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习课堂”,落实新课标——白超小学习课堂汇报课教研活动

白超小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是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阵地,也是学校开展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我校力求通过校内教研课,促进教师们的教学教研能力提升,改善我校乡村课堂教学质量。为扎实推进“习课堂教学实验改革”在我校茁壮成长,以研促教,以教促研。我校于6月13日上午开展“聚焦习课堂,落实新课标”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我校师生的“习课堂”实践汇报课上的精彩吧。</p> 课堂风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吉晓莉老师执教二年级《23.祖先的摇篮》时,课堂要紧扣住读与写,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简洁”之美。通过“读一习一读一习”的任务化教学,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当堂训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符娜老师执教三年级《28.枣核》,在本课教学中,符老师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和思维空间,放开学生的手,较好的实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努力的方向。课堂上,设置整体阅读、分段阅读,通过阅读让学生理解想象的用法和写法,整堂课的环节较为流畅,学生也易把握。通过思维导图和故事续编,让学生把自己了解的故事表述出来。这样做,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胆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邢维姣老师在四年级《23.黄继光》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程新理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方式读课文,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才会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用语言把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或人物品质读出来,这样做,既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也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节课以“习课堂”形式进行教学,学生读书有气势,口令班级化;教师做到过度语简洁、干净 ,环节过度自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韦迪然老师在一年级《小猴子下山》教学中,课前准备到位,口令整齐划一。在教学中,通过动词演示,学生掌握“掰、扛、扔、摘、捧”等词语,同时,通过朗读,边演小猴子动作、神态,体会小猴子高兴的心情,同时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围绕小猴子所见、所做、体会动词的妙用,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整节课,学生喊口令有精气神,老师表扬有针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董杏妍老师在四年级执教《25挑山工》是一篇略读课文,以日常生活中常见工作挑山工去展开故事的开始,以简短的三次相遇以及话语中,教会了我们一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标。董老师课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组织有序,学生规矩,教师灵活;时间设置合理,环节紧凑。</span></p> 评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所谓“教而不研则教必施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施之生晦”。因此,我校教研活动严格实行“立足常规,狠抓家常课教学质量,强化教研过程,加速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学评一体”是新课标提倡的教学教研策略。评课时,老师们针对两节“习课堂”实践课的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内容设计及习课堂的时间管理、口令管理、学生书写速度等方面进行评课议课。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思考,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集思广益,提出了如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基础,将“习课堂”教学模式做适当修改,让我们的乡村学生能更好地受益于“习课堂”教学理念。从而使执教者和听评课者共同进步,以研促教,共同提高我校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学质量和水平。</p>

课堂

学生

教研

我校

教学

课堂教学

老师

教师

小猴子

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