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爱

和谐健康自由

<p class="ql-block">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就像梁晓声先生在书中写道:“如果最亲的人去世了,最初你不会那么痛,因为你缓不过来,反而最难过的是,在之后的时光里,会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想起他时,看到他喜欢吃的零食,用过的杯子,鼻子一酸,泪流满面,想起他在该有多好。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失去亲人最痛苦的,不是失去的那一刻,而是日后想起他的每一刻。”每一年的父亲节是我最难过的日子。</p><p class="ql-block">今年我准备写一篇文章纪念我的父亲,同时将多年来与父亲的不理解就此和解。</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很聪明,他来自湖南永州零陵地区牛角坝的叶家村。16岁自告奋勇报名进工厂(湖南省汽车配件厂)当学徒。三年学徒生活,吃住就在工厂的厂房里。他很努力,也很好学,白天上班晚上上夜校,潜意识里他知道只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在那个人人都吃不饱的年代,知识给予我父亲极大的精神支柱。三年学徒时间他补完了初中高中的所有课程。后来被工厂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p> <p class="ql-block">1966年,他的革命战友和师傅们。</p> <p class="ql-block">听父亲说这张照片有他的师傅和师母。</p> <p class="ql-block">1972年我父亲被工厂选派去广西北海参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履行国际主义后勤保障等部队及海军扫雷工作队,对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提供援助。在此期间因为父亲第一个用苏联进口的数控机床加工一个机械零件(当时的操作说明书是俄语,翻译官还没有到广西前线)而轰动整个后勤保障部门,他愿意专研的精神受到部队和湖南省专家领导的肯定和表彰。由于工作能力突出,1972年8月他被湖南省援外办选中参加中非友谊工程合作项目,这一个项目来来回回就是6年时间。所有我对父亲的印象是从6岁开始。</p> <p class="ql-block">我们仨。</p> <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年父亲回国探亲,他在广西北海的徒弟来衡阳探望。跟这些阿姨们留下了珍贵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亲被选派出国,在北京照的工作照。听父亲说,出国前在北京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出国培训包括礼仪,外交,政策等等。</p> <p class="ql-block">在北京期间父亲的留影。父亲一直想去长城,可那时候去长城要自费出行,为了省一点钱给我买奶粉,父亲未能如愿。父亲的这点小心愿也是我一辈子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他临终前回顾他的一辈子,说了这么一段话“我觉得,我这一辈子值了。走了五湖四海,足迹跨过亚非欧,在巴黎来来回回呆了48天,见了外面的世界,如今儿孙满堂,女儿女婿也很孝顺……”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是2018年4月3日上午,我们看着他精神矍铄,以为明天可以出院啦,可谁知,那是他最后一次跟我们和同病房的人讲诉他辉煌的一生,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一定会认真听完父亲最后一次讲话。</p> <p class="ql-block">一个农村的孩子从吃不饱饭成长为一个技术能手,代表国家参与国际援助工程,这一切得益于他工作之余努力学习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一旦有机会他的能力就被人看见。</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父亲,请你放心,妈妈很好,我们也很好。妈妈虽然记不住我,但是她的世界一直有你,这让我感概万千。父母亲的爱情虽然没有什么浪漫可言,也不轰轰烈烈,可是他们的爱情经得起岁月的考验。择一良人,终其一生,三餐四季,最是人间烟火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