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海科学会堂1号楼前身为1904年建成的德国花园总会。1914年法租界扩张后,南昌路一带被划入法租界“版图”,1921年,法国人将原德国花园总会改建成法国总会,到1926年经过又一次改建,法国总会转变为供法国侨民子弟上学的法国学堂。新中国成立以后,在1956年举办的一次上海科技届知识分子座谈会上,一位科学家提出,“上海应该有一个专供科技工作者活动的场所”。这个建议当场得到了与会的周恩来总理的赞同。很快,上海市委就决定把南昌路47号划给上海科技界,成为科技人员活动的场所。1957年,上海市工会联合会拨款重新翻修这栋老建筑。1958年1月18日,科学会堂正式成立,首任上海市长陈毅为之题下今天人们在外墙上可见的“科学会堂”四个字,同时,新成立的上海市科协搬入科学会堂,并自此在这里办公,这里也成为全上海科技工作者共同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科学会堂1号楼由法籍建筑师万茨·舍伦设计,均衡、对称、宏伟、兼具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和优雅闲适的法国乡村别墅风格的建筑里,拱形落地门、券窗、孟莎式屋檐顶下的木质牛腿等装饰带有新艺术运动时期的特征。一楼一侧落地门窗朝向庭院,一侧墙上挂着苏步青、杨振宁等科学家照片和朱屺瞻、谢稚柳等名家书画的走廊,是全上海保存至今最长的建筑室内长廊。紧邻贵宾厅的东墙上,索尔维会议的群英们“静坐”于墙,经过现代技术的处理,爱因斯坦的眼睛时而调皮地眨动,普朗克的烟斗仍在冒烟。与当代人心灵对话的来自历史深处的凝视,总是吸引参观者驻足流连。</p> <p class="ql-block">沿卷涡图案铸铁扶栏的庄严木阶楼梯上二楼,直接映入眼帘的大跨径券形木窗框里,镶嵌的是1918年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出品的彩绘玻璃。这也是全上海留存至今最大的彩绘玻璃。蓝蜜蜂和红杏花,在泻满阳光的金色背景里流光溢彩。</p><p class="ql-block">科学会堂1号楼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入选价值在于,它是上海现存规模最大的单体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是全国首个地方性科技工作者活动场所,举办或承办了诸多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活动和会议,是国内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举办学术演讲活动最多的地方性科技工作者活动场所。</p><p class="ql-block">善待历史建筑,保护历史建筑并合理使用,列入国保单位的科学会堂,进入了新的保护和利用阶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