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琴</h3></br><h3>白毛女这个在今天已经逐渐淡去的影视形象,在六七十年代却曾经点燃中国的大街小巷,影响了无数进步青年。</h3></br><h3>1972年“白毛女”舞蹈电影的扮演者石钟琴更是红极一时,凭借美丽的外表和出色的舞蹈功底晋升为全民偶像。</h3></br><h3>如今49年已经过去了,石钟琴的生活过得如何,她和白毛女的故事还在继续吗?</h3></br><h3> <br></br></h3></br><h3>01命运转折——与白毛女的相遇</h3></br><h3>1945年,石钟琴出生在浙江省的一户家庭。从幼时起她就表现出对舞蹈的异常热爱和超高天分,经常在父母亲人面前翩翩起舞,赢得无数赞誉。</h3></br><h3>为了满足她的心愿,能够与心爱的舞蹈终日为伴,石钟琴的家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送她去学芭蕾。</h3></br><h3>即使在物质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芭蕾舞依旧是很多人心中高不可攀的阳春白雪,更何况是在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h3></br><h3>因此在石钟琴学芭蕾舞的初期,有过很多反对声音,觉得她追求小资不切实际。</h3></br><h3>面对这些质疑和嘲讽,石钟琴并没有退缩,因为她知道,自己喜欢舞蹈没有错,建设祖国的方式也不止一种,只要自己好好练习,也许有朝一日还会用舞蹈为国争光。</h3></br><h3>带着这份坚定和执着,石钟琴开始了她的芭蕾舞之路。</h3></br><h3> <br></br></h3></br><h3>最开始她没有演出机会,就只能借着学校的各种文艺活动,礼仪庆典登台表演。甚至在初中时她为了磨练自己,还自编自演了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让一众师生对她的才华和舞蹈赞不绝口。</h3></br><h3>1960年3月,上海市舞蹈学校成立,开设了芭蕾舞和民族舞两个舞蹈专业。</h3></br><h3>听到这个消息的石钟琴开心不已,她终于可以跟着专业老师系统正规的学习芭蕾了。</h3></br><h3>不出意料地,石钟琴凭借扎实的芭蕾舞功底被上海市舞蹈学校顺利录取,开始正式的舞蹈进修。</h3></br><h3> <h3>1966年,21岁的石钟琴从上海市舞蹈学校毕业,进入上海芭蕾舞团工作,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芭蕾舞者。</h3></br><h3>然而,等真正进入这个行业石钟琴才知道,原来自己想得太过简单,作为一个舞蹈新人,尤其还是一个成分不好的新人,别说上台演主角,就是一个戏份多点的龙套也要和其他人竞争,想要出头,想要成名太难了。</h3></br><h3>可命运就是这么神奇,正在石钟琴对未来感到迷茫时,芭蕾舞剧《白毛女》开始选角了。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石钟琴被选上了。</h3></br><h3> 石钟琴扮演的白毛女</h3></br><h3>虽然她扮演的只是白毛女由黑变白的过渡时期,时间也不过短短两分钟,但还是让石钟琴欣喜不已。因为这两分钟她就是全场舞台的焦点,只要她好好表现,总会让观众记忆犹新。</h3></br><h3>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两分钟的演绎为她赢来了无数称赞与肯定。</h3></br><h3>此后的她也渐渐摆脱了龙套角色,逐渐成为芭蕾舞剧御用“白毛女”,而她的人生,也因为“白毛女”这个角色在悄然发生着改变。</h3></br><h3> 石钟琴练功照</h3></br><h3>02高光时刻——“喜儿”走红</h3></br><h3>1970年,已经晋升为“师姐级”人物的石钟琴带领青年演员茅惠芳将白毛女“喜儿”搬上电影银幕,并于1972年进行了全国公演。</h3></br><h3>“本土故事+芭蕾舞”的荧幕设定本就新颖别致,再加之演员的扎实功底和动情演绎,电影一经上映便好评如潮,全国的大街小巷都在讨论着《白毛女》,讨论着石钟琴。</h3></br><h3>自此以后,石钟琴就成了白毛女的代名词,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火遍全国。</h3></br><h3>是金子总会发光,发了光的金子又怎能掩藏。