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广元皇泽寺,览中国女皇真容。(川蜀行之二十一)

若水

<p class="ql-block">从川西到川北,登巴山涉蜀水,游历了太多人间仙境、天堂美景。今天走进入蜀要塞,三国重镇广元,游千年古刹皇泽寺,寻中国女皇的故事与传奇。</p> <p class="ql-block">皇泽寺是中国唯一一座武则天的祀庙。位于广元城西嘉陵江畔,乌龙山东塵。原名“乌奴寺”“川主庙”创建于北魏晚期,历经北周、隋、初唐的不断发展,渐成规模,至盛唐时达到鼎盛。</p><p class="ql-block">武则天称帝后,为纪念自己的龙兴之地,赐名“皇泽”,并刻真容像于寺内,寓其“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意,皇泽寺自此得名。</p><p class="ql-block">寺庙从创建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主体建筑有大门、二圣殿、则天殿、大佛楼、吕祖阁、五佛亭、新建女皇文化陈列馆。供奉有武后真容像及唐高宗、武则天二圣像和武则天父母武士彟、杨氏之像。</p> <p class="ql-block">皇泽寺依山取势,下瞰江流,绿树红楼,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气势不凡,颇有巴山蜀水之秀丽巍峨。司马光曾赋诗称赞说:“髻鬟乌龙翠,衣带嘉陵碧”。</p> <p class="ql-block">广元为何敢称女皇之都?至今各地争议不断。</p><p class="ql-block">和武则天一生留下的谜团一样,其出生地也同样扑朔迷离,历来有很多不同的争论,一说并州文水,也有洛阳、长安之说。</p><p class="ql-block">四川广元列举了武则天出生在广元的八大证据:</p><p class="ql-block">1. 《大唐新语》记载,袁天罡途经利州时,曾为襁褓中的武则天看过相。</p><p class="ql-block">2. 各种明清版本的地方志证实“武士彟为利州都督生武后于此”</p><p class="ql-block">3. 建有武则天祀庙皇泽寺,寺内保存武则天石刻真容。</p><p class="ql-block">4. 流传“江潭感孕”的传说及武则天出生广元的民间故事。</p><p class="ql-block">5. 五代《广政碑》碑文记载。</p><p class="ql-block">6. 民俗活动“正月二十三,妇女游河湾”,至今四川广元将此日定为“女儿节”。</p><p class="ql-block">7. 皇泽寺内写心经洞,为武则天父母为祈福女儿出生所开</p><p class="ql-block">8. 郭沫若的《武则天生在广元的根据》。</p><p class="ql-block">可见广元市为了争得女皇故里之名做足了文章。</p> <p class="ql-block">  利州江潭作</p><p class="ql-block">(感孕金轮所)</p><p class="ql-block"> 唐.李商隐</p><p class="ql-block">神剑飞来不易销,</p><p class="ql-block">碧潭珍重驻兰桡。</p><p class="ql-block">自携明月移灯疾,</p><p class="ql-block">欲就行云散锦遥。</p><p class="ql-block">河伯轩窗通贝阙,</p><p class="ql-block">水宫帷箔卷冰绡。</p><p class="ql-block">他时燕脯无人寄,</p><p class="ql-block">雨满空城蕙叶雕。</p><p class="ql-block">此诗作于大中五年(851),是作者李商隐去四川任幕职路经广元江潭想起关于武则天的传说有感而作的。</p><p class="ql-block">利州:今四川广元县。</p><p class="ql-block">感孕金轮所,武则天如意二年(693)加金轮圣神皇帝号。</p><p class="ql-block">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于贞观年间做利州都督,曾泊舟江潭,传说武则天的母亲感龙交而受孕生则天。</p><p class="ql-block">这首诗也被作为武则天出生利州的注解。</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郭沫若通过考证断言武则天出生在四川广元,并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武则天生在广元的根据》。文中以唐代李商隐诗《利州江潭作》及题注“感孕金轮所”、“广政碑”、“武后真容石刻像”等作为主要依据,作出武则天生于广元的结论。”郭沫若是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还有历史学家及文学家等头衔,是当时的“文化泰斗”。他的论证,自然是一锤定音。</p><p class="ql-block">四川广元女皇故里之说受到了大量人群的肯定,至此广元便有了女皇故里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郭沫若题写的广元皇泽寺碑。</p> <p class="ql-block">二圣殿</p><p class="ql-block">跨进皇泽寺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二圣殿,据史书《舆地纪胜》记载:皇泽寺有“唐高宗、则天真容”。二圣殿即据此记载恢复。大殿中央供奉着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真容铜像。</p><p class="ql-block">殿内左右两侧,塑有高宗、武周朝时期的九位著名大臣,分别是李勣、李义府、魏元忠、李昭德、狄仁杰、娄师德、张柬之、来俊臣、上官婉儿。