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一结婚四十五周年回忆

李昭洪

<p class="ql-block">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又到了2023年7月1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的光辉日子,也是我和老伴揭淑梅双双入党50周年的纪念日,更是我和老伴结婚45周年、参加工作45周年(老伴46周年)、儿子出生45周年、搬迁房子45周年,值得纪念和庆贺的日子。1969年7月我响应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报名参加了“8491”国防工程建设,在支前民兵团4营18连先后任战士、班长、排长、司务长,并于1973年9月由副指导员周必铿、三排副钱盛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2月,工程结束,4014名支前民兵退埸回家。回家后,我被当时的城郊公社先锋大队选为大队党支部委员,大队民兵营长。据老伴自己回忆,她是当时城郊公社大坪大队团支部书记兼妇代会主任,也是1973年12月入党</p> <p class="ql-block">1973年,毛主席号召:“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为了响应和落实毛主席的号召,推动全县学大寨高潮,县成立“学大寨工作队”,分头下到各公社推动督促全面学大寨运动。工作队成员从各部门优秀积极分子和各公社各大队“四大头”即:党支部付书记、团支部书记、民兵营长、妇代会主任中挑选。我有幸被选为第一批学大寨工作队员,1974年10月,在工作队长李齐昌的带领下,进驻罗坊公社红岗大队(现罗坊乡岗头村),队员还有童锦淳(原红岗小学老师)、江祥林(老师)、罗东远(县良种场职工)。队长、童锦淳、我住大队部(岗头吴家老祠堂),江祥林住文敷自然村,罗东远住肖坑自然村。每人包一个生产队,童锦淳包9队,我包2队,每天和社员同劳动,改河造田,平整土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晚上下队组织社员开会学习、政治评分,对抵制学大寨的人和事进行批评教育,有时甚至开大会批斗。74年12月,第二批工作队员下来了,不知是巧合还是上面认为红岗大队工作队是清一色“和尚”,竟分了2位女队员给红岗,一位是我老伴(这时我才认识她叫揭淑梅,是城郊公社大坪大队团支部书记兼妇代会主任),另一位是莆田知青,叫戴凤玉。队长当即作了安排,俩位女队员住大队部隔壁一户贫农家,戴凤玉包8队,和童锦淳包的9队相近,揭淑梅包3队,和我包的2队是相邻,队长还交代要以老带新,要我帮带揭淑梅,童锦淳帮带戴凤玉。当时大队距离生产队有1公里多路,且还不通电,点煤油灯,晚上下队要打着手电简,揭淑梅包的3队在一个山凹里,我必须先送她到3队队部再回来2队开会学习,并约定不管时间长短,都要等我接她一块回到住地。再加上当地社员群众都讲罗坊方言,她一点都听不懂,我由于在“8491”工程时,连队有部份隔川、松洋的战友,他们讲的方言和罗坊方言比较接近,我能听懂,所以有时还帮她当翻译,还交代3队个别会讲连城话的社员要用连城话与她交流。一来二去,时间长了,双方处出了感情。当时工作队员每人每月25元工资,粮食自带,住大队的5位工作队员由大队请一位炊事员,自己开伙,煤炭自己到大队石灰窑挑,吃莱自理,碰上春天蔬菜青黄不接时,还连吃了快一个月的豆腐乳。生活虽然艰苦,但大家相互帮助、和谐融洽,日子还是过的很快乐,转眼就是半年,半年后,75年4月我被转到城郊公社隔田大队任学大寨工作队付队长,队长是原法院付院长罗跃达,揭淑梅被转到联益大队,跟宋水招一起包队。当时没有电话,双方约定以写信的方式来“鸿雁传书”或利用星期天步行去对方所在大队见面。到10月份,学大寨运动结束,我又回到老家任党支部付书记、民兵营长,揭淑梅则留在城郊公社任妇联付主任(半脱产)直至1977年选青提干。</p> <p class="ql-block">学大寨工作结束后,继续在生产队务农和大队果茶埸劳动至1977年6月。77年7月被公社安排到社办企业鞭炮厂任付厂长。12月份抽调到大石岩水库工地带民工,任开山一连连长,后又调水库指挥部任保卫组长至1978年10月。1978年的7月1日,我和揭淑梅结束了长达4年的地下恋爱,终于牵手成功。也留下一段“干部嫁农民”的佳话。真是“姻为学大寨、缘定红岗村”,所以我要感谢陈永贵,感谢学大寨。没有学大寨,便没有我的家庭。</p><p class="ql-block">就在这年的11月,我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和曙光,这年的选招青年干部名额较多,共33名,(比77年老伴那批20名还多13名)。由于我和当时的大队书记隔阂,与招生、招工、选干基本无缘。但自己的大队民兵工作和其它工作表现都很不错,给当时任城郊公社党委副书记、武装部长罗训炎留下深刻印象并积极向县武装部推荐。11月1日这天,由于在城郊公社隔壁的老房子被公社征用拆迁,另选地点重建,和我妹妹去姚坊拉一车砂子回来建厨房,不早不晚,上午10点多,打着赤膊,刚将砂子拉到县医院门口,迎面碰到县武装部政工科秘书游火炬骑一辆自行车急驰而来,见到我当即说道:“快!快!快!现在跟我去医院体检。”我一看他那么急,也没问为什么,连忙穿上衣服便跟着游秘书,他拿着一张体检表,陪着我从五官科、外科、内科、Ⅹ光等一科科检查下来,最后盖上医院“体检合格”章和医院公章,他又问:“有一寸的照片吗?拿2张来”,刚好结婚时照有单人一寸照片,便拿了2张给他,游秘书说:“我现在马上要坐11点半的班车到龙岩军分区去报批武装干部,不和你多说,等通知吧!”直到这时,自己才知道已被招为武装干部了。11月4日接到县委组织部通知:户口、粮食、组织关系转移,到县委党校青干班报到,培训学习。接到通知,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赶忙告诉老父亲:“我终于不再吃谷子,要吃大米了!”(以前区别农业户和居民户的标志就是吃谷子还是吃大米)。