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世上明理几许,书中世界万千。</p> <p class="ql-block">“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春小追梦人致力于帮助孩子们打开探索未知世界的大门,到书籍中去思考和寻找,让孩子们在每一次发现和创造中得到精神的滋养。</p> <p class="ql-block">本学期,春涛镇中心小学全体教师拜读了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传世之作《给教师的建议》。书中反映教育规律的一些教育思想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失色,反而历久弥新。它是留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份丰厚的礼物,值得我们珍惜,值得我们用心对待。</p> <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15日下午2时50分,春涛镇中心小学《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分享会在综合楼三楼图书馆如期举行。</p> <p class="ql-block">“水韵潺潺,滋润万物生灵;书香幽幽,培育芸芸众生。以书为伴,让我们心神平和,陶冶情操。一本好的教育教学专著似淡雅的香茗,更胜陈年的烈酒,能够帮助教育者解开心底的疑惑。”本次读书分享会在主持人张志萍老师极富诗意的话语中拉开帷幕。</p> 参会领导 <p class="ql-block">本次读书分享会特别邀请到我校冯样辉副校长和工会刘俊毅主席作为嘉宾,陈学军副校长组织开展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分享会上,各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畅谈读书收获。有的老师感受到教学理念的更新、心灵受到启迪,有的老师分享自己阅读过程中的顿悟,有的老师总结自己过去工作中的疏忽,根据书中给出的建议提出改进措施。</p> 语文组教师风采 <p class="ql-block">潘叶琴老师读完这本书后不由发出感慨:“学海无涯,学生如此,老师亦然!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大量地阅读优秀书籍,不断给自己充电。想要给学生一杯水,那么自己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要成为聪明、智力丰富、诲人不倦的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多给学生正面积极的暗示,增加他们体验成功的次数。智慧要靠智慧培育,良心要靠良心熏陶,对祖国的忠诚要体现在真正的为祖国服务。”</p> <p class="ql-block">执教低年级语文的金玲老师看完本书后感触良深,她意识到应该用爱与真诚触碰学生内心深处的柔软。每一个学生都是充满可能的小树苗,离不开呵护,也不能缺少自由,教师要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培育他们的积极进取之心,保持孩子的乐观向上心态,才能帮助他们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才能促使他们向阳而生,逐光而行。</p> <p class="ql-block">在日常教学中能关注并了解孩子天生气质的桂亚楠老师读完本书后收获满满,她说:教育孩子要讲究因材施教,争取让每一位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收获的幸福。作为教师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要做孩子热爱阅读的好榜样。</p> <p class="ql-block">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知识的学以致用,不但要让学生储备知识,更要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学习过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这告诫毛丽娟老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放手发动学生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实践。</p> <p class="ql-block">李善琪老师分别从“怀爱前行”“因材施教”“激活知识”三个方面,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读完本书的感悟与收获。当读到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说到的“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她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感慨地说道“读初中时,有一段时间我陷入了学习的低谷又难以融入到班集体,是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她们用爱和理解滋润了我的心灵,使我能够尝试用心感受生活,积极地探索生活的美好。直至今日,每当我在教育过程中遇到困难总会忍不住想起她们,耳边仿佛传来她们鼓励我的声音:“不要怕,没关系的,你能行!”</p><p class="ql-block">班上有位女同学总是没办法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李善琪老师为此很头疼,但她转变自己的态度,采取多鼓励、多指导的方式,最终在该名同学的眼睛里看到了享受学习、收获成就的闪闪金光。</p><p class="ql-block">学生是活泼好动的,知识也应该是鲜活而有趣的,人们夸奖老师不只是因为老师传授了知识给学生,更多的是因为老师无私的奉献能引导孩子走向成功,能帮助孩子塑造完美品格。“立德树人守初心,铸魂育人担使命”,这样,才不算辜负学生,这样,才不枉此生。</p> <p class="ql-block">金宇梦老师深感书中每一条建议都充满教育智慧,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丰富的理论研究,启人深思。她说: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后进生”的工作可谓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一、使学习成为他们树立自尊感的领域:当学习困难的学生和能力较强的学生在一起上课的时候,需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加以特别的关心和耐心。二、阅读是智育的重要手段: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无法克服的障碍就越多,他就应当更多的阅读。