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始终是教育界一个永恒的话题。提高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备课的实效性,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课堂转变为开放的、双向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我们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我们要钻研教材,研究课程标准,确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琢磨教学重难点,在充分了解学情的情况下,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认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多元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p><p class="ql-block"> 《“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中这样写道:</p><p class="ql-block">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一共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记了。</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这段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讨论:船上明明六十一人,为什么船长却说把六十人救出去。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讨论后开始派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有人说:“当时场面混乱,船长可能记错了。”但其他人立马反对:“如果他记错了,怎么不说五十呢?而正好说出除了自己以外其他的全部人数呢?”我听了,不住地点头,觉得反对的同学言之有理。接着,讨论继续下去。大部分的同学认为:“危急关头,救人至上,心中只想把船上的六十人人就出去,从而忽略了自己,的确把自己忘记了。”但是也有同学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船长与船感情深厚,已经抱定与船共存亡的决心,只有能把他人全部救出,自己就甘心与轮船一起葬身大海,意念清楚明确,并未忘记自己。这塑造了船长在危急时刻临危不乱的威严形象,体现了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老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主体阅读感受。语文教学应该在多元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所以,我觉得学生分析的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不应该否决。后来,我在归纳时这样说:“这两种理解都无损船长的英雄形象。如果一定只能有一种理解的话,那就是船长并未忘记自己,而是有意不包括自己的。如果忘记的话,随时可以想起,别人也不会不叫他跳下救生艇。另外,还有一处可以佐证,沉船时,他那样坚定,那样自若,那样庄严,就像一尊雕像一样,表明他从一开始就做出了清醒、明确、坚定的抉择了。”</p><p class="ql-block"> 语文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要营造平等自由的教学氛围,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感说、敢为,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受到激励,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才能得以真正地展开。</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教师要重视个性化阅读,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创造性、批判性,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要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使学生在多元化解读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我们期待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都能绽放出绚烂无比的花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