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10日,天气晴好。永修县作家协会主席张欣,偕副主席张青松、李鸣、侯志刚、胡传银,理事淦家凰、罗勇来及蔡银保一行8人和磨刀李氏宗亲会、磨刀李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小波等一同赴三溪桥镇横山村磨刀李家开展采风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上午九时许,又有从各地赶来参加活动的李氏宗亲、研究会人员二十余人,现场气氛渐炽。</p> <p class="ql-block"> 在李氏宗亲的带领下,作家们先参观了磨刀李氏宗祠。这是一座颇为恢宏的两层歇山顶仿唐建筑,内布大型石刻和宗族源流展陈。</p> <p class="ql-block">随后又参观了位于西海边修葺一新的磨刀李始祖李衟墓。</p> <p class="ql-block">李衟墓原位于西海边“老鼠尾”,柘林水库修建后淹于水下。近年,在李氏宗亲的努力下,始得重修墓庐于岸上,并高树牌坊、密植柏林,墓园形制气派,颇有王墓之风。</p> <p class="ql-block"> 李衟,生于唐禧宗乾符元年至六年间,字少贤,号继塘,昭宗时授太子太傅,青银光禄大夫,是唐太宗第三子李恪十一世孙。</p><p class="ql-block"> 公元904年(唐昭宗15年),番镇朱温挟持皇帝迁都洛阳,行至华州(即兴德府,今陕西华县),已感到凶险的昭宗密对左右宗室说“卿等不必随侍,可各自逃生…”,为保李氏血脉,李衟和堂弟李术趁乱带着大唐皇族谱牒和部分族人,先至湖南,后辗转来到豫章建昌(今永修县)磨刀村。</p><p class="ql-block"> 唐亡,朱温建立后梁。李衟和夫人裴氏隐遁于偏僻磨刀山村中,虽是逃难,却不忘家国,后生下轩、辕、軿、辂四子,开支散叶,至族裔渐茂,遂成磨刀李氏始祖。磨刀李氏在之后历朝历代中都出了不少人才,如李常、李燔、李公懋等,形成了我国李姓的一个重要分支“磨刀李”。如今,磨刀李族人遍布十余省,人口多达500万众。</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到磨刀寻亲、认祖归宗的李氏络绎不绝。每年9月23日,赶赴磨刀回乡祭祖的宗亲多达千人,最多时席开600桌,可谓盛况空前。</p><p class="ql-block"> 磨刀李氏宗亲会、磨刀李文化研究会,不仅在营建磨刀李祖地的硬件上大有作为,建祠修墓,规划“大唐磨刀李文化园”,还在推广发扬磨刀李精神上不遗余力,开辟网站,广交人脉,打造永修“磨刀李”文旅新亮点,极力将磨刀李推向全国。磨刀李氏亲族团结的凝聚力、磨刀李人诚恳问道的家国情殊为令人感叹。</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毕,众人回到宗祠,在二楼偏殿举行研讨座谈。横幅虽打为“磨刀李小说影视创作研讨活动”,实仍是围绕着“如何打造磨刀李,如何推出磨刀李”进行研讨,这也是磨刀李人迫切需要和孜孜以求的。</p> <p class="ql-block"> 研讨由李小波常务副会长主持。参会作家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磨刀李的定位和发展给出了独到、中肯的建议,现场发言踊跃,气氛热烈,其中不乏金句、嬴得阵阵掌声。由于这次研讨思维活跃,质量较高,或能为磨刀李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现摘要赘录如下,以为资料。由于笔记,或有不全不确之处,敬请发言老师谅解补缀。</p><p class="ql-block"><b>李小波:</b>我先开个头。尊敬的永修县作家协会张欣会长、各位作家朋友、各位宗亲,受李代生会长委托,请允许我代表磨刀李氏宗亲总会、磨刀李文化研究会对客人和朋友们的到来表示感谢!感谢老师们放弃休息,远道而来,聚集在这美丽的磨刀山村进行采风研讨。</p><p class="ql-block"> 前面大家参观了宗祠、新修的衟公墓,考证了石碑石刻,相信大家对磨刀李已经有了一定的印象。磨刀李讫今已有1119年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通过辛劳和智慧,磨刀李人用双手建起了美好家园,创造了独特文化,传统得到传承,磨刀李精神、家风家规广为流传。但是,随着岁月变化、苍海桑田,有些东西可能又变得模糊、陌生、甚至遥远,因此,我们磨刀李人有危机感、紧迫感。这次作协老师们来采风很及时,很有必要,下面请各位老师、文史专家就怎样挖掘磨刀李文化,提升提高磨刀李影响,提出宝贵意见!</p> <p class="ql-block"><b>张欣:</b>感谢李会长及各位宗亲们的热情。磨刀李不仅是李氏宗亲文化,也是永修的文化品牌,作协愿意和磨刀李各位宗亲们一起,打造“千年磨刀、励志永修”品牌,并走向全国。