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 赴法南北非游~摩洛哥之四(副本)

桂馥蘭芬

<h1><b style="font-size: 20px;">摩洛哥王国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阿拉伯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滨临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摩洛哥是个风景如画的国家,还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b></h1><p class="ql-block"><br></p> <h1><b>电影《卡萨布兰卡》即《北非谍影》中克里.布莱恩开的咖啡馆。当年好莱坞大牌明星褒曼、鲍嘉等人演绎的惊心动魄的谍战和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让多少人在为主人公的命运提心吊胆的同时,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这就是卡萨布兰卡北非谍影里的咖啡馆。</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法南及北非游的最后一站,摩洛哥也即将开始启程。</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20px;">从突尼斯飞抵摩洛哥首都卡萨布兰卡约2.5小时,再坐车约2.5小时抵达马拉喀什。马拉喀什,又译作马拉柯什,位于摩洛哥西南部,坐落在贯穿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脚下,是全国第三大城市,也是南部地区政治中心,以红色的城市而闻名于世,是摩洛哥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马拉喀什”意为“红颜色的”,其原因是当年的城墙采用赭红色岩石砌成,迄今基本保存完好。</b></h1><p class="ql-block"><br></p> <h1><b>是全国第三大城市,也是南部地区政治中心,以红色的城市而闻名于世,是摩洛哥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夕阳西下,导游带着我们来到了不眠广场。</b></h1> <h1><b style="font-size: 20px;">有人说:不来马拉喀什等于没来过摩洛哥,而不到不眠广场就等于没来过马拉喀什。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广场。从清晨到夜晚,它都能保持着一种热闹非凡的景象,仿佛是一个露天剧院,眼睛所及之处,你都能看到一幕幕活力四射的“戏剧”。</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广场入口处就是马车的队伍,排着长队的马车在等待游客光临,空气中弥漫着马粪的味道。从早到晚人山人海,三教九流龙蛇混杂,喧嚣吵杂之声不绝于耳,大多数人凭借这块宝地谋生养妻活儿,当然也有诈骗、小偷在此横行,快活之时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否则就会乐极生悲。这里吃喝玩乐,样样齐全,所以待上一天也很快就过去。</b></h1> <h1><b style="font-size: 20px;">广场上已热闹非凡,各路人马各自占好位置,各施各法,大显身手,耍猴的、玩蛇的、杂耍的、说唱的、算命的、占卜的、手绘的、玩游戏的、变戏法的……,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b></h1><p class="ql-block"><br></p> <h1><b>美食区内则烟雾腾腾,香气四溢,水煮的、煎炸的、烧烤的,现炒现卖,新鲜热辣,诱得人不由自由吞咽诞水,加上店主不停地吆喝,让人忍不住解囊相购,大快朵颐。一排排帐篷下,不论是本国民众还是外国游客,人们埋头美食无暇顾及其他,佳肴美味任君选择,传统小食丰俭由人,酸甜苦辣各取所需……,当然,我们姐妹们还是选择了大蓬车上的鲜搾水果汁品尝了!</b></h1> <h1><b>随意看了一下,好象炒蜗牛特别受欢迎,据说这种平民化的食物,是由著名的法国蜗牛美食实行本地化而转变过来的。</b></h1> <h1><b>即然来到了这里,当然也要品尝肉质鲜美的蜗牛了…</b></h1> <h1><b>大家还一起品尝了当地有特色的肥而不腻、美味佳肴的羊头肉。