有组织地让学生阅读一些科普性读物。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p> <p class="ql-block">“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进行教学?”在阅读时,朱芷晗老师一直在思考,她从《给教师的建议》中寻找到了不一样的答案。首先做一个对学生有爱的教师,其次培养拥有独立个性的学生,最后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为此,她将继续阅读,不断学习。</p> <p class="ql-block">教育最终实现的不是与生命牵手,而是走向新的生命。黄菲老师从自然、劳动和阅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让大自然唤醒学生生长的无限可能,让劳动成为学生生长的坚实支柱,让阅读推动学生生长的持续发展。我们作为教育者,要做的就是让每个生命都有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让每个学生都在这样的教育中灿烂盛开,让所有学生的各种可能性得到无限放大。</p> <p class="ql-block">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说道:“阅读的力量不仅能把学生从不及格的厄运中拯救出来,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读书越多,他们的思维就越清晰,脑力就越活跃。”周玲玲老师十分认同这一观点,并认为我们要做到不停地读书,每天读书,与书结下不解之缘。就像刚开始的小河流,只有每天不停地注入水量,才能汇成汪洋大海。</p> <p class="ql-block">张志萍老师对于这本书也有自己的体会 。她提到书中的一句话:学校里的一切困难,都会在家庭里折射的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在教学实践中,会碰到一些学生存在心理压力,在面对这一类问题时,我们要学会及时调整情绪,耐心了解情况,再做到与家长有效沟通。行而不辍,携手同行,让家长信服、信任、信赖。</p> <p class="ql-block">邹肖燕老师认为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记住了不是知识,能在生活中运用才是真正的学到知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把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旧知带动新知,从学会到会学,才是教师的目标。</p> 数学组教师风采 <p class="ql-block">坚持“用爱温暖学生心灵,用行为引导学生向善”的郑英芳老师把学生看得很重,她说:“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的人,当你用一颗赤诚之心去对待他们时,他们也一定会发自内心地喜欢你。教育是在合理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学习。生活处处皆数学,如果我们愿意多花点心思、变点花样,就能很容易地让数学这门学科变得灵动起来,让每一个孩子因此爱上数学。”</p> <p class="ql-block">读书是幸福的,能让人增长知识,使人明白道理、憧憬未来,叫人品味生活。刘丹山老师在拜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对于如何做老师又有了不一样的感悟:要让学生对于老师所上的课有所期待,对于低段孩子来说,他们正处于对事物好奇的阶段,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扶植他们接触未知事物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一直以来,吴小艳老师对于“如何对待学困生”,“如何有效备课”,“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等问题始终困惑不已。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探究,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跳过的实际问题。读完《给教师的建议》后,她得到了一些启发:“尊重个体差异性,设计分层式练习,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收获课堂成就感;多读书,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沙成塔,集腋成裘;鼓励学生多阅读,激发学生多思考,学生碰到实在不懂的地方再指导一下,让学生不惧挑战,敢于攀登知识的高峰。”</p> <p class="ql-block">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周海燕老师在书中认识到阅读的力量。阅读得越多,理解力就越强;理解力越强,就越喜欢阅读。这就跟骑自行车一样,你骑得越多,跌倒和爬起来的次数就越多,你骑车的技术就会越发娴熟。</p> <p class="ql-block">陈娟老师感受最深的关键词是“以生为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生为本"还体现在育人的方法上,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因此,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生,也不能用统一的尺子衡量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我们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p> <p class="ql-block">苏志华老师在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后,对于教育有了更加清晰和全面的理解。她认为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要不断阅读各种教育相关书籍,丰富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修为和教育能力。