刚刚我们所观所游所感,令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2015年,我和几位老师一起打造样式雷文化,向县纪委推送了样式雷家风家训,登上了中纪委网站,叫“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世代不坠的诚德家风”,获得了很大反响。磨刀李的家风家训我们也可以向纪委报送、推荐。</p> <p class="ql-block"><b>张青松:</b>通过参观,查阅磨刀李网站,我认为我们磨刀李在民间推动力上已经十分有力。一个家族能做到这种程度,取得这样的成就我真心表示敬意。</p><p class="ql-block"> 但是作为推出磨刀李,光靠民间去做是不够的,要想办法引起政府的青睐,由政府层面进行打造,那样才会有广阔的前景。这点要向我们的邻县德安“义门陈”学习。德安没有什么文旅资源,他们能因势利导,打好两张牌,一个是袁隆平,一个也是家族故事的“义门陈”。我们在网上可以看到,德安做的宣传片非常到位,动用的宣传力量也非常强大,据说书记县长都亲自为义门陈奔走。如果磨刀李在永修也有这样的地位,那情境又完全不同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把“小磨刀”“大李氏”的理念传出去。</p><p class="ql-block"> 我想,打造磨刀李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调动宗亲中在政府部门居有一定职位的人去推动宣传,他们为磨刀李发声带来的影响远比民间自我活动的影响要大得多,这就是要用好宗亲自身的内在能量。宗亲发达显赫当然是种荣耀,但把什么人供到宗祠里却要慎重,国家对意识形态的站队是很严密的,要紧跟当前形势,这方面不能出错;</p><p class="ql-block">二是要从文化上打造,我们的眼光不能仅放在联络宗亲,热热闹闹上,要让磨刀李从文化上立起来才是根本。一个,现在每年搞的活动、联络的方式、祭祀的礼制最好要建立一套规范,让人觉得这里有讲究,形成定制,只有把品味提升上来了才会吸引人;二个要借助文章宣传,让文化名人,作者大量写关于磨刀李的文章,故事、诗哥、散文、游记,文章写多了,很多人就想来看看,也就成了出名地,如果能请到王蒙、贾平凹来走一趟,那就成了文化话题,想不出名都难;三个通过其他文艺形式来打造,如小说,影视、歌曲等。当年,中国武术还没什么人关注,但是一部《少林寺》,不仅让中岳嵩山火了,而且带来了武术热,这才有了天下武术出少林的说法。如果能拍上一部关于磨刀李的有名影视,那宣传效果就不用说了。还有出一首有名的歌曲来传唱磨刀李,那传播速度就更快。</p><p class="ql-block">三是借助文旅开发的东风,融入永修文旅发展大格局。要把磨刀李打造成永修旅游吴城、云居山真如寺之外的第三极。要利用磨刀李在西海之畔,风景优美的优势,充分挖崛大唐皇族后裔这一话题,打造唐风唐韵风情园,做大做强旅游业。西海主要是自然风光,磨刀李是西海里唯一有历史底蕴的景点,抓住这一点,努力形成“不到磨刀李,就不算到西海”的美名,磨刀李就能在西海旅游中独树一帜。磨刀李只有自身发展到一定地步,才会实现由民间推动到政府推动的华丽转身。到时,作为永修旅游的又一张明片,修旅游专线、吸引大手笔的投资都有可能,造福磨刀这块桑梓地也就不在话下。</p> <p class="ql-block"><b>侯志刚:</b>我认为磨刀李浓重的家国情怀非常值得提倡。当下要做好磨刀李“家风家规”的整理挖掘工作,因为家风家训出精神,特别是,要围绕磨刀李家规家训的前八个字,这个比较原始朴素,原汁原味。此外,还要多方向多角度发掘,要讲好磨刀李历史、近、现、当代人物、事件故事,使之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b>蔡银保:</b>习主席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今年高考作文题中,就有“故事的力量”题目,这证明,好的故事是有力量的。往往故事中突出的事和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它推动了一波又一波、一茬又一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挖掘,去演绎。我们作家协会的作家要承担起讲好磨刀李故事的责任。</p><p class="ql-block"><b>李勇(宗亲、县公安局):</b>我的角度可能和大家不一样。</p><p class="ql-block">讲好故事是必须的,但更能打动人的往往是接地气的百姓故事,历史名人反而不太好打造。我们的切入点应该是把磨刀李当成旅游景点,与西海优美环境相结合,最好是年轻人中发生的故事,这样能吸引到年轻人的目光。我们打造磨刀李文化一定要跟时代相结合,一定要与现代的传播手段相结合,借助西海国家四A景区的光鲜名片来打造磨刀李的旅游。比如,给全球的李氏来西海都免票,那就会形成扩大效益、传播效益;再比如拍一个以介绍风光为主的短片,挑选我们李氏宗亲来作主角,上传抖音和热搜,那样投资少,见效快,还能抓住年轻人和网民,只有这样,磨刀的故事才能传承。磨刀李故事最好作为一个历史背景和切入点。