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思念如潮

空谷幽兰

<p class="ql-block">寂静的夜晚,月光透过小窗,洒在靠墙的书架上,一本本书籍在月色里泛着晕黄的光。《古文观止》《千家诗》《鲁迅小说集》《唐诗宋词》……曾几何时,这些都是父亲的手边书,如今,却随我从东北平原,翻山越岭来到了西南边城。</p> <p class="ql-block">父亲时常翻阅的《鲁迅小说集》,是一九五二年版本,七十年的光阴,已在书页上留下斑驳痕迹。虽算不得古老,却也与主人一同,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从前的夏日傍晚,月亮悄悄爬上树梢,一家人于院中乘凉,孩子们总是围在父亲身边,央求他讲故事:“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碧绿的西瓜……”父亲的声音娓娓动听,讲述的是鲁迅先生美丽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晚餐是一天中最温馨的时光,父亲时常小饮一杯,酒后的故事亦或是《风筝》,文中记录了鲁迅年少时的一段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乡愁。此时,父亲的声音轻缓、悠远,想必是在先生的文字中,忆起了自己的童年。还有一些诸如《社戏》《一件小事》《在酒楼上》等故事,也是反复聆听,耳熟能详。</p> <p class="ql-block">北方冬夜,月亮的清辉洒满大地。父亲白天的工作是治病救人,晚上还要为家人取暖,趁着月色锯柴。每到这时,我们也在一旁边帮忙边听父亲讲故事。家中有一本上海铸记书局石印的《千家诗注释》,这本书收录了宋代谢枋得所选的《七言律诗》。这是我国旧时代很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其中大多为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父亲教我们背诵古诗时,通常是将诗歌释义结合创作背景,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给我们听。这种方法于小孩子而言,既增强了趣味性,又加深了印象。由此,当时所学诗歌,至今仍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古文观止》也是父亲最爱不释手的一套书,共收藏了两个版本。一种是四册手工线装本,封面已为黄褐色,纸张薄脆,书页中多处勾勾圈圈,空白处的注记几近模糊,依稀认出父亲潇洒的笔迹,在岁月里散发着墨香。这套书,从父亲的学生时代就伴随在身边,几乎见证了父亲一生的时光。年深月久,无数次翻阅,扉页已磨损严重,直到文革结束后,购得新的版本,父亲才将其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p> <p class="ql-block">父亲背诵《古文观止》的样子,也刻在了我的记忆里——中年的父亲、老年的父亲、耄耋之年的父亲,身影一样的伟岸,声音一样的铿锵。纵然时光不断在他脸上增添印记,父亲对书中文章的记忆却一如既往,不曾有丝毫模糊。年幼时无知,一脸懵懂地依在父亲怀里,漫不经心地倾听。日复一日,在字字珠玑里耳濡目染,渐渐地,《阿房宫赋》《滕王阁序》《醉翁亭记》《兰亭集序》等朗朗上口的篇章,也能与父亲互动背诵,尽管其中的妙处未必领会。</p> <p class="ql-block">一个个温馨的日子,穿连起幸福的时光,我们一天天长大,父母一天天老去。年少不知愁滋味,一厢情愿地以为,天还长,地还久,岁月不会老。直到有一天,母亲化作星星,去了遥远的天际,父亲也渐渐地头发花白了,皱纹稠密了,眼睛浑浊了,步履蹒跚了,如同蜡烛一般,燃着燃着,燃到了尽头。彼时,我已离别家乡,看不到母亲坟头的草已黄,看不到父亲窗外的雪飘落。</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雪在父亲的一生中飘过多少次呢?记得父亲曾提起过,转业官兵到达北大荒的那一天,遇上了倒春寒,空中也是飘着这样的雪花。“冬深雪愈白,展卷页如冰。”六十个严寒冬季,无数个风雪长夜,灯下都映着父亲读书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月亮从荏苒的光阴中缓缓走过,儿时的记忆总是在岁月里穿插交织。那一幕幕往事,曾经以为是寻常,如今回望却令人动容。父亲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让我永远仰慕。熟悉的人常说,我的外貌、举止像极了父亲。即便我也很想拥有母亲的贤惠,父亲的才华。然而,他们优秀的品德,又岂是我所能及?父母是一种岁月,经历过坎坷艰辛,饱尝了酸甜苦辣之后,才能活成他们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今夜,月光如水,思念如潮。往后余生,不会再有抑扬顿挫的诵读声将我陪伴;不会再有深情的目光追随我远行。父母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正直、善良、真诚,父亲还把高尚的医德传给了哥哥,把他的文学梦留给了我。</p> <p class="ql-block">“夜来风雨报小窗,灯下翻书细品章。”父亲用一支笔,描绘出月圆时的幸福,抒发着月缺时的感伤。于溶溶月色中,轻轻抚摸父亲珍爱的书籍,细细品读父亲笔下的诗句,深深吸吮浸润在空气中父亲的气息,仿佛又看到那慈祥的笑容,儒雅的身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