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小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你们在去很多好玩的地方时,可是,这些好玩又热闹的地方,也存在着走失的危险!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防走失的相关知识吧!</p><p class="ql-block">一.易走失的高危场所</p><p class="ql-block">01家门口、小区里、地下停车场,不要让孩子在小区里单独玩耍;确保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活动;不将孩子给陌生人或所谓的熟人照看;不带孩子在地下停车场玩耍。</p><p class="ql-block">02公园、游乐场、商场等</p><p class="ql-block">家长不要总是低头看手机,注意搭讪的陌生人,拒绝陌生人抱孩子的行为。给孩子穿鲜艳的衣服,以便能在人群中一眼看到。</p><p class="ql-block">03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等</p><p class="ql-block">父母应该时刻警惕孩子的安全,牢牢牵住孩子的手,不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上车时遇到人群拥挤要拉紧孩子的手,或者抱着孩子前行。</p> <p class="ql-block">二.幼儿防走失小常识</p><p class="ql-block">1.让孩子熟背家庭住址;父母联系电话,姓名;记得住址附近常走的路线;知道拨打110求助。</p><p class="ql-block">2.教会孩子识别穿制服的人,比如:军人、警察、保安等,一旦与父母走失,要向穿制服的人寻求帮助。</p><p class="ql-block">3.教会孩子正确帮助他人,比如:可以帮人指路,但不可以带路。</p><p class="ql-block">4.敢于向陌生人说“不”,不跟陌生人走,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品;不轻易相信陌生人说认识自己的家人。</p><p class="ql-block">5.利用防走失装备,比如使用儿童防走失绳,防走失背包,给孩子佩戴可定位的手表等。</p> <p class="ql-block">三.教会孩子应对走失</p><p class="ql-block">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走失时,也有不同处理方式:</p><p class="ql-block">3岁以下:在孩子身上放好联络信息和教会孩子基本信息和地址,此时的孩子往往只能“被动”地等待救援。</p><p class="ql-block">3-4岁:经常跟孩子说,看不到爸妈时要待在原地,但可以大声喊爸爸、妈妈和家人的名字。</p><p class="ql-block">5岁:教育孩子可以试着找带着孩子的妈妈或是穿着制服的人员寻求帮助,但切勿跟随他人离开。</p><p class="ql-block">6岁:已经可以教孩子使用手机或对讲机。同时也应该熟记家人的电话号码。</p><p class="ql-block"> 此外,孩子的求救技能也需要父母去引导孩子学习:</p><p class="ql-block">1)学习"叫、跑、说"的安全技能。高声叫"失火了"或对着坏人的后方喊"爸爸你来了",再转身逃向人多的地方,告诉大人发生了什么事。</p><p class="ql-block">2)带领孩子认识社区的警卫室及求助地点,当孩子有困难时可求助。</p> <p class="ql-block"> 面对儿童走失,家长要做的是“防”,而不是“找”,更重要的是“教”,家长可以采取绘本阅读、观看安全动画片、听儿童故事等孩子乐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来增强孩子的防走失意识和学会正确处理走失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汤姆走丢了》 带孩子去商场、超市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汤姆走丢了》画风走拟人路线,非常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让孩子在故事中学会安全知识,如果和小汤姆一样走丢了,不能和搭讪的陌生人说话,得向收银员和穿制服的保安寻求帮助。</p> <p class="ql-block">《我不会走丢》 本书不仅总结了父母或是孩子在人群中走散到底该怎么办,还非常详尽地描绘了从事件发生到危机解决的全过程,高度还原了孩子们可能遇到的状况或是遇到危机时可能会有的想法,更有助于家长们帮孩子培养安全意识。</p> <p class="ql-block"> 家长朋友们,防患于未然,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在培养孩子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意识的同时,家长也应该时刻拉紧安全的弦,做到安全知识要牢记,走丢场景要演习,别等走丢悔莫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