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支粉笔挥挥洒洒画蓝图,三尺讲台勤勤恳恳育红花。三十多年的教坛生涯,弹指一挥,其间不乏百味。</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做一名教师并非我的初衷,父亲说教师是一个永不会失业的职业,我听从了父亲的安排,就读了师范学校。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乡村小学教书,这里的设施极其简陋,因为这是一份可以拿薪水的工作,所以我也只能无怨无悔地努力工作。后来,有一件事彻底地改变了我的三观。那是1996年的一个冬日,董慧妈妈登门拜访我,我跟她讲了董慧的学习情况,并告诉她,董慧是一支好苗子,董慧妈妈向我诉说了家庭的困苦,讲到董慧姐姐辍学时痛哭流涕。突然她双腿跪在我面前说:“老师,做董慧的干妈吧,这孩子应该有出息的,我实在是无能力培养……”我扶起董慧妈妈,不知所措,慌不择言:“董慧是不会辍学的,有什么困难我会尽力帮忙的。我不做干妈,我是老师,学生就是我的孩子!”董慧妈妈看着我,点点头:“谢谢!”那信任和期盼的眼神,我刻骨铭心。从此,我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一直坚守着“学生就是我的孩子”的诺言。寒来暑往,一批又一批的乡村孩子走出大山,奔赴各个城市安家落户,(董慧的学业一帆风顺,如今在上海安家立业)而我在乡村小学一待就是十九个春秋。这十九年,是我青春的黄金期,虽然碌碌无为,但每当听到那声“老师好”时,我就有一种自豪感、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2008年,我被调入县城小学,这里是实行一二三年级、四五六年级小循环制,我带一二三年级语文。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我一直坚持研修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力争与时俱进。2018年中考,我在本校做主监,有一堂考试我刚好抽到在自己教室监考,开考前,我站在讲台上审视着每一位考生,顺便找一找熟悉的面孔,心想:要是在这里遇上六年前在这个教室里的学生那真是激动人心的事。就在这时,我真的看到了:三十号徐瑞,以前我班的班长,五好学生。我快速地走到他身边,他似乎没看见我,我又主动套近乎:“徐瑞,要拉上窗帘吗?”“不需要!”终于对上话了,但是他脸上毫无表情,眼里没有一丝波澜。这种陌生感似一盆冰水从我头顶浇下,我透心凉!强烈的失败感让我不寒而栗,原来“启蒙老师”、“师恩难忘”都只是老师们自作多情!后来,在本届三年级的期末结束会上闲聊时,我讲到了这件事,一张张稚嫩的脸上都挂着泪花:“老师,我会永远记得您!”我笑了:“谢谢!其实,老师的心很小的,一个点头或一个微笑足矣!”</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做了三十多年的孩子王,我高兴于孩子们的点点进步,气愤于少数家长对基层教育的忽视而对孩子的习惯品行不闻不问,感动于一双黑乎乎的小手送到嘴边的橘瓣,得意于踮着脚举过我头顶的雨伞……一切的一切似过眼烟云即将散去。夕阳西下,月上眉稍。不管将呈现的是夜市的繁华,还是乡村的静溢,我都会用心去感受它的美好,和教坛生涯的喜怒哀乐一并纳入我人生的珍藏!</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