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印记,如影相随

萍水相逢

<p class="ql-block">  打开手机看着微信朋友圈及美篇中大多是关于为父亲祈福感恩或怀念的文章,才知道今天是父亲节。</p><p class="ql-block"> 父亲,这个伟大的名字,对我而言,是一种亲切而又遥远的记忆,因为在我八岁时,父亲就英年早逝。然而父爱又如同一束光,一盏灯,一直照亮着我前行的路。今天是父亲节,我也想写一点关于对父亲记忆的文字,以此来缅怀远在天堂里的亲人。</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  父亲出生于1921年10月23日,病逝于1969年农历六月初四,享年只有47岁。父亲离开人世虽然半个多世纪了,那时候我虽然年幼,但父亲的音容笑貌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今天是父亲节,重温二哥几年前写的《记忆中的父亲》,跨越50多年的时空,脑海里对父亲依稀模糊的印记再次清晰起来,仿佛我的父亲从未走远——</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母亲)</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是一名国家干部,生前在县民政局工作。1969年疾风暴雨式的文革到了后期,各种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县民政局要开展拥军优属工作,但当时没有正式的制作军烈属光荣牌的单位,为了不耽搁工作开展,父亲就自己动手油漆军烈属牌,那时办公条件简陋,办公住宿就一孔窑洞,进门是一张办公桌,窑掌是一盘大炕,父亲<span style="font-size:18px;">把油漆刷过的牌子直接堆放在他的办公室睡觉的炕上,使的</span>有毒的油漆气体(现在才知道是甲醛)侵入他的肌体,导致父亲得了白血病,这种病在现在的医疗条件下也是难以治愈的,病情迅速恶化蔓延,单位送他到神木县医院、榆林人民医院、西安医学院附属二院治疗,最终还是没有挽救下父亲的生命,于1969年农历六月初四去世,享年47岁(虚龄49岁)。</p><p class="ql-block"> 父亲去世时我八岁,二哥十五岁,<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小的妹子出生不到四个月,年龄稍大的大哥参军在遥远西藏</span>。奶奶七十四岁,妈妈才三十七岁。我们全家老的老,小的小,父亲的去世无疑对我们家是一场灾难性的打击!为我们家遮风挡雨的天坍塌了!三十七岁的母亲挑起家庭生活的大樑,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赡养老人,养育子女,以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最终把奶奶养老送终,把子女养育成人,完成了父亲未完成的事情,实现了父亲的美好心愿。母亲用四十多年的守寡单身直到终老,诠释了对父亲的忠贞不渝和深情厚意,演绎了现实版的父母爱情。</p><p class="ql-block"> 在我幼小的记忆力里,父亲是一位身材高大魁梧,面容和蔼慈祥,性格沉稳内敛的男人。他对工作十分的敬业,对家人十分的关爱。在奶奶面前,他是孝顺的儿子;在母亲面前,他是体贴的丈夫;在子女面前,他又是一位严慈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奶奶和父亲、大哥)</p> <p class="ql-block">  听奶奶说,父亲出生时家里穷的一贫如洗,父亲的父亲即我的爷爷是个抽大烟不理家事的男人,整天好吃懒做还想方设法偷家里可变卖的东西来换取大烟。所以家里的生活只能靠奶奶一个人给人家做长工,打短工来维持。奶奶先后生过九个孩子,不是冻死就是饿死,幸存下来的只有父亲和姑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从小就是一个懂事、孝顺、听话的孩子,看着爷爷给家里帮不上什么忙,他就像一个小大人一样照料着妹妹,还给奶奶做饭,干家务活,把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铜钱攒下来埋在地下藏起来,生怕爷爷偷走。有一年奶奶生孩子难产,在炕上痛苦的折腾了一天一夜,爷爷自顾自的躺在炕头抽着大烟,不管奶奶的死活,还骂骂咧咧在凶喊着。