《白毛女》电影的空前成功让周恩来总理注意到了芭蕾舞演员石钟琴的存在,他决定带着以石钟琴为首的上海芭蕾舞团出访日本,为中日外交关系破冰暖场。</h3></br><h3> <h3>得知自己将有幸跟随周恩来总理出访日本,并且在中日两国高官面前进行《白毛女》公演,石钟琴的内心紧张又兴奋。</h3></br><h3>紧张的是第一次参加如此盛大的场面,生怕出错给中国丢脸;兴奋的是自己少时为国争光的愿望终于达成,让日本人看看中国也有不输西方的芭蕾舞者。</h3></br><h3>为了能够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石钟琴依旧坚持练习那些早已经烂熟于胸的动作,虽然脚趾化脓,虽然膝盖疼痛不已,可每天那150圈的原地转圈动作却只多不少。</h3></br><h3>她知道自己多努力那么一点点,演出成功的概率就会增加那么一点点,为了那一点点概率,她要拼尽全力。</h3></br><h3> <br></br></h3></br><h3>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刻苦努力下,芭蕾剧《白毛女》在日本连续演出15场,并且场场成功,无一失误,在日本社会引起很大反响。</h3></br><h3>而作为这次日本演出的最大功臣,石钟琴的名字再一次响彻中国大地,成了中国最当红的女明星之一。</h3></br><h3>1978年,石钟琴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达到了人生最辉煌的顶点。</h3></br><h3>03巅峰过后——淡出大众视野</h3></br><h3>人生是一场跋山涉水,在越过高高的峰峦过后,终要踏上平地。</h3></br><h3>石钟琴在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后,并没有被名利迷昏双眼,反而保持清醒,选择在32岁那年与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位摄影师低调的结婚生子。</h3></br><h3> 青年石钟琴</h3></br><h3>很多人都表示不解,在大家眼里,也许只要她再努力一点,就可以踏入仕途,或者继续她的万千星辉。为何要嫁给一个如此普通的人,放弃大好前途呢?<br></br></h3></br><h3>这样想的人可能忘记了一点,她从小到大的梦想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跳舞。以上所有的荣耀,美名都是梦想的附赠品,她怎么会舍本逐末,去追求自己并不喜欢并不擅长的东西呢?</h3></br><h3>至于她的婚姻,则是因为芭蕾舞团有一条“32岁前不能结婚的规定”石钟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经谈起过:</h3></br><h3>“不能结婚,说实在的,舞蹈演员本身的艺术青春就是短暂的,所以那时候也没想太多,大家都一样,都很单纯,就是跳舞,把交给我的工作做好。上面怎么讲,下面怎么做,就是这么简单。”</h3></br><h3>因为团里规定,因为领导要求,石钟琴没有像其他女孩一样早早结婚,直到后来年纪到了,又遇上了一个性情相投的人,自然而然地就在一起了。</h3></br><h3>石钟琴男友名叫张元民。他1940年出生于安徽桐城,比石钟琴大5岁。1963年,张元民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摄影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摄影助理。</h3></br><h3>石钟琴的哥哥与张元民是好朋友,他们经常出去玩。有时哥哥将石钟琴带在身边,张元民是学摄影出身的,义务为他们照相。一来二去两人产生了感情。</h3></br><h3>可以说石钟琴是个很简单,也很随和的人,根本没有把自己当作什么高不可攀的明星,也更谈不到什么 “女高男低”的问题。</h3></br><h3>张元民是家中独子,父母疯狂催婚,石钟琴与他一起做通了准公婆的工作。</h3></br><h3>1975年,石钟琴年满30岁时,与张元民在上海组建家庭。</h3></br><h3>1978年,石钟琴在上海生下儿子张晶磊,33岁的她喜做妈妈。很多演员做了妈妈后就脱下了红舞鞋,而石钟琴依然活跃在舞台上,还是团里的一号主演。