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3年6月13日</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生活区</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靳棕天(小宝)</p><p class="ql-block">观察过程:</p> <p class="ql-block"> 这段时间,小宝对用纸杯层层垒高很感兴趣,看到宝贝用纸杯在一排的基础上层层垒高做的很好,我问小宝:“你可以摆成圆形的,一层一层的垒高吗?”宝贝肯定的回答:“能啊。”便开始了行动。</p> <p class="ql-block"> 小宝在基层把杯子挨个圆形摆放,第二层时在一层两个纸杯中间进行摆放。第二层第三个纸杯空开了一个间隔,小宝换了个角度看了看,进行了填补。有时两个纸杯吸在一起,小宝用力将其拔开,始终都是一个纸杯摆放在一个位置。一个纸杯不小心掉落碰倒了几个纸杯,小宝很淡定,把它们再摆好。</p> <p class="ql-block"> 摆到第三层的时候,小宝说:“这个纸杯就是用来喝水的。”掉落了一处纸杯,又掉了一处纸杯,小宝一点点调整,把它们逐个恢复。</p> <p class="ql-block"> 到了第四层了,小宝说:“我搭的这东西越来越高了。和楼房一样,不能从上面搭,从上面搭不起来,得从下面搭。”一个纸杯掉在了中间,小宝保持着胳膊不碰倒其他纸杯,先慢后快地将其拿出。第四层就有些高了,小宝在一侧不好够到另一侧,踮起脚尖,身体前倾,伸长胳膊,脖子也伸长,安全地放置着纸杯。还剩下最后一个纸杯,小宝将其放在了整个搭建的最中间。</p> <p class="ql-block"> 游戏时间马上要结束了,小宝开始了收尾工作,他拿着一个纸杯扣在另一个纸杯上进行收纳。</p> <p class="ql-block"> 有四个纸杯躺倒在桌子上,小宝把它们一个个扶起来,之后进行连扣收纳。所有的纸杯都收好了,拿起来的一刻,下半部分手没有抓到的纸杯掉了,小宝把它们重新扣上来,一手拿上,一手拿下,牢牢地抓住纸杯,放回了筐子里。</p> <p class="ql-block">分析反思:</p> <p class="ql-block"> 面对我的质疑,小宝能够清楚地听清我的要求,明白我的意思,自信地回答“能行”,并用这一系列的操作证明了宝贝是真的可以,说明宝贝是真的掌握了这项搭建技能的要领:上层的纸杯要放置在下层两个纸杯的中间,无论是一字排开还是圆形,都可以将其稳固地垒高。</p> <p class="ql-block"> 遇到两个纸杯紧紧吸在一起的时候,小宝一手抓住外层纸杯底部,另一只手掐住内层纸杯杯口,两手反方向用力,杯子成功分开,可以看出宝贝的手眼协调能力好,精细动作也发展的不错。</p> <p class="ql-block"> 遇到几次纸杯掉落,小宝都不慌张,沉着冷静地把纸杯捡起来,看一看在哪个位置,再把纸杯放好,情绪稳定,自信从容。</p> <p class="ql-block"> 在最后拿起全部纸杯的时候,有一部分掉了,小宝很快地就做出手部放置位置的调整,上下护住纸杯两端,牢牢地抓住了全部的纸杯,能够从问题中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教育措施:</p><p class="ql-block">1、鼓励幼儿尝试新的方法进行纸杯搭建。小宝选择的是杯口朝下,杯底朝上,如果换过来,搭建还能够成功吗?</p><p class="ql-block">2、提供与纸杯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柱体材料,激发幼儿的搭建兴趣。面对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柱体材料,它们可以一起出现在一个作品中吗?要如何呈现呢?</p><p class="ql-block">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排列特点与规律,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如按某种规律进行搭建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