我们不仅要争取永修县支持,还要争取西海管委会的支持,人流量起来了以后,磨刀李的名声挡都挡不住。打造磨刀李要民间先行,政府随后,不要抱怨,要自己做到位。网络力量往往要大于政府推进。</p> <p class="ql-block"><b>罗勇来(县政协文史办主任):</b>讲三点意思;</p><p class="ql-block">一是文史的力量。磨刀李原来是一种宗族现象,现在要从史料的角度去考证发掘,打造成永修文化的新地标。李衟后人中,宋朝的李常非常了不起,是黄庭坚的舅舅,对黄庭坚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编的《永修读本》中第二篇就是关于磨刀李的介绍,可见磨刀李对于永修文史来说还是很重要的。磨刀李从第一代开始,历史人物都有很多故事,贡献了许多文学大啡…如李公懋、李燔…等等都是朱熹的弟子…清朝时闪耀过被称为“文兄武弟”的李凤翥、李凤彩及其家族的涌现出来的一批文化名人…这是磨刀李的意义…</p><p class="ql-block">二是文史的严谨。有些文化的注意事项,在公开宣传表述方面,有些宣传的李氏名人有必要做些细致的链接…</p><p class="ql-block">三是文史的努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磨刀李文化变成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氛围,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p><p class="ql-block">(罗博士不愧是永修地方文史专家,对每个朝代的李氏人物都有研究,一说起来如拧开自来水,关也关不住,由于太专业,讲了三四十分钟,无法记下。在此略过,笔者致歉。)</p><p class="ql-block">…发扬磨刀李还必须以文史为基础,以涓涓之力,汇成洪流…</p><p class="ql-block"><b>胡传银:</b>感谢磨刀李宗亲们的盛情!本人感觉是带着使命而来,刚刚听了大家发言非常受启发,这样吧,我有信心在国家级文史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我以前多次发过,来介绍磨刀李,让要更多的人来了解磨刀李。</p><p class="ql-block"><b>淦家凰:</b>感谢磨刀李提供的这次机会!我对磨刀李研究了十多年,通过今天感受到了一种氛围,大家都谈得很多很好,又激起了我对磨刀李文化该怎么挖掘的重新思考。</p><p class="ql-block">磨刀李文化的切入点很多:砺志方面的、家风家规方面的,无论是打造哪一块,都要结合现代新媒体,借助有关平台,把它推出去。首先得有个好的定位,我们要推的磨刀李的精神确切的说是什么呢,样式雷的精神定位为“工匠精神”,那么,磨刀李的精神呢?“砺志精神”“奋发有为,自强不息,战胜困难…”等等,搞清了精神定位,才能有的放矢。</p><p class="ql-block"><b>李鸣:</b>我就长话短说。有幸参加今天这个采风研讨会。对于磨刀李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是很熟悉的,也有一番情结。</p><p class="ql-block">磨刀李文化的打造,我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思考:</p><p class="ql-block">1、从文物保护角度。很早开始,前两次全县文物普查我都参加了,当时李衟墓在水中,我们还以为是李恪墓,后来发现不对,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时候,我们改过来了,把魏源墓,李衟墓都列入了县保。别看仅是县保,意义是不同的,只有将它作为了文物,以后才可能申请省保;</p><p class="ql-block">2、从非遗角度深入发掘。目前李衟墓已列入了市级非遗项目,本来是可以申报省级的,但是,好象省里那边出了点情况,被耽搁了。前面有同志说,打造磨刀李主要是凭风光旅游,我认为我们搞文学创作也好,影视创作也好,仍然离不开磨刀的历史因素,要用史实来作支撑,胡编乱造恐怕不符合磨刀李长远发展的要求。</p><p class="ql-block">3、从文学角度看,我们这次采风研讨后,要见东西、出成果,要把文学的传播影响力量作为磨刀李做大做强的资源。</p><p class="ql-block">我觉得可以首先规划出本书,收集磨刀李的历史,流传的故事,还有祠堂内、碑牌上的楹联都可以入书,那块抗战中被保护起来的青石匾意义很大,拿去评个三级文物没有问题。</p><p class="ql-block"><b>张欣:</b>听了大家的热烈发言。对打造磨刀李,我想再补充几点具体意见:</p><p class="ql-block">1.搞个磨刀李氏人物园。把磨刀李出的杰出人物都做成雕塑展览;</p><p class="ql-block">2.绘制一幅磨刀李氏在全国的分布图。磨刀李要打造成公共文化,先要从内部开始,内部丰满了才可能外溢;</p><p class="ql-block">3.