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文坛春意闹,有风大理甘霖浇。

莊正林

<p class="ql-block"> 危邦尚武,盛世修文。古今万世概莫能外。阳春三月里,我们巡游东海,踏青江南。凡到之处无不家兴业旺,富足安康。所见所闻,尽皆盛世景象,蔚为大观!而奇怪的是,游荡在这高度现代化的城市乡村和交通网络中,却让人时刻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传统文化,身心均流淌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里,浸润着,吮吸着,快乐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种<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无处不在的</span>传统文化滋养,潜移默化中,成了我们的归宿,我们的基因。</p> <p class="ql-block">  我们勤劳智慧的先人,不仅把天道地理详载于文献简牍里,还把这些哲理玄机,融汇在饮食文化,诗词文化,养生文化,精武文化以及琴棋书画等各种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文化传承,正是我们华夏民族兴邦之根本,定国之基石。</p> <p class="ql-block">  文艺复兴的春风,吹绿了青山,唤醒了大海,吹到了大理边陲。迅速复兴的民族文化和华夏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夯实了大理旅游文化的基础,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大理州诗书画协会,沐浴在振兴大理的春光里,敢为人先,羞步后尘。</p> <p class="ql-block">  一年来多次组织开办了书画展,用协会会员的学习创作成果,美化大理,奉献社会。起到了激励会员,互教互学,共同提高的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  事实证明, 协会将工作重心放在小组建设上,加强对小组的领导是非常正确的。小组的例行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  比如书法一,二小组每月的例行活动,彻底摆脱了坐而论道,通篇说教的模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抓住会员作品展示,交流,点评这个核心,把工作做细做实。对提高作者的自信,找出自身不足,确立奋斗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成效。</p> <p class="ql-block">“三人行,必有我师”。挖掘自身资源,能者为师,小组每次遴选一位同志作学习交流。在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里,共同提高。</p> <p class="ql-block">  本次杨敏老师的隶书学习创作交流,很有代表性。学习方法既遵重传统,又能另辟蹊径。对许多学友有良好的启迪作用。</p> <p class="ql-block">杨敏老师对齐白石先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透彻理解,为书法创作中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人为我用的艺术创作思路,推开了一扇新门。</p> <p class="ql-block">  其间,赵新光秘书长给大家宣读了民法典“关于在文化活动中自担风险”的条款。为今后各小组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解除了后顾之忧,扫清了道路。</p> <p class="ql-block">  从这次交展的书法作品中,我们惊喜地看到,每一位会员都有进步,而且每位会员都在作品创作中,品味到书法的魅力,享受到其中的乐趣。部分书友,进步可谓神速。</p> <p class="ql-block">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这种无日不临池的功夫;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的一份执着,撑起我们文化复兴的大厦。</p> <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艺术爱好者,都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人。我们一手承接了过去而一手在描绘着未来。</p> <p class="ql-block">  在永无止境的艺术探索中,每天都是我们新的起点。既然我们已握住历史的接力棒,那就奋起吧,力争做好盛世文化的传承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