</p><p class="ql-block">二圣殿门上楹联:</p><p class="ql-block">地接三秦山河在望 </p><p class="ql-block">天陞二圣日月当空</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从入宫做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十二年,赐名“武媚”娘,到再次入宫做高宗李治的嫔妃,先与王皇后联手处置了萧淑妃,再设计诬陷王皇后将其送入冷宫。武则天如愿当上了武皇后,从此,武则天得以逐渐掌握朝政,成为掌握实权的统治者,高宗李治则处于大权旁落的地位。史书记载说:麟德元年(664)后,高宗眼疾严重,每次上朝议事,帝坐于东间,后坐于西间,政无大小,皆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朝廷内外谓之“二圣”。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现象,也充分显示了武则天卓越的政治才能。</p> <p class="ql-block">二圣殿里端坐的武则天正值36岁风华年代,头戴华丽的凤冠神采奕奕,仪态万方,体态丰润,气定神闲,目光炯炯闪烁着智慧与笃定的光芒。开始一步一步走向权利的巅峰。</p> <p class="ql-block">则天殿</p><p class="ql-block">二圣殿后,是则天殿。该殿始建于唐,历史上曾称“武后真容殿”、“则天圣后殿”。与一般“民办”寺庙不同,皇泽寺这座由女皇御敕建造的“官办”寺庙内没有“大雄宝殿”,因此,则天殿就是皇泽寺的主殿。是皇泽寺的中心大殿,殿门上悬温庭宽手书匾额“则天殿”,两侧是郭沫若亲笔书楹联“金仙降旨大云之偈先彰;玉扆披襟实雨之文后及”摘自《华严经·序》,语词深奥,暗藏玄机,读起来似懂非懂。</p> <p class="ql-block">则天殿正中,立有一尊国内唯一的“武后真容”石刻像。宋人《九域志》载:武则天当皇帝后,“赐寺刻其真容”。石刻像高1.8米,由整块沙岩雕成,距今已有1300余年。只见这位唐代女皇方额广颈,神态安详,头戴佛门宝冠,身着僧尼衣袍,肩披素帛,项饰珞圈,双手相叠于膝,在莲花宝座之上作法界禅定印。据说,这是武则天晚年之像,虽俨然佛家装束,却颇具人神兼备之气。</p><p class="ql-block">载初元年(690年)七月,东魏国寺僧人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称武则天是弥勒佛化身下凡,应作为天下主人,武则天下令颁行天下。命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藏《大云经》,命僧人讲解,并将佛教的地位提高在道教之上。</p> <p class="ql-block">皇泽寺大门南侧,就是武氏家庙, 供奉着武氏一家的塑像,家谱、家风、家训。</p><p class="ql-block">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huò)是太原文水人,当初是山西木材商人家境殷实。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唐高祖)在河东时,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结识。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唐朝建立以后,武士彟以“元从功臣”身份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武德三年(620年)升正三品工部尚书(相当于建设部部长)。作为唐朝开国元勋之一,武士彠一直深受唐高祖信任此成为唐高祖时期的朝廷重臣。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李渊退位,朝中重臣全部换上了李世民的亲信,武士彠遭到排挤,第二年(627年),武士彠改任利州(现广元)都督。</p><p class="ql-block">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 出任利州(今广元)都督期间, 为官清廉,政绩卓越,颇得百姓爱戴, 故后人建庙以纪之。</p> <p class="ql-block">武氏家庙正堂内,中间供奉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和生母杨氏,两侧是武则天同父同母或同父异母的5个兄弟姊妹。</p><p class="ql-block">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曾任唐高祖李渊的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武则天发达后,追赠太尉、太子太师、太原郡王。武则天的生母杨氏为前朝始安恭侯杨达之女,有显赫的家族背景,也有着卓尔不群的性格和智慧,杨氏的家族以笃信佛教闻名,日后武则天充分利用佛教登上帝位。</p><p class="ql-block">《中国通史》认为“按照武士彠的官阶爵位来说,应该是属于新升的高级士族了。所以武则天已不是出自庶族地主官僚家庭,而是出自由庶族地主官僚上升的士族官僚家庭”</p> <p class="ql-block">二圣殿后面是高达三层面阔五间重檐庑殿顶的重楼——大佛楼。顶层檐下悬“大佛楼”匾额,二层檐下悬“迎晖楼”匾额,底层是则天楼。大佛楼其实为摩崖造像洞窟前的保护性建筑。洞窟内有五尊主要造像,居中者为释迦摩尼佛,左右为其二弟子迦叶和阿傩,两侧为观音和大势至两位菩萨。整组造像雕工精细,造型优美,仪态生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迎晖楼在大佛楼二层</p> <p class="ql-block">五佛亭是以五个石龛雕刻而得名的,其中一号石龛较大,主像释迦牟尼身披袈裟,衣纹纤细流畅,如轻纱透体,极富质感。左右的菩萨像,身材窈窕,面容秀丽,头束发髻,戴着珠环宝冠,胸前挂饰璎珞,身披纱络,下着罗绮,显得体态轻盈潇洒,这是此地造像珍品中的珍品。此外还有雕刻精细的牧牛画、舍利塔等。</p> <p class="ql-block">吕祖阁” 光绪七年、下民鲜思达敬题 门口上的浮雕字为“功捷三千”。