</b></h1> <h1><b>在不眠广场这个不夜城里,你可以看到最传统最真实的马拉喀什人最接地气的生活和传承了千年的习俗,感受独特的摩洛哥南部风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应该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不眠广场定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因为有了不眠广场,马拉喀什有了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也有了延续不断、无穷无尽充满激情的生命力。</b></h1> <h1><b>马拉喀什的城门。马拉喀什是摩洛哥回教王朝所统治过的一个古都,四大皇城之一,有南部首都之称,也是摩旅游胜地。摩洛哥的国名也是源自此都。这个五彩缤纷的地方,是摩洛哥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b></h1> <h1><b>在马拉喀什众多的名胜古迹中,最吸引游客的首推库图比亚清真寺。清真寺建于1195年,是当年建造拉巴特的哈桑塔的建筑师雅库布·曼苏尔主持修造的,以纪念击败西班牙人的胜利。清真寺的宣礼塔高67米,外表富丽堂皇,是北非最优美的建筑之一。</b></h1> <h1><b>清真寺的宣礼塔高67米,外表富丽堂皇,是北非最优美的建筑之一。同其他清真寺相比较,库图比亚清真寺的独到之处在于,当年修建尖塔时,在粘合石块的泥浆中拌入了近万袋名贵香料,使清真寺散发出浓郁的芳香,迄今依然香味扑鼻,因而又有“香塔”之称。</b></h1> <h1><b>库图比亚清真寺是马拉喀什旧城的中心和至高点,在老城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清真寺的高塔,被称为北非最美丽的清真寺。</b></h1> <h1><b>摩洛哥的马拉喀什以红色著称,但坐落在马拉喀什的伊夫圣洛朗花园却不仅仅只有红色了。在这座20分钟就可以走遍的花园里,色彩在肆意张扬,但给游客的印象却是夸张而不显凌乱、简约而不乏梦幻。</b></h1> <h1><b>花园的主人是被誉为“时装皇帝”的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大师伊夫 · 圣洛朗,他所创造的“圣罗兰”品牌曾风靡世界。主人对服饰和化妆品了解甚少,据说他的作品具有华丽的外表,但也不失庄重的内涵,其实,这也正是这座私人花园的风格。</b></h1> <h1><b>花园建造于1924年,它原先的主人是法国的水彩画大师雅克 · 马若雷诺,画家以他对色彩的敏锐感受,创造了这个具有马拉喀什宫殿风格的花园,红色与粉色、蓝色与绿色、橙色与黄色,还有不时跳出来的白色构成了整个色彩斑斓的世界。</b></h1> <h1><b>马约尔花园是一座占地十二公顷的植物花园,同时也是摩洛哥马拉喀什艺术家集聚的艺术圣地。</b></h1> <h1><b>院内花繁叶茂,小桥流水,种有数十种高矮不一肥瘦各异的仙人掌。更特别的是从小道到花盆,从亭子到房子都被漆上了鲜艳夺目的颜色,置身其中仿似童话世界一般。</b></h1> <h1><b>花园中,每变换一个角度,就是一个不同的景观;不同的光线与季节,同一个景观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只是我们逗留的时间太短,参观的游客又太多,无法用镜头将花园的美景一一呈现而已。姐妹们不约而同的坐下,先来张集体照吧!</b></h1> <h1><b>俗话说:耳听为虚,还是亲眼看看公园肆意的色彩诱惑吧!同时,我们俩在不同的角落也抓住了美好的瞬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b></h1> <h1><b>马约尔花园是一种比蔚蓝更刺激及慑人的蓝色。这种独特蓝调,是从撒哈拉沙漠 植物提炼出来,外地难以购买。据当地导游透露,这种颜料价格以千克计算,价值 连城 。园中大部分建筑都用上此蓝色,可想而知价格不菲。</b></h1> <h1><b>马拉喀什的巴西亚皇宫非常值得参观,这座建于16世纪的皇宫是摩洛哥少数对外开放且保存完好的皇宫之一:皇宫深藏在老城的小街道里,外表平淡无奇,里面却别有天地,房间华丽、中庭、喷泉、花园小巧但很精致。巴西亚皇宫据称是摩洛哥最古老的皇宫,宫内的房间数量多达三百个,后来的国王在修建新皇宫时从这里拆走了不少建材,使这座皇宫变成了断壁残垣。</b></h1> <h1><b>巴西亚皇宫的特点是围墙十分高大,进去后有许多狭窄的廊道及拱门,穿行在廊道拱门及许多大小房间里,就象走迷宫似的。</b></h1> <h1><b>巴西亚皇宫的墙上,地面,顶棚都是马赛克装饰。</b></h1> <h1><b>暗暗的房间窗框彩色玻璃,阳光的照射,感受到一千零一夜里的神秘与迷离。