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一种情感,是能牵起你脑海所有丰富的细胞,却无法用语言去描绘它。我是在一次旅行中邂逅了它,那是一见倾心的相遇,从此便在心中深深地扎下了这颗思念的种子。那是今年5月的一次出游,选择贵卅黔东南路线时,我被一个名字“下司古镇”吸引了,古老又兼具神秘的古镇。听闻古镇建于清嘉庆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清江河穿镇而过,使得其水运繁荣,被誉为古代“小上海”。心动便风随,我便像少年般有了激动,为了初见的那份惊喜。</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想见的它,一切都入了我的眼,古色古香的清代民居,像隐入尘烟般安静详和,紧偎着的清江河只管缓缓流淌,仿佛忘了时光已过千年。码头边停靠了几艘船,船老大在热情地招呼游客上船,行船人特有的江湖习气让你很能被他打动,坐上船儿,朝着夕阳的方向行驶。水不再宁静,船橹儿一摇,便扯起一圈圈水花,激荡着又在船尾悄悄消失。船是仿古船,小轩窗上搭着一块红帘,撩开一角轻轻一探,江南之情不甚言语。船在下一个码头靠岸,码头的石阶圆滑而宽大,湿漉漉的水痕在夕阳下有了光的影子,闪闪亮亮的,煞是好看。走过码头,上了一座亭子,名曰“接官亭”,这是下司迎接来往官员的地方,亭子精致小巧,亭中央呈八角形辐射状,凸显尊贵和大气。我在亭边坐下,眼望着前方的这一江清水,想像着历史在这里一幕幕上演。过了接官亭了,我也算是九品了吧,这么一想,挺逗趣的。不如接着这个身份解读解读这个古镇,来一个穿越游吧。</p><p class="ql-block"> 历史的脚步来到这里,文化的根基便寻到这里。阳明书院,一个开创了中国心学的先生王阳明,让我揭开了此次贵州之行最重要的篇章。我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对于心学的不知不觉,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听先生教我心外无物,心即是理,什么是知行合一,什么是致良知。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停顿,源自于我内心的渴望。人最应该清楚自己内心最需要什么,当你明白了你内心最真的需求,就应该为之付出行动,并努力实现。这个世界的美好,源于你内心世界的美好。先生,你的心学传承到现在,更能激励我们去勇敢追求我们想要的生活。眼前的阳明书院古朴典雅,散发着迷人的书香,三门四柱的牌坊,雕龙画凤,栩栩如生。我在前厅、教学厅和藏书阁中留连往返,读着王阳明先生的生平和趣事,也试着去解悟他开创的心学。我知道贵州魅力之所在了,因为它承载着如此厚重的文化根基,而下司又因为重文化而让心学在这里播下了种子,所以有了清代小上海之称。商人学文化重文化,使得小镇百年繁荣昌盛。文化聚集,商贾云集,各种会馆在这里创建,川滇会馆、江西会馆、两湖会馆和福建会馆等一一建起,其中最豪华气派的当属广东会馆。我被这个古镇深深吸引了,我真正明白了有容乃大的真正含义。</p><p class="ql-block"> 下司古镇如果用一幅画来描绘,它应有清明上河图的繁荣,又有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人情。清水河畔,苗侗人家,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我是这过往的旅人,却不曾想要离去。渡人者渡心,我还会再来吗?或者我从未离去。我就这样结束了这一次下司古镇之游,而如今仍心心念念的,依然是你——下司古镇。</p><p class="ql-block">附上此次游玩摄相,以兹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