1978年11月25日培训结束,和李乾安、江兴辉、沈忠发、邱初林5人到县武装部报到,被分配到罗坊公社任武装干事。工作多年后才得知,当年选的5名武装干部名单己定,全部都是退伍兵,但由于选干属组织部门的事,由组织逐级推荐,全程县武装部没有参与,所以对新选的武装干部情况不是十分了解。但武装干部的行业主管部门是县武装部,所以报批比其他干部要多一关,须报军分区同意。所以当时的县委副书记、县武装部长陈其雄为了当面考核新招的武装干部素质如何,便在11月1日召开全县武装干部会议,其中一项会议内容就是将参会人员拉到训练埸,从城郊公社抽调5个民兵班,由5个即将选定为武装干部的同志每人带一个班,现埸表演队列、射击、投弹、刺杀、爆破等军事课目,结果其中一位被选对象不知是否当年参军的兵种与现在的军事课目不挨边,还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差,引起县部领导和参会人员的较差评价,陈部长便当埸命令游秘书马上找到我,作为后补队员顶替上去,也是全县第一个没有当过兵的武装干部。作为幸运的我,罗训炎部长、陈其雄老部长就是我的恩人,他们转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给了我前程。知恩必报,所以从事武装工作10年来,努力学习,发奋工作,在武装部的“三大任务”:征兵、民兵整组、军事训练和配合有关部门维护社会治安,积极参加生产建设,完成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中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得到上级和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好评,自己年年被评为先进武装干部,所在的部被评为先进武装部。不给上级和知遇之恩的恩人丢脸</p> <p class="ql-block">去罗坊公社报到之前,县武装部在北团公社老营大队搞民兵整组试点,我们都去观摩学习到28日结束,当时老伴调去北团“714水电站”建设工地当女子民工连指导员,而且怀孕即将分娩,心中十分挂念,所以学习一结束,便搭过路班车到“老虎口”下车,步行近10华里到老伴的电站工地看望,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老伴感觉有点要生的迹象,便搭班车回家,住了一晚,第二天(12月1日)老伴肚疼大作,送医院待产,下午5点多钟产下一大胖小子。据妇产科医生讲:“在你老婆之前生的都是女儿,到了你老婆这儿,就生儿子。真是不知哪里来的福气!”</p> <p class="ql-block">1977年,我们原住“大桥下”的老房子,因隔壁是城郊公社,公社便以改善办公条件为由,征用拆迁我们兄弟叔侄5户人的房子。补偿价格极低,老房屋每平米8元,好的每平米16元,空地和菜地不补偿。当时人多房少,每户才2间,所以才补了几百元。然后按男丁每户划拨3分地作为安置建房用地。1977年10月筹备砂石、黄土、石灰、木料、红砖等,78年1月4日打桩放样,1月13日基础完工,因是夯三合土墙,须等秋季再动工,9月5日动工夯墙,10月28日基本竣工,11月2日划分各自管业范围。由于资金紧缺,只好石头自己拣,砂子自己筛,黄土自己挖,石灰、红砖、木料自己拉,三合土墙自己夯,请了2个师傅,辛辛苦苦干了2个多月基本出水落成,内装修及厨房、厕所等附属设施则由分到的各人自己解决。至年底,全家4兄弟和老父亲才陆续搬到新房过年。</p> <p class="ql-block">纵观自己七十四年的人生经历,64年7月初中念完回家参加劳动,78年11月正式参加工作,2009年7月退休,工龄三十二年,加上正式参加工作前的职业,前前后后经历过多个工作岗位,担任多种工作职务。现己退休十四年。深感人生苦短,生活不易,只有通过自己不懈的奋斗和努力,对帮助和支持过自己的贵人常怀感恩之心,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借用(明)金声(1589一1645)的一幅楹联可概括自己的一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自己虽无楹联所列之胸襟和胆魄,但只要对自己认准的目标矢志不移、契而不舍;不抛弃、不放弃,则一切皆有可能。我对结婚四十五周年的感言是:转眼间,四十五年的光景飞驰而过,人世间的风风雨雨我们已走过大半,也看尽了无数,还好你我都在彼此身边从不曾离开。面对疾苦和患难,互相搀扶,微笑面对。不论是你还是我,都在互相珍惜着彼此,为我们共同的家付出着,做着许多不懈的努力。</p><p class="ql-block">四十五年来,我们用心经营这份婚姻,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分担,上敬老,下爱小,与领导同事和谐,与亲朋邻里和睦,给孩子以好的家庭氛围和亲情感受及体验。</p><p class="ql-block">我们用四十五年的时光验证了“爱情”这两个字的含义:那就是彼此珍惜、彼此理解、彼此信任、彼此包容!四十五年的沧桑,四十五年的磨合,四十五年的依靠,四十五年的成长,同舟共济,相濡以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七言一首作结束语:</p><p class="ql-block">岁月赠我两鬓霜,红尘赐我一身伤。</p><p class="ql-block">尝遍人间千般苦,衰颜依旧笑夕阳。</p><p class="ql-block">拙文刊出后,感谢老同学陈必兴赠诗一首,老同事陈亨祥手书条幅并裱:</p><p class="ql-block">(贺昭洪、淑梅夫妻连理四十五周年)</p><p class="ql-block">手牵半辈凤鸾鸣,风雨同舟岁月耕;</p><p class="ql-block">清淑梅开香四溢,昭明洪福喜庭盈</p> <p class="ql-block">李昭洪二0二三年七月一日于老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