</b></h1> <h1><b>位于首都拉巴特的摩洛哥皇家宫殿及办公区域,只可供随团的国外游客参观,不过,这里也只能是站在广场上远远地看一下皇宫的大门,门外有身着不同服装的士兵守卫,整个皇家宫殿可谓戒备森严,游客只能在划定的区域停留,不能越雷池一步的外观具有北非建筑风格皇家建筑。</b></h1> <h1><b>戒备森严的皇宫大门,几十米之外就禁止入内。</b></h1> <h1><b>参观完了皇家宫殿没几分钟就来到了,穆哈穆德五世陵寝拉巴特还有一个重要的建筑就是穆哈穆德五世陵寝,它不但规模很大,更重要的是它建在了拉巴特的象征--哈桑塔和摩洛哥最古老的哈桑大清真寺遗址旁。</b></h1> <h1><b>入口处有二个骑马的卫兵守护,卫兵吸引了游客的围观和拍照。</b></h1> <h1><b>他的门,真够高呢!</b></h1> <h1><b>陵寝的每一道门都有卫兵把守。其实这里就像北京的毛主席纪念堂,都是伟人去世后保存尸体供后人瞻仰的地方,显而易见穆哈穆德五世在摩洛哥人民心中的地位。</b></h1> <h1><b>穆哈穆德五世陵寝位于拉巴特的市中心,1962年开始修建,1971年才建成。穆哈穆德五世是前国王哈桑二世的父亲,现国王穆哈穆德六世的爷爷,逝世于1961年。</b></h1> <h1><b>穆哈穆德五世的陵寝对面就是著名的哈桑塔,周围是清真寺遗址</b></h1> <h1><b>乌达亚堡地处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的东北部,面对蓝色的大西洋。该堡始建于十二世纪的柏柏尔王朝。乌达亚堡皇家私人花园。</b></h1> <h1><b>城堡花园为伊斯梅尔国王于17世纪所建,花园小巧玲珑,幽雅精致,花木繁茂,具有安达鲁西亚园林建筑的典型风格。在里面还看到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实,好象是“丑八怪”。但导游介绍,果实因为口感极差,而无人问</b></h1> <h1><b>乌达堡内有花园,这是通向花园的走道。</b></h1> <h1><b>我对草,也是爱护有加!</b></h1> <h1><b>我对花,也是特别钟爱!</b></h1> <h1><b>如今乌达亚堡已无军事用途,堡内居住着三千余和平居民。</b></h1> <h1><b>他们带来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和西方风情。</b></h1> <h1><b>他们大多是来自欧洲的西班牙人、希腊人和犹太人的后裔。</b></h1> <h1><b>尽管有些房屋很老旧,但蓝白两色还是使它们充满了生机。</b></h1> <h1><b>我觉得乌达亚堡除了那三个主要看点之外,最吸引我的则是古城堡的城墙、大门、城堡里的蓝白民居。</b></h1> <h1><b>堡内有个高空大平台,从这里可远眺大西洋。居高临下俯瞰一望无际的大西洋海景。特别是蓝白民居,把我们带入了摩洛哥这特有的色彩国度。</b></h1> <h1><b>城堡旁靠海的一组平房,原为葡萄牙军事监狱,法国占领后改为饭馆,至今一直开放。</b></h1> <h1><b>从拉巴特车程4小时,来到了梅克内斯。300多年前,阿拉维特王朝的第一位君主,建立的这个摩洛哥皇家马厩粮仓,在当时主要用途是存放供给皇家御马用的粮草和部分皇室专用的粮食,其中马厩的屋顶在1775年大地震的余波中,遭到了损毁,从此渐渐荒废。</b></h1> <h1><b>粮仑</b></h1> <h1><b>传说摩洛哥阿拉维特王朝的缔造者穆拉伊•伊斯梅尔君主不仅英勇善战,而且还非常爱马,他在王宫里养了500匹战马,他每天都要去马厩里巡视,并精心设计和建造了大型的马厩和一座规模宏大的粮仓。</b></h1> <h1><b>凡游历了梅克内斯皇家马厩粮仓的人,都仿佛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周游一番后刚刚苏醒。然而,今天看到的皇家马厩粮仓,或许会给我们留下的那些记忆,也会令你永远难忘。</b></h1> <h1><b> 非斯国王行宫大门。现任国王、王后常来小住。王后是非斯人,本是一介平民的女儿,当然了长得相当漂亮(到摩洛哥的第一天,就在卡萨布兰卡看到过国王、王后的大幅照片。)。国王、王后恩爱,为此国王还修改了宪法,废除了伊斯兰世界普遍存在的一夫多妻制,为人民所颂扬。</b></h1> <h1><b>摩洛哥经常可以看到国王一家的照片,这是放在商贩车上镶着相框的一幅小照片,摩洛哥人民对国王很敬重。</b></h1> <h1><b>俯瞰非斯老城(一)。非斯是摩洛哥第四大城市,始建于公元808年,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曾是摩洛哥的首都。