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青春三》一一和光同尘二则

manni

一、天降江公子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初,我所在的工厂传来了一个暴炸性的小道消息,这仿佛像一滴水落在热油锅中,让素日平淡乏味的厂区沸腾起来。私底下人们纷纷议论着"知道吗?那四大金刚手下的得力干将,江某某的女儿下到我们厂里来啦!</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一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震撼了所有人!没想到震后的余波竟然涉及到我们厂里,当年受九一三事件波及的江父曾任空政党委书记,其母亲也是军内首长。身为空军大院出生的江公子乃是军中之花一枚。如今屈尊到工厂当一名普通工人也是令人咋舌!</p><p class="ql-block">闻当年与江公子同一车间的好友回忆,江生性活泼性格开朗,在车间里人缘很好!完全没有高干子弟的矫娇二气。</p><p class="ql-block"> 我在厂时并没有与江有交集,偶尔一次邂逅发生在一次上中班时,那天身感不适,准备去医务室。路过机修车间突然窜出一个身影,嘴上还嚷嚷"快快!赶快去请半天假!否则来不及了"原来那天电视台播放解禁后引进的大片《安娜·卡列尼娜》。曾经读过苏联作家托尔斯泰所著巨著《安娜,卡列尼娜》一书,无不被美丽动人的安娜,和风流倜傥的渥伦斯基的爱情故事所深深吸引!如今在电影上重现。也难怪江公子如此欢腾雀跃的奔医务室,就为观看此片请假去啦!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江公子!这么多年过去,当时她那性格跳脱,不加掩饰的样子仍鲜活的浮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久厂宣传科与工会组织爱好文艺的青年,成立了厂业余宣传队。那群热血青年,其中不乏有文学才子的加盟,滿腔热情的自创各种形式的舞台短剧,让宣传队活跃在厂内外的舞台上。那空军大院出来的能歌善舞的江公子则成了宣传队的台柱子。每当演出,她优雅的表演和曼妙的舞姿,让台下观众为之喝彩!(剧照前左二)</p><p class="ql-block"> 这么多年过去,当年作为政治问题的江父已经平反!而受牵连下放到工厂的江公子如今还好吗……?</p> 二、老张其人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中期,我车间来了一位女士姓张单字萌。碰巧分在我所在的轴承内圈小组。进车间后也无人介绍,只知她姓张所以众人均称她为老张!当年的老张苍白的脸上一双微陷深沉的双眸,对人和蔼,一笑就露出一颗镶银的牙齿!她一头朴素的齐耳短发里夾杂着少许白发,略显老态!后来我才知道老张当年实际年龄才四十多岁!</p><p class="ql-block"> 车间主任将老张分配给小组资格最老的陆师傅学习技术!老张对陆师傅很恭敬一口一个陆师傅的叫。可能是年纪的原故记性不好,老是受师傅的白眼,操作中遇到技术困难,老张怕师傅责备。喜欢找我不耻下问,用带着一口江浙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小史小史的叫我,我也乐于助她帮她解决磨床挍车上的小问题。一来二去老张就和我熟了,交谈中我惊呀的得知,老张竟然和我是我家对面,那幢自由公寓的邻居,这一下子拉近了我和老张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时间一长我和她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闲聊中我才知道老张原来是徐汇区政府的办公室主任,她和在上海社科院工作的先生,解放前都曾在新四军后勤工作,解放后转业到地方。老张至所以下到我厂工作,原因是正值文革后期,老张所在区政府因为她犯所谓路线不清的问题,被 惩罚性的临时下放到工厂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擦汗]当年老张长期精神紧张造成的伤害,使她身体状况不好,但在厂工作时她仍咬着牙坚持上班,让我为她感到担忧。</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段时间的所谓改造,老张离开了工厂回到了原来的区政府。与老张在车间暂短时间的相处,让我与她成了忘年之交!离开工厂后的老张热情的𨘋请我和小组的师傅们去她家做客,让我认识了她的在社科院任职的江老先生,一位待人亲和,博学睿智的老知识分子!老张有一双儿女,儿子叫万紫,女儿名千红。女儿成年后嫁给了上海知名的大画家唐云的小儿子现定居在美国🇺🇸儿子也亊业有成,在电影业幕后搞技术工作。</p><p class="ql-block"> 十数年后我去华东医院探望老父亲,在住院大楼台阶上正碰到江先生!我上前叫声江老!他还认识我,与江老先生握手致意,谈到了老张才知到已是古稀之年的她因为文革受到刺激和伤害,如今已失聪久卧在床[难过]回忆起当年与老张相处的那段难忘经历,至今仍让我不胜唏嘘感慨..…!</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回望青春三》记述的是本人当年在厂时的两位与众不同的女士。前者为军中高干之女江姓新页。后者则是当年位于徐汇区政府的办公室主任张萌女士。原本与工厂八杆子打不到的关系却因为特殊时期撞集在一起。让我看到原于高位的人在异境中如何顺适,活出自我,在平凡中焕发出光和热。雁过留声,她们的每段经历都留有印记,在不同环境点点滴滴泛起,音容笑貌犹存一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和光同尘,与时舒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写于二零二三年六月夏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