</p> <p class="ql-block">吕祖石像</p> <p class="ql-block">皇泽寺大门左侧是写《心经》洞, 唐代宗初年,颜真卿为利州刺史, 曾写《心经》一卷,刻于此处故称“ 写心经洞”。现碑已不存。</p> <p class="ql-block">观景亭在乌龙山上由于路险,现在已经封闭了。</p> <p class="ql-block">从大佛楼下来向东有一处很大的牡丹园,不由想起武则天最霸道的一首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写完,她吩咐宫女将诗焚烧,以便通报花神知晓。天刚破晓,喜讯传来园内百花盛开,武则天大喜。</p><p class="ql-block">突然,武则天发现唯有牡丹并未开花!顿时,一股怒火油然而升。她当即下令将牡丹全部焚烧,一株不留。谁知,来年春天,牡丹又发新绿,满园青翠。一到谷雨前后,株株怒放,艳丽多姿。由此洛阳牡丹天下闻名。</p> <p class="ql-block">在皇泽寺内最高最宏大最新建筑是</p><p class="ql-block">女皇文化陈列馆。(2008年建,投资子2200万)</p><p class="ql-block">女皇文化陈列馆是国内唯一的大型武则天专题陈列馆,展出面积达2000多平米。该馆运用大量武则天使用过的实物、文献资料、图片以及高科技场景再现技术,从武则天的人生四个不同阶段进行布展:</p><p class="ql-block">“龙兴利州”单元,从武则天出生在广元的角度,再现武则天童年时代在广元生活的情景;</p><p class="ql-block">“走向皇位”单元,展示武则天过人才智和政治才能、她成为历史上唯一女皇的曲折过程;</p><p class="ql-block">“伟业胜绩”单元,展示她的治国才能以及她在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无字丰碑”单元,展示后人对武则天的评价。</p><p class="ql-block">以及与世界上其他女皇比较,武则天取得的了不起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走进女皇陈列馆大门,一尊青铜制造的女皇像高2米威风凛凛,气势如虹!两边漆红色大柱子上一幅对联评价武则天掷地铿锵,“一个男权社会的挑战者,一个祖宗成法的叛逆者”。旁边还贴有详细介绍:武则天以她无以伦比的智慧,惊世骇俗的作为,在唐朝政治舞台上掀起了一阵阵波涛,她创造了历史,也改变了历史,千古一帝,当之无愧!这些评价是整个陈列馆的基调。</p> <p class="ql-block">旷世女皇万古流芳。</p><p class="ql-block">中国封建时代,是男权统治的时代。惟有大周皇帝,以巾帼称制,以女儿称帝,可谓古今一人,独步千年。</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后,被召回宫中,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6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成为“二圣”,参预朝政。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在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期间临朝称制。</p><p class="ql-block">天授元年(690年),群臣奏称“凤集上阳宫,赤雀见朝堂”,武则天准所请,于九月九日登上则天门楼,大赦天下,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定都洛阳(神都),以长安作为陪都。自己改名武曌。同月乙酉,上尊号曰圣神皇帝,降皇帝(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p> <p class="ql-block">691年7月,也就是武则天登上皇位还不到一年的时候,就把长安十万户居民迁到洛陽。同时大兴土木在紫微城里修建明堂、天堂。这里是武则天用于布政、祭祀的大朝正殿,是政治中心和国家的象征!明堂、天堂金碧辉煌,彰显建筑艺术的精湛,创世界历史上体量最大的木质建筑,亦为中国建筑的巅峰之作。</p><p class="ql-block">唐人刘允济作赋赞曰:</p><p class="ql-block">“粤自开辟,未有若斯之壮观者矣!”“盛矣美矣,皇哉唐哉”。</p> <p class="ql-block">1963年前国家副主席宋庆龄书“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p><p class="ql-block">她所开创的时代,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被认为是走向盛唐的重要历程。武周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学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传世的唐三彩、壁画、佛教造像是那个历史时期的一个缩影,郭沫若赞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想当女皇、又有机会当女皇者不乏其人,然而大都止步于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敢于再迈出一步、并且以自己的杰出才华,文治武功,使其统治时期繁荣稳定,社会发展证明了当皇帝并不是男人专利。</p> <p class="ql-block">则天皇帝以千古一帝的气魄、睿智、才华和坚毅,纳谏用贤,协助高宗,扶助中宗、睿宗和亲自治理国家50多年。在位前后,“明察善断”,知人善任,重视选拔人材,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亲自考试贡士;允许九品小官和百姓自行荐举;改官制,规定五品官可升入士流,所以她执政期间人才辈出文有;狄仁杰、张柬之、张九龄,武有;郭子仪、夏侯惇、国家稳定,经济繁荣,老百姓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执政的时代,继承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民族怀柔政策和“降则抚之,叛则讨之”的策略,军事上收复安西四镇,平定营州之乱,一度使后突厥归降。