧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萧红,作为中国近现代著名女作家和文学才女,她的过早离世,真是中国文坛重大的损失,她还有更多的文学梦想没有实现,正如她自己临终所说:“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很多研究萧红的文学机构和专家学者,研究她的论述论文更是数不胜数,还有多部电影把她搬上了银幕,哈尔滨还建有萧红小学,萧红中学……,人们没有忘记她,反而以更多的形式怀念她,纪念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才女萧红,永远活在人们心中!</span></p> <p class="ql-block">萧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萧红故居,见证了萧红的成长过程,铺就了萧红的文学之路,也编制了萧红的文学之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萧红故居,作为人文历史遗存和国家红色教育基地,一定会让萧红名垂青史,千古流芳。</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18日于呼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