</p> <p class="ql-block">万颖老师由此想到朱熹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她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要想有潺潺流淌的一汪清泉活水,就得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教育之路,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愿携手同行,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吴俊老师是这么说的:教育是爱的艺术,不仅需要老师付出爱心,更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份爱,还要他们懂得去爱别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应该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因此,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读书是很有必要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也提到“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一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好比是在你的教育车间里增添了一件新的精致的工具。教育者还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精细的感觉。你必须热爱美、创造美和维护美(包括自然界的美和你的学生的内心美)。”</p> <p class="ql-block">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怎样利用自由支配时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你一定要使自己的学生形成合理的爱好。”涂子逊老师认为这个年纪的他们并没有拥有能明辨是非的能力,那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对于学生的发展应该起一个积极引导作用,将他们指引到一个正确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正如吴旭文老师从书中汲取到丰富的教育智慧,他是这么理解的: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不断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成为善于对书本中的内容深入思考的人。</p> 英语组教师风采 <p class="ql-block">“《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怎么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多种办法。”刘亚婷老师百感交集地说道:“书中为我们总结的这一百条建议,既是作者教育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教育教学实践的理性反思。沿着大师的思索轨迹,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立足于教育教学规律本身,以一种超前的意识娓娓道出成长为合格教师的关键。为我们认识教育的规律和本质打开了一道门,开启了一扇窗。今后我将在这本书的指引下,不断地促进自我成长,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陈茶金老师认为读书很重要,有时候可能不记得书中的内容。读书就像吃饭,你不可能清清楚楚记得每顿饭吃了什么,但每一顿饭的营养都已经化作你的血肉,渗入到你的身体中去了;同样,也许你记不住读过的每一本书,但你并没有白读,因为每一本书的内容都已经化作你的精神营养融入到你的灵魂中了!</p> <p class="ql-block">倪婷老师从书中悟到爱的真谛,爱是奉献,爱是给予。做一个有爱的老师:爱学生,找到工作的激情,用情怀点亮讲台的岁月;爱自己,永葆对生活的热爱,让生命之树常青;爱家庭,用陪伴温暖家人的心灵;爱阅读,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彩绚丽。</p> <p class="ql-block">“没有抽象的学生可以对之机械地搬用一切教育和教学的规律。没有统一的先决条件能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好成绩。对一个学生来说,5分是成绩好的标志,而对另个学生来说,3分可能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风趣幽默的毛港萍老师由此受到启发,她说:“我们要保持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心,不要求他们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日常备课中,我们应仔细考虑课堂上每个学生将能做什么,为所有的学生挑选他们都能做好的作业。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能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么对他来说,我们这堂课就是有意义的。”</p> 综合组教师风采 <p class="ql-block">“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所以发展学生的个性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体育老师李凯这样说道。在体育运动中,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如安静、活泼、合群、爱动等,都会一览无遗地展示出来。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认真思考、具体分析,全面认识了解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解放学生的个性!</p> <p class="ql-block">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左子豪老师对此的看法是:在教学中,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不同的个体,在体育锻炼中不应该“一视同仁”,而是要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个合适的环境充分展现出自己的能力,锻炼自身,从而得到成长!</p> <p class="ql-block">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体育应该是一种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李慧老师逐渐把这种思想贯穿于他的课堂教学当中,他说:“我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一项自己热爱的运动,这在体育教育当中非常具有意义。我们应当不断丰富体育活动的形式,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找到心中的热爱并为之努力。”