当时家里穷得连点灯的煤油和坐月子喝的米汤都没有,只有七岁的父亲把自己平时攒下来的铜钱换成小米和煤油才让奶奶度过了坐月子的难关。</p> <p class="ql-block">(奶奶和二哥、三哥)</p> <p class="ql-block">  因为家境贫寒,父亲只上过三年冬书,但是他十分用功,每晚坐在油灯下刻苦学习打算盘和写字,因为买不起纸张,父亲只能用沙盘练字。功夫不负苦心人,正是父亲这种勤奋与努力,使他参加工作后,业务能力很强,由基层供销社迅速调入县民政局 ,以至他后来成为全县很精英的会计,但凡商业系统出现呆账死帐,业内人士首先想到的就是必须请父亲给平账。这些都是我后来在神木上高中期间,遇到父亲的同行告诉我的。在书法上 ,父亲的毛笔字也颇有功底,小时候不知道何为好字,长大后看到父亲曾在照片背面标注的时间说明,和家里个别书和账单上留下的笔迹才发现父亲的字是如此的不一般。</p><p class="ql-block"> 父亲勤学好书,很重视子女的学习教育,也很爱收藏书。从我记忆起,我家三孔窑洞,其中东窑的后掌炕上垒着一个个的简易木头箱子,里面装的全是书。有的被封起来,有的敞开着;在住人的当中窑里,随手能翻到的也都是书,从二哥的文章中才知道,这些书有好些是父亲小时候去他外婆家胡窖子墕村玩,那里有一家老辈人是书香之家,家中有很多藏书,后辈人不读书,家中的旧书到处乱丢,拿旧书当烧炉子引火当柴用,父亲见了,与人家交涉将人家的藏书用什么交换了来,然后自已用浆糊裱糊了书的破烂处,用纸和布裱在一起做成书封面,用针线重新装订起来,贴上标签自己写了书名。我见我们家好些旧书都是用兰老布做的封面,就是父亲当年整理装订的。我们家的书多在周围几村是有名的,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破四旧,父亲自己主动烧了其中的一些旧书,以免红卫兵来查抄,这些书中的一部分就被烧掉了。毫不夸张地说,那时我们家的藏书比学校图书馆的书还要多。这无疑是给我们兄妹几人后来的成长发展铺垫了良好的根基。从我记忆起,二哥从小就是个书迷,常一个人躲在放书的那孔东窑,扒上笨实木头撑起来的放满杂物的架子上,头靠在破旧麻纸的烂窗户下,倚着一缕阳光入迷的看书,有时大人叫唤全然不顾。由于二哥从小勤奋读书,一路学习成绩优秀,70年代初期成为从农村走向大城市的凤毛麟角的大学生。我受他的影响,从小也对图书入迷,后来随着年龄和识字量的增长,也养成了喜欢读书的习惯,一直到现在亦爱看书。现在回过头来看,教育经过多少年来的改革探索,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方向不正还是要强调阅读吗?当年如果不是父亲的先见之明为我们收藏储备的那些大量的书籍,如果知识改变命运是真理,我们的命运又何其能得到改变?记得六七十年代贫穷落后的农村,和我同龄的人上小学初中能见到的书也就是自己的课本了,而我因为有父亲给我们遗留了一大堆书籍,使我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小至小人书、连环画;大至名家名作,如巴金的《家》、《春》、《秋》,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以及通俗读物《林海雪原》、《青春之歌》《海岛女名民兵》。。。父亲虽然英年早逝,但这些书如同父爱一般,如同一盏心灯,一米阳光,陪伴了我的成长,滋养了我灵魂,引导了我前行的方向,给予我战胜困难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大哥参军时,父亲、母亲、外婆和我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父亲是一个沉稳内敛,性格修养很好的人。文革动乱时期,我和母亲跟随父亲在住在城里,那时父亲所在的县民政局是一个管理全县民间琐事的综合部门,工作千头万绪。从民间事务纠纷调解、贫困人员救助,到离婚、复退军人安置,老红军、退休人员管理,简直无所不包。每天父亲一进办公室就会被许多人和事的缠住,那时正是文革时期,社会乱七八糟,人的素质修养也比较差,来办事的人也很蛮横,有吵架的,有闹事的,甚至也有威胁的,但是父亲从不因事多人杂而麻烦和生气,总是不急不躁,一脸和蔼、耐心的样子,耐着性子给来讨论问题的人一一解答着,直至大家满意的离开为止。