所以武周时期边疆稳定。</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她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她对农民是:“劝农桑,薄赋役”。</p><p class="ql-block">执政期间兴修地方水利工程有19项。正是因为这些好政策,武则天时代的国家和地方储粮都很丰富,人口户数从高宗时的380万户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0.72%,这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不仅有治国理政之道,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皇。《全唐诗》录有其诗58首,多为庙堂祭奠之作,也有记游抒情诗篇,其《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这是改变了她命运的一首情诗。</p><p class="ql-block">则天书法,写出帝王之气,潇潇洒洒大有指点江山之气慨。</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不仅改朝换代还要改革文化,改写文字,据记载武则天造的字有人、初、日、月、天、地、星、证、授、载、圣、国、年、正、君、曌。这其中有一个字是创造两次的,因此在后来的记载中,便说武则天创造了18个字。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这18个字几乎都被弃用了,只有一个字保留了下来,那就是曌字,武则天为自己取名为曌也是她自己创造的一个新字,这个字体现了武则天万人之上的象征,虽然这些字都代表着武则天当时的身份,但是这些字的创造也说明武则天非常的有才华。所创之字别具一格,比如:</p><p class="ql-block">埊,有山有水有土为“地”字; 圀,[四]+[方]就是“国”</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统治时期,佛教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它方面,诸如经学、史学、文学、数学、医学、天文学、雕塑、书画、音乐舞蹈等等都有不凡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凡是到过河南龙门石窟的人,都会被西山南坡石崖上一个露天大佛龛——奉先寺中的卢舍那佛像所深深震撼。这尊佛像面容端庄慈和,目光恬淡智慧,舒缓的衣褶飘逸而浩荡。据说这尊卢舍那大佛是参照武则天当年容貌雕刻的。</p><p class="ql-block">武则天自己名改名为曌,即日月当空的意思,梵语“卢舍那”翻译成汉语也是“光明普照”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卢舍那大佛修建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开工。(675年)完工。据说武则天当年还施了二万贯脂粉钱。</p><p class="ql-block">卢舍那大佛高17.14米,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p> <p class="ql-block">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p><p class="ql-block">武则天称帝后任命她的男宠薛怀义为白马寺的住持,敕修白马寺,为寺院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那时的白马寺发展到了历史上的顶峰,有僧1万余人,并吸引各国的佛教徒前来朝拜。</p><p class="ql-block">白马寺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的一生,叱咤风云,指点江山、参政执政50多年施展其雄才大略,挟刑赏之柄,明察善断,文韬武略,足智多谋,知人之明,政绩斐然,堪称一代铁腕明君。</p><p class="ql-block">但在封建社会,出于"男尊女卑的传统年代,总是有意识地贬低女皇。而在今天,对武则天当公正客观。武则天卓有成效的治理使唐代社会河清海晏、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为以后"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是开创性的划时代人物,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杰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女皇帝武则天退位还周于李唐,中宗李显继位。</p><p class="ql-block">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崩逝,中宗遵其遗诏,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与高宗李治合葬陕西乾陵。</p><p class="ql-block">二帝合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或称述圣纪碑)”,东侧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述圣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还亲自撰写了5000余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p><p class="ql-block">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碑上未刻一字而得名,无字碑高度7.53米宽度2.1 m厚度1.49米。