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的一束巨大的折光

夏月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我要给目前我糟糕的生活状态一束