</h3></br><h3> 青年张元民</h3></br><h3>不过石钟琴和她先生的爱情还是十分令人羡慕的,试想一下,她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丈夫在台下专心记录,旁边还有个可爱的小孩在那里鼓掌送花,这样幸福甜蜜的生活谁又不羡慕呢?<br></br></h3></br><h3>更重要的是,在生完孩子后,她虽然淡出大众视野,不再高调亮相,但却依旧活跃在芭蕾舞台上,《天鹅湖》《雷雨》《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等名剧中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h3></br><h3>所以说,她放弃的,从来都是那些华而不实,转瞬即逝的东西,真正握在手里的,却是朴实又有安全感的生活。</h3></br><h3> 石钟琴与丈夫张元民</h3></br><h3>也许在大众眼中这是巅峰过后的衰落,但在她自己的世界里,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巅峰。</h3></br><h3>04晚年生活——舞蹈与梦想继续</h3></br><h3>石钟琴一直在舞台上跳到40岁,直到后期因为年轻时留下的伤病和其他原因才选择离开舞台。不过也不是完全离开,只是不再登台演出,将全部的精力放到培养新一代芭蕾舞演员身上。<br></br></h3></br><h3> 晚年石钟琴<br></br></h3></br><h3>对于舞蹈演员来说,青春和演艺生涯是短暂的,但对舞蹈本身来说,却是永远富有朝气,热情洋溢的,因为有很多人和石钟琴一样,甘愿在台下充当养料的前辈们。<br></br></h3></br><h3>她们用自己过去的辉煌,铸就了新人不平凡的今天。</h3></br><h3>1997年,52岁的石钟琴从芭蕾舞团退休。很多人觉得她忙了大半辈子,是时候休息了。</h3></br><h3>可她的选择却再一次出乎众人预料,毅然决然地去了其他舞蹈学校继续执教。</h3></br><h3>因为对于她来说,从学芭蕾的第一天起,她就知道,这是她一辈子的事业,能跳一天就跳一天,能教一天就教一天。年纪,退休都不能阻挡她的决心和热情。</h3></br><h3>2017年12月29日,张元民不幸突发疾病在上海离世,享年77岁。</h3></br><h3>送别风雨相伴的老伴,石钟琴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儿子经常过来陪伴她,帮她疏解内心悲痛。</h3></br><h3>她的很多学生也上门慰问,石钟琴渐渐从丧偶之痛中走了出来。</h3></br><h3>丈夫走后,石钟琴一个人生活,儿子想将她接过去一起住,石钟琴觉得两代人还是有各自的空间好,不愿意搅在一起。于是儿子经常过来陪伴她,逢年过节会将石钟琴接到家里。</h3></br><h3>如今,石钟琴已经年近80岁的高龄,距离芭蕾舞电影《白毛女》上映也过去了半个世纪,但是她的粉丝们,观影人群们,依旧没有忘记她。</h3></br><h3>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深厚的舞蹈功底,更因为她低调可贵的人品。</h3></br><h3> <p class="ql-block">记者曾经问她应该怎样才能做更好的自己,你自己是怎样做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给出的回答也十分令人难忘,因为她说:“把自己的事业做出成绩,平时多学习,吸取外界好的东西,教好我的学生。太大了,哪有什么榜样啊。自己所好,教教学生,这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人都觉得可以歌颂,可以赞美的事情,在石钟琴这里,不过十个字:自己所好,教教学生,这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有两种最难得的品质:一是善良,一是谦逊。现实生活中,后者往往比前者还要难,因为我很少会面对良心抉择的事情,却免不了与人打交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人,最难做到的就是谦虚。尤其是在这个快餐化的社会里,为了让大家快速看到闪光点,很多东西,包括人,都有了夸大之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她看来,每代人有每代人的偶像,属于她的时代已经过去。正因为心态很好,石钟琴的晚年平稳、幸福、舒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