</p> <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是离县城100多里路的南部农村,也是红色老区,周方临近的老红军、烈属很多,有困难的人也多,父亲因为工作繁忙加交通不方便,每年只能回一两次家,这是我们全家老小最盼望和最高兴的事,可是父亲前脚一进门,后脚就有就会有三五成群的人找上门来和他谈事,把家里弄到烟蓬雾罩,围的水泄不通,看到这样的场面,我会很讨厌那些来家找父亲讨论事情的人,因为父亲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可父亲不仅耐心地和他们谈事,还要让母亲给他们管饭,那时我们家的口粮也有限,因此我们兄妹几个因为年小不懂事,很鄙夷那些穿的破破烂烂的人,但是父亲总是严厉而慈祥的给我们说,他们都是些可怜人,也都是些对国家做过贡献的人。有的在战争年代失去了亲人,有的是在战场上致残,你们不能嫌弃穷人,咱家过去也很穷,我们要同情穷人,帮助有困难的人。。。。。所以父亲去世后的很长时间里,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无不赞叹父亲的人品人格,为人处事。为父亲的英年早逝感到十分的惋惜。</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二哥)</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不仅工作敬业,对外人好,也十分关爱家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克勤克俭,省吃俭用,每次回家总要给家里每位成员都带一份礼品。知道奶奶胃寒,给她老人家带是既好吃又治病的“抿姜”(好像就是用生姜和糖制的那么一种食药两用品);妈妈身体不好,常给买一些补药以及家里常用的食品和用品;对我们兄妹几人更是疼爱有加,从生活用品到学习用具都能考虑到。特别是对我,我当时是家里排行最小又是唯一的一个千金女(我之上有三个哥哥),所以父亲最宠爱我,似我如掌上明珠,每次回家给我带的礼品最多。小时候的我,借着父母的宠爱,天真活泼,伶牙俐齿。文革时期我刚开始上学一年级,记得那是一个人人都学《老三篇》,个个会背毛主席语录的年代。小学生也一样。我从广播上听,大人口中学,不知不觉就把老三篇背得顺顺溜溜,父亲春节期间回家后,检查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情况,拿着我的作业本,看着我那稚嫩而又工整的字,再听到我有板有眼的把老三篇能一气背下来,高兴得把我高高举起来,并用他那带胡茬的嘴在我脸上亲了又亲 ,还给我奖励了那个年代少有的自动铅笔、本子、彩色皮球等。父亲的鼓励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扎下了深深的根。多少年后,每忆童年,每思父亲,印记最深的就是父亲的高大魁梧,父亲的和蔼慈祥,父亲的举高高,用他那胡茬亲吻我的情景和鼓励我的眼神。</p> <p class="ql-block">(我和父亲)</p> <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一个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人。父亲从参加工作到1969年因公殉职去世,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都是以管钱管财为主,在人们的眼里权利很大,但父亲对工作一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从不沾公家的一分便宜。把油军烈属牌匾这些本不属于他份内的事,可是他为了给单位节省钱,自己亲自动手油,导致甲醛中毒,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转眼半个多世纪,我与父亲的父女缘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几十年来,父亲的音容笑貌,父亲在社会上的人品口碑,父亲为我们的成长进步提供了精神食粮。他留给我们的好学上进,逆境图存,吃苦耐劳精神;做事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善始善终的态度;尊长爱幼,对人友善的理家处世原则,是我们的无尽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优良的家风传统,应该世代相传,发扬光大。奶奶一辈子以她有我父亲这样的儿子而骄傲,我也以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光荣。</p><p class="ql-block"> 父亲节,愿天堂里的父母身体健康,一切安好!女儿想您们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