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家长期望的“惯例表”</h3> <h3>孩子心中的“惯例表”</h3> <h3>一、开展家庭会议+日常惯例,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br><br>1.致谢建立家庭连接。<br> 在致谢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对深深爸的感谢力度和细节都不够,同时也发现对深深的致谢更多是带着鼓励和期待。孩子的致谢反倒更存粹。<br><br>2.父母谈问题矛头指向孩子。<br> 爸爸很快罗列出孩子的各种问题,妈妈继续补充。此时发现孩子实在太不容易,太委屈。<br><br>3.孩子谈问题都聚焦在关系上。<br> 当孩子提问题的时候,就简单一条:“我希望妈妈不要总是骂我,而是好好跟我说。”我们看到的问题指向了孩子的很多细节,孩子看到的问题只是我跟他的互动。<br><br>4.幸运且及时的一步是交流想法、感受和决定。<br> 这个交流回转了我和孩子的关系。我对深深表示了歉意和自己内心的担心,孩子回应:“原来妈妈并不是要否定我,这样我感觉好多了。”<br><br>5.惯例表悄悄反映出父母的要求。<br> 定下惯例表才发现有好多好多细节要求。是以前没及时养成好习惯?还是父母想要的太多呢?孩子最后的认同是不是出自真心?</h3> <h3>二、目前惯例表已经执行一周了,有什么变化吗?当然有!父母一定要对孩子有信心!<br><br>1.用惯例表后更显我唠叨!<br> 惯例表用于帮助孩子自我管理,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提醒孩子:“按照惯例表下一步是什么呢?”最后还是由孩子给自己发出指令。<br> 因此如果我直接提醒他的下一步行为反而适得其反。看来,我也要及时调整自己。<br><br>2.要相信孩子,他在慢慢变化。<br> 当看到孩子睡前“随意”且迅速地从衣橱拿出明天上学穿的衣服,我感觉很顺心却又很惊讶!<br> 我不应该聚焦选择衣服的”随意“,而应该聚焦孩子“做了什么”。<br> 我不该用“检视”的眼光,而应该是“发现”的眼光。<br> 我应该对惯例表有信心,更应该对孩子成长有信心。<br><br>3.关于没有做到的事情,需要尊重与乐趣。<br> 惯例表的项目太多,涵盖:愿意做、可以做、不想做、非常不想做的事情。<br> 对不同等级的事情,我必须先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当时的情形,也尊重自己的感觉。<br> 尊重不是马上依照某一方意见行动,尊重是:<br>“好的,我知道了”、<br>“我理解了”、<br>“没关系,允许放一放,缓一缓”、<br>“一定合适的解决办法”。<br><br> 心情舒展后来点乐趣,比方:<br>“我陪你完成”、<br>“看看谁先做好”、<br>“咱们交换,你帮我做,我帮你做”、<br>“我们一起完成,然后去做……(更有趣的事)”。<br><br> 总之,这些方法一定比我大声提醒,大吼大叫管用多了!<br><br>4.惯例表也有使用周期。<br> 当了一周的观察者、发现者、探索者后,跟孩子一起帮助“惯例小怪兽”做出有效调整。<br><br>脑海中的画面:<br>假装惯例表是孩子养的新宠物——惯例小怪兽。跟孩子一起完成以下操作:<br>a. 完成的项目要给它嘉许和掌声;<br>b. 差不多完成的要拍拍它说:“我相信你!”<br>c. 没完成的要抱一抱说:“没关系,一步步来。咱们先从哪开始呢?”<br>总之,一起期待着这个“惯例小怪兽”越长越强壮吧!</h3> <h3> 想想“半杯水”原理。目前关注孩子已经发生的变化,我心情大好!<br> <br> 永远记得,要对孩子有信心!<br> 相信孩子和它的伙伴“惯例小怪兽”!<br><br>“一定会更好的!”<br>“一定”<br>“一定”<br>“一定”</h3> <h3>快乐很简单!</h3> <h3>当把手机借给孩子,完全想不到是为了这个事。</h3> <h3>孩子的逻辑思维源自模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