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因而这座无字碑历来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古人云;“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多少人为了留名,历代帝王无不费尽心机为自己树碑立传。</p><p class="ql-block">武则天在她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可谓政绩昭昭。同时,这位女皇的另一面,一意孤行独断专行,特别是晚年的女皇,好大喜功,生活奢靡,挥金如土。同时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滥杀无辜。</p><p class="ql-block">她知道对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因此武则天决定立“无字碑”,由后人去评价。</p><p class="ql-block">一是,功高德大无须说</p><p class="ql-block">二是,自知罪孽深重不好说。</p><p class="ql-block">三是,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p><p class="ql-block">此碑无字胜有字。</p> <p class="ql-block">  人们提起武则天众说纷纭,许多影视作品对其也是褒贬不一。 </p><p class="ql-block"> 在封建社会,出于"男尊女卑”传统理念,总是有意识地贬低女皇,而在今天,我们当公正客观对武则天予以评价。</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p><p class="ql-block">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掌权15年,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她贬逐老臣、任用酷吏、私蓄男宠,史书对她的这些行为都大加鞭鞑。</p><p class="ql-block">武则天是史上最受争议的皇帝,她的一生可谓是毁誉参半,犹如她的无字碑,功过是非任后人评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皇泽寺除武则天祀庙遗迹,也保存着开凿于北魏至明清的6窟、41龛、1203躯皇泽寺摩崖造像及其历代碑刻,不仅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而且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更被专家们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p><p class="ql-block">这些石刻造像对研究四川地区佛教的传播路线,风格、人们的宗教信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1961被评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来到广元,满大街都可以看到“女皇故里”欢迎你的字样!甚至于上升到传承“女皇文化”的高度。</p><p class="ql-block">仔细看看孩子们打出来的条幅上写的什么:“探寻千年古寺,传承女皇文化”。</p><p class="ql-block">“女皇文化”是什么?没有任何明确的定义。也意味着,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甚至可以充分探讨的话题。</p><p class="ql-block">要传承和弘扬“女皇文化”,首先要回答“女皇文化”的核心要义或者说精神义理是什么?说实话写到这里我还真有点懵。</p> <p class="ql-block">在广元市公众号中看到市委领导多次强调:“我们要以“女皇故里”为名片深度挖掘“女皇故里文化禀赋。</p><p class="ql-block">“女皇文化”是利州最大的一张牌,下一步将大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通过精心策划旅游市场营销,不断提升“女皇故里、美丽利州”文化旅游品牌吸引力”。</p><p class="ql-block">讲好历史故事,发掘名人效应,大作文章大力投资,广元市领导有气魄值得学习借鉴。</p> <p class="ql-block">学生在皇泽寺研学女皇传奇,梦回武周盛唐。</p> <p class="ql-block">体验女皇武举制度研学射箭、举石项目。</p> <p class="ql-block">这份武则天年谱,是皇泽寺女皇陈列馆记录武则天生于628年卒于705年享年77岁。查阅其它资料记录包括(百度网)(知乎网)武则天生于624年,卒于705年享年81岁。按新唐书,武则天活了81岁;按旧唐书,武则天活了83岁。广元为了证明武则天生于利川,将生日往后推迟了四年。以谁为准啊?我是搞不懂了。(这美篇中的生年卒年均按皇泽寺里相关文字为依据)</p> <p class="ql-block">广元虽不及成都的时尚,没有川西的山水如画,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三国重镇,蜀道之重要关隘,来到这里深度探寻女皇武则天的故事与传奇,收获了许多不曾有的知识,改变了许多曾经有的观点。</p><p class="ql-block">看来读万卷书是必要的,行万里路是必须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