</p> <p class="ql-block">从书中“培养儿童对图画的爱好”这条建议里,李琦老师产生许多共鸣和思考。图画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像力的手段之一,儿童的图画是通往逻辑认识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阶梯。图画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能够在画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起来。</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一定也有这样的孩子。在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时,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表现出思维的愚钝。但是,一定能够发现他的优点。所以我们一定要善于开发他的天才和创造性的禀赋,使他懂得并且要感觉出自己最擅长的在其中表现出自己的活动。相信他会在学习上一年比一年取得更好的成绩,他的这样的知识是牢固的,理解透彻的。张丽莎老师认为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并会在他以前常常因困难而退却的地方取得胜利就是“思维的觉醒”。</p> <p class="ql-block">“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通过思考,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发展能力,解决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王天文老师所坚信不疑的:“我们要用思考的火花点亮孩子求知的心灵,用理想的书籍打开孩子智慧的大门。”</p> 领导总结 <p class="ql-block">陈学军副校长成为领读者,在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的过程中陆续写下读书笔记一万六千多字。他从备课、阅读、学会学习、后进生教育等方面做了读书分享。</p><p class="ql-block">接着,陈校长拓展分享了詹大年校长的两个教育理念:</p><p class="ql-block">一、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p><p class="ql-block">1、对话: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p><p class="ql-block">2、立场:和孩子站在一起。</p><p class="ql-block">3、希望:让孩子心中有期待。</p><p class="ql-block">二、批评是叫孩子“抬头”,而不是“低头”</p><p class="ql-block">批评的目的是激励,不是打击;是唤醒,不是压抑。要唤醒孩子内在的自省能力,通过自身的思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p><p class="ql-block">1、以纠正错误为目的的批评并不是要让孩子认错,而是让孩子学会思考;也不是让孩子认输,而是让孩子学会尊重。</p><p class="ql-block">2、以建立关系为目的的批评不是和孩子分出胜负,而是要帮助孩子构建自我关系,融洽师生或亲子关系。</p><p class="ql-block">3、以传播善良为目的的批评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和谐,学会善良,而蛮横的批评只会让孩子学会蛮横。</p><p class="ql-block">4、以发泄情绪为目的的批评只会火上浇油,让“批评”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变成“加害”孩子的利器,成为悲剧的导火索。</p><p class="ql-block">最后,陈校长向全体教师提出两点建议:</p><p class="ql-block">一、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每天读书半小时!</p><p class="ql-block">二、做一个“发现者”“思考者”“研究者”“领读者”“创造者”!</p> <p class="ql-block">本次读书分享会由我校冯样辉副校长做最后总结,冯校长表示自己在这个下午听大家的读书心得,觉得过得很充实。他说:我认为这个活动很有意义,主要体现在两点。</p><p class="ql-block">一、我们是教育工作者,肩负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如果我们能坚持读书并把它变成自觉的行动,那这件事的意义就会变得深远。想一想,学生因为你的智慧、博学给他带来人生的改变,那对于我们将具有重大意义。所以我常说要向老师们致敬。</p><p class="ql-block">二、老师们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当你走进课堂,你就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很有意义。所以要不断地学习和总结,这样,才不会落伍于时代。</p><p class="ql-block">同时,冯校也对我们提出疑问:2022版新课标已经正式颁行一年了,它是我们教育课程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指挥棒。请大家扪心自问:我们学了多少?懂了多少?学透了多少?在看到大家都陷入沉思时,冯校说道:“每一次改革对于教师来说都是很好的机遇。每一位老师都是示范者,不管是哪门学科都要践行新课标,聚焦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这也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p><p class="ql-block">冯校强调大家要提高业务能力,促进自我成长,要把读书变成常态化活动。“长此以往,也许你会发现每天不同的自己,这意味着你一直都在进步。”</p> 结语 <p class="ql-block">本学期第二次教师读书分享会历经三个小时圆满结束,但老师们不会停下阅读的脚步!</p><p class="ql-block">读书能启人心智,撼动心灵;读书能积淀学养,指点迷津。让我们与书籍携手同行,开启教育生涯的心灵之旅,我们的课堂将充满智慧,我们的教育将一路书香,我们的生命将更加厚重深沉!</p> <p class="ql-block">编辑:全体教师</p><p class="ql-block">摄像:李凯</p><p class="ql-block">校稿:陈学军</p><p class="ql-block">审核:黄志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