举办一场磨刀李冠名的书法大赛;</p><p class="ql-block">4.举办一场征文大赛;</p><p class="ql-block">5.通过家风家规的形式,走纪检上推的道路。</p><p class="ql-block">以上为上午研讨会发言的主要内容。下午,李广西、李洪菊两位名誉会长接着上午的研讨也作了精采发言,会长李代生在应邀座谈的三位李氏老人发言之后,作了总结。在此一并录于后,以展示本次研讨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b>李广西(瑞昌市原文旅新广局局长):</b>上午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很感动。作家们来磨刀李采风,就如何提高磨刀李的软实力,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磨刀李在江西李氏中很有份量,大家对磨刀李的历史人物如数家珍,可见是认真研究了的。现在我就大家的想法,对接回答一下:</p><p class="ql-block">一、比照义门陈,取得政府的支持。我想确实,这条途径是必须的。但支持是双方的,我们先要把自己的事做好,值得政府支持,到时一定会支持。我们已和政府有了些对接。义门陈的历史条件不如磨刀李,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原住民,他们是要无中生有、有中做好、好中做大,最后争取到政府的支持。所以,首先是我们自己要能做事。德安的县委书记已在北京物色了导演、准备好了剧本,要拍电视剧,据说已通过审核,即将开机了。现在,打造义门陈是德安县委书记的一号工程。</p><p class="ql-block"> 我们磨刀李,李衟墓的修建,当年是得益于周绍辉书记的推动,他指示要博物馆支持,结果,把李衟墓修在岸上,打报告是要现在墓址的前后左右各50米,最后前面临西海的50米没有批,才有了目前的样子。所以,磨刀李发展到了现在,是离不开县政府、三溪桥镇的大力支持的;</p><p class="ql-block">二、解决机制问题,运用好商业运行模式。商业化运行来得快,有磨刀李300到500万人的支持,没有什么事做不成。具体来说有这么几条建议:</p><p class="ql-block">1.陇西祖地的网站做得好,他们也推出了宣传磨刀李的网页,网上宣传很重要。西湖李家请人写过一首歌,影响很大。如果给磨刀李创作一首《磨刀李之歌》,形象和氛围就起来了;</p><p class="ql-block">2.能不能通过电影、电视剧、抖音、微电影等载体,以磨刀李为背景,写个《磨刀李传奇》;</p><p class="ql-block">3.出一部电子出版物,或者系列丛书、书面纸质作品,可观可听可传;</p><p class="ql-block">4.主办和常设一个磨刀李文化论坛。可利用祠堂空间,常年搞论坛,并收集整理成书;</p><p class="ql-block">5.搞些采风点。磨刀李的传说故事很多,如炮台山,猫谷寺,不仅有李氏的历史,还有国恨家仇,古时有磨刀八景之说,这些都可以招徕游客。</p><p class="ql-block">三、原来想在磨刀李搞个文化项目的,如果县文旅局能批个3A的旅游点,收5到10块的门票,磨刀李火起来就容易了,还可以从西海旅游大餐中分得一杯羹。</p><p class="ql-block">最后,再次表示感谢,大家的建议给磨刀李送来了及时雨。</p><p class="ql-block"><b>李洪菊:</b>我谈三个感想,我是女流之辈,从小听着磨刀李的故事长大。对磨刀李故事的流传、体现的精神也非常熟悉。有文化才有凝聚力。磨刀李源自大唐,大唐文化、砺志文化都可以是切入点,因此,我认为:</p><p class="ql-block">1.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做个60秒高质量的短视频,来宣传磨刀李,让大家去转发,人气搞起来了,人气旺了,就会聚起人脉;</p><p class="ql-block">2.要争取政府的支持。只有搞得火热了,饭熟只差一口气,政府才会拉一把;</p><p class="ql-block">3.在现有条件下,制作一部个把小时的小电影,看能不能自导自拍,最好选的是磨刀李的帅哥靓妹,有很高的吸引力;</p><p class="ql-block">4.用诗词散文来大量宣传,让大家都知道磨刀李。</p><p class="ql-block"><b>李代生会长:</b>今天作家协会的老师、文史专家,文化名人聚济一堂,还有从县里、市里赶来的客人,这是磨刀李的荣幸。</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研讨很热烈很有价值,我代表磨刀李宗亲,磨刀李文化研究会再次感谢,感谢各位老师,感谢各位朋友和赶来参会的宗亲!我也希望在这次研讨之后能有建树,能有结果,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