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相册中所用文字内容取自:西黄寺博物馆展览内容介绍。</p> <p class="ql-block"> 西黄寺是一座佛教寺院,有着汉藏交流的悠久历史,如今作为博物馆开放。也是北京所有博物馆中最难约上票的博物馆,西黄寺每周只有周六和周日开放,其它日子仍旧是开展佛教活动时间。每开放日只约六百人参观,所以一直没有如愿走进黄寺博物馆,这次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才得以如愿。</p><p class="ql-block"> 这次走进黄寺尽可能地多角度拍摄了黄寺内的恢宏建筑,以便可以让没有走进黄寺的朋友更加清晰的了解黄寺,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上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密切关系和共同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史实,更好地弘扬藏传佛教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p> <p class="ql-block">黄寺的山门殿</p> <p class="ql-block">山门殿后侧</p> <p class="ql-block"> 西黄寺是北京市的佛教寺院,位于安定门外黄寺大街。有东黄寺和西黄寺,故称双黄寺。</p><p class="ql-block"> 东黄寺又名普净禅林,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是为活佛脑木汗所建,西黄寺建于顺治九年(1652),达赖喇嘛五世在当年12月来京时住此。顺治十年(1653),达赖刺嘛辞归。乾隆四十五年(1780),班禅额尔德尼六世来京,清高宗指定把五世达赖曾经住过的西黄寺作为他的安禅之所。</p><p class="ql-block"> 西黄寺寺门南向,进门有殿3间,院内有钟、鼓楼各一座。第二进有正殿5间,殿前有东西碑亭2座。雍正元年(1723),蒙古王公铸佛像宝塔送寺供奉。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四十七年(1782)在西黄寺殿后中轴线上,建清净化城,内有白塔一座,塔身刻班禅始末记,西黄寺又称达赖庙,清净化城为班禅塔。班禅塔周围环绕石栏,前、后各有白石牌坊一座。塔制上下八角形,饰以金顶。塔的4角配以小塔4座,每座塔上通刻佛像。</p><p class="ql-block"> 西黄寺博物馆是北京城一座原生态藏传佛教文化博物馆。西黄寺始建于1651年(清顺治八年),集藏、汉、印建筑艺术于一体,堪称藏传佛教皇家寺院建筑艺术之瑰宝。2018年5月18日,西黄寺博物馆举行了开馆揭牌仪式。26日上午9时正式对公众开放。这是寺庙自1652年建成以来,第一次开放给公众参观。</p> <p class="ql-block"> 西黄寺现存的清静化城塔院采用的是汉传佛教寺院“珈蓝七堂”的传统布局格式,共分三进落院。第一进落院建筑包括山门殿、钟鼓楼、东西配楼;第二进落院建筑包括天王殿、垂花门、东西禅房;第三进落院建筑包括大雄宝殿、清静化城塔、乾隆御笔碑亭、东西禅房、慧香阁。</p><p class="ql-block"> 西黄寺博物馆以近三百年历史的清静化城塔院为主体,全馆占地约两万平方米。馆内原状陈列有清静化城塔、乾隆御笔石刻碑亭等,常设展览有六世班禅展、藏传佛教三级学衔展、乾隆御笔石刻展、清静化城塔展等,临设展览有唐卡展、佛教文化陶瓷展等。馆内藏品有塔藏文物、法器法物、佛像、唐卡、经卷等,馆藏展示品类繁多,丰富精美,反映了西黄寺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西黄寺大门是最南侧的山门殿,但山门殿不开放,要从山门殿西侧的西南口进入。进入黄寺博物馆后东侧是文华楼,西侧是文萃楼,现在各是一个展厅。</p><p class="ql-block"> 向北会看到中间的天王殿,西侧的鼓楼,东侧的钟楼。天王殿可以进去参观,两侧的钟楼鼓楼没有开放。</p><p class="ql-block"> 穿过天王殿,东西侧有东西厢房,再向北是垂花门,始建于乾隆四十七年,复建于2008年。