</b></h1> <h1><b>非斯是摩洛哥第四大城市,始建于公元808年,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曾是摩洛哥的首都。该市由老城、新城、新市区组成,其实在我们看来并不算大的城市,据说有着700多座大小清真寺,够吓人的!这里又是手工艺人施展才华的天堂,其银器、铜器、陶器(包括马赛克)、制皮等作坊遍布大街小巷。1981年非斯老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b></h1> <h1><b>这是游菲斯老城的地陪,这也摩洛哥的特色,每到一处景游玩,都会配上一位地陪。</b></h1> <h1><b>进入菲斯老城,时间有点早,各商贩的店门还未开…</b></h1> <h1><b>在菲斯老城内座落者卡拉维因经学院。其隶属于卡鲁因清真寺,始建于公元859年(一说为862年),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已列为吉尼斯世界纪录。1956年后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设伊斯兰教义、阿拉伯语、法学、教育学四个科。遗憾的是,只有穆斯林或能用阿拉伯语背诵古兰经的人才能进入参观。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中国人来说,其难度似比登天了,只能从大门口张望了一下。</b></h1> <h1><b>菲斯古城~布伊纳尼亚神学院</b></h1> <h1><b>阿布伊南经学院。该院建于十四世纪,已有600多年历史了。给我的印象是,其建筑雕刻以及装饰之繁复和精致,可谓登峰造极,令人叹为观止。</b></h1> <h1><b>菲斯老城里染皮作坊,来旅游的中国人给这个地方起了个不雅的别号:臭名昭著。因为皮革在染色前要进行发酵,即现在仍按传统工艺,把皮子放入参入鸽子粪、牲畜尿的液体里发酵两个星期,将皮子里的脂肪全部溶解掉。那个骚臭味已无法形容,参观的人每人发几片薄荷叶,塞在鼻孔里,以阻挡恶臭的侵袭。</b></h1> <h1><b>参观的人每人发几片薄荷叶,塞在鼻孔里,以阻挡恶臭的侵袭。</b></h1> <h1><b>风情万种的阿拉伯人真美</b></h1> <h1><b>导游带我们去了迈阿密大道,迈阿密大道一边是大西洋,不过临海都被商家或游乐场等圈进去了,人行道与行车道隔着一道花坛,走在人行道上大西洋的海景一览无余。</b></h1> <h1><b>迈阿密大道能看到卡萨的灯塔,灯塔建在一处伸向大海的岬角处。</b></h1> <h1><b>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清真寺。1987~1993年现任摩洛哥国王的父亲哈桑二世,耗资5亿美元,花了6年时间,打造了这座矗立在大西洋边北非最大、最豪华的清真寺。我们摩洛哥的游程也即将结束,留下了全团的合影。</b></h1> <h1><b>哈桑二世清真寺内景</b></h1> <h1><b>哈桑二世清真寺内景</b></h1> <h1><b>一直以来就对非洲这片既古老又陌生的大地充满了好奇,总想着去看看,15天的法南北非游,自感不虚此行。我见识了大西洋无风三尺浪的波涛汹涌,只隔着窄窄的直布罗陀海峡的地中海却波光旖旎。徜徉在混合着不同香料气味的山城、古镇盘根交错、密如织网的街巷上,与驮着各种货物的骡马、毛驴擦肩而过,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中世纪。在一望无际的撒哈拉,穿着阿拉伯长袍,骑在骆驼上,努力追忆着当年三毛与荷西炽热浪漫而又不可思议的爱情故事,等待着大漠落日的到来。坐在被阳光、碧海、沙滩、棕榈与椰枣树包裹着的蓝白小镇的咖啡馆,透过窗户,欣赏着阿拉伯情侣缠绵中的热烈以及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风情万种,用已不再年轻的心态去仔细体会,为什么说这里是求婚的最佳的地方?在这泛称为“马格里布”的地区无处不在的清真寺前,聆听着从宣礼塔上传来的诵读古兰经的声音,感受穆斯林的虔诚……。哦,还有,对3000多年来不同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的激烈碰撞,不可避免地带来的种族大融合,造就了构成现代审美观念中男人英俊、女人美丽的先天要素,这里的人都具备,人长得漂亮,特别地养眼,印象尤为深刻。也或许他们是穆斯林,受到真主的特别眷顾了吧?!</b></h1><h1><b> 用15天时间去认识几乎看不到黑人的非洲,体验北部非洲阿拉伯世界的风土人情和绚丽景色,值了!<br></b><b> 好,就让我们和着乐曲音乐,翻开相册去看看法南北非游一到四集的美篇吧!</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