旁边还有一块“西黄寺重修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向北有长廊,中间正北是西黄寺的大殿,匾额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内东厢,主奉强巴佛,两侧为十一面观音和卡萨尔巴尼观音,强巴佛即为汉传佛教中之弥勒佛,他将在甘丹(即兜率天)静修待命,于释迦佛祖圆寂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回到人间弘法。造像端庄安详,整体翻复华美,身姿不坐不站,却有即站之势,战力正预示未来将来。</p> <p class="ql-block"> 出大雄宝殿继续向北,西侧有「西碑亭」内藏《写寿班禅圣僧并赞》碑,东侧有「东碑亭」内藏《清净化城塔记》碑。中间在南北牌楼内屹立一座「清净化城塔」。两只护塔兽镇守南牌楼与塔之间。</p><p class="ql-block"> 最北端是「慧香阁」,一层为「藏金殿」可参观,二层为「光明殿」不可参观。围绕净化塔和藏金殿两侧的都是展厅,分别有“凉州会谈”两个展室;“六世班禅”两个展室;“学术制度”两个展室;“清净化城塔专题展”。</p><p class="ql-block"> 北京藏传佛教寺庙一共两处,一处是雍和宫,一处是西黄寺。雍和宫是皇家的,西黄寺就像是藏传佛教徒的驻京办。活佛们来北京朝圣面见皇帝前指定的居住地。</p> <p class="ql-block"> 禅宗初祖达摩,原名菩提多罗,坐化于禹门熊耳山中的千圣寺。</p><p class="ql-block"> 菩提达摩,简称达摩,他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刹帝利种姓。他的名字原本叫菩提多罗,成年之后依照习俗更名为达摩多罗,是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班若多尊者的大弟子,成为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p><p class="ql-block"> 菩提达摩自小就聪明过人,因为香至王对佛法十分虔诚,因此从小菩萨达摩就能够遍览佛经,而且在交谈中会有精辟的见解。</p><p class="ql-block"> 般若多尊者在游历天竺国时,一路弘扬佛法教化众生。菩提达摩被般若多尊者普度众生的理想,以及丰富的佛学智慧所吸引,就拜在般若多尊者的门下,成为禅宗的门徒。</p> <p class="ql-block">进入黄寺正中是天王殿,和西侧的鼓楼,东侧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南侧的铜缸</p> <p class="ql-block">西侧的文萃楼</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菩提达摩遵循他师父的遗教,在公元5世纪后期,乘船东行来到了中国。当时中国是南北朝时期,在刺使萧昂的陪同下,他们来到建业觐见梁武帝。梁武帝见到菩提达摩,为了炫耀自己在位期间曾建寺、抄经、度僧、造佛像无数,梁武帝问达摩:“我做了这么多的善事,有多少功德?”达摩回答说:“并无功德。”梁武帝说:“我建寺、度僧无数,何以没有功德?”菩提达摩说:“这些事只是想求得天人的果报,是有漏的福因。虽然是有,毕竟不是真实的。”梁武帝又问:“怎样才是真功德呢?”菩提达摩说:“真正智慧的解脱,是证悟到智慧的本性,本来便是空寂、圆明、清净、妙密的实相无相。这种智慧成就的真功德,不是以世俗的观念求得的。”梁武帝问道:“怎样是圣道最高的第一义?”</p><p class="ql-block"> 菩提达摩说:“空廓无相,并无凡圣之别。”梁武帝又问:“那么,站在我对面的是谁?”菩提达摩回答:“不识。”</p> <p class="ql-block">文萃楼前的蟠桃</p> <p class="ql-block"> 由于梁武帝不能理解达摩宣扬佛法的真正奥义,于是,达摩渡过长江,来到北朝管辖的河南嵩山的少林寺。到达少林寺后,他便终日默默无语,面对石壁结跏趺坐,就这样一坐就是九年。在少林寺中达摩面壁九年,实际上是在等一个人,他就是神光,也就是后来的慧可大师。</p><p class="ql-block"> 神光从小就天资聪慧,长大以后,博览群书,但随着他研究的深入,却对生命和宇宙产生了更大的迷惑。后来他接触到佛经,觉得可以安身立命,便在洛阳龙门的香山皈依宝静禅师出家做了和尚。在宝静禅师的指引下,神光前往嵩山少林寺,礼拜达摩大师。</p> <p class="ql-block">东侧的文华楼</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 神光见了达摩大师以后,曾多次前来求法,但大师只是面壁而坐,一言不发,神光并未因受到冷落而灰心退转。</p><p class="ql-block"> 传说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在达摩修行的洞外一直站到天亮,身边的积雪没过了膝盖,达摩看到如此情景,便问道:“你这样站在雪中,究竟为了什么?”神光见大师终于开口,不觉悲喜交加,说道:“愿大和尚慈悲,为弟子开示正法,广度迷情。”达摩严厉地对他说:“诸佛妙法都是经过累世修行所证悟到的,行一般人所不能行的功德,忍一般人所不能忍的苦难,你以为你这点苦行就能得到大乘道果的真谛吗?你还是回去吧,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神光听了达摩的话语,便从身上抽出早已备好的快刀,挥手砍断了自己的左臂,拿起来放在大师的面前。</p> <p class="ql-block"> 菩提达摩知道神光心性已定,是一位可以传授心法的栋梁之才,便对他说:“过去一切诸佛菩萨,为了求法证道而忘记了自己的肉体和生命。你现在为了求法,宁肯砍断自己的左臂,诚心可嘉。”神光忙说:“大和尚慈悲,弟子十几年来,守戒修行,但是弟子的心还是不能安宁,求师父给弟子一个安心的法门。”达摩说道:“你把心拿来,我这就给你安。”过了好一会儿,神光说:“弟子四处觅心,却没有找到。”达摩微微一笑:“我已经为你安心了。”神光因此而顿悟。</p><p class="ql-block"> 达摩又为他取了一个法名叫慧可,并嘱咐他:“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石壁,可以入道。”随后,达摩大师又陆续收了道育、道副及总持比丘尼为弟子,开创了中国禅宗的历史,传授禅宗法脉。</p><p class="ql-block"> 一天,达摩大师将要回国之前,召集弟子对他们说:“我回国的时间就要到了,你们就自己的修行来说说体悟吧!”道副说:“依我的见解,不要执著文字,但也不能脱离文字,这便是道的妙用。”达摩说:“你只得到了我的皮毛。”</p><p class="ql-block"> 总持比丘尼说:“依我现在的见解,就像庆喜看见阿闷佛国的情景一样。虽然只见过了一次,但认识实相以后,就不需要再见了。”达摩说:“你已经得到我的肉了。”</p><p class="ql-block"> 道育接着说:“四大本来是空的,五阴也并非实有。依我之见,并无一法可得。”达摩说道:“你已经得到我的骨了。”</p><p class="ql-block"> 这时达摩看着慧可,只见他恭敬地向达摩作礼叩拜,然后站回原位,一言不发。达摩高兴地说:“只有你得到了我的精髓!”接着又说:“从前佛祖以正法眼藏交付给摩诃迦叶大士,历代传承,一直到现在。如今我这个重任交给你,你要好好地护持,我的袈裟和所用的钵也一同传给你,作为传法的凭证。”随后,又将四卷《楞伽经》传给慧可,用其中的义理来印证和指导修行,并留下偈语: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p><p class="ql-block"> 慧可也就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二代祖师。达摩大师在传给慧可衣钵之后,便踏上了西行回国的路途,达摩大师就是在这次西行中,坐化于禹门熊耳山中的千圣寺。</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前石狮</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 在天王殿中央供奉着弥勒菩萨、韦陀菩萨,两侧分别供奉着四大天王,又称“四方天王”或“四大金刚”,他们是守护四方的护法神,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p> <p class="ql-block">院子里的竹林</p> <p class="ql-block">垂花门</p> <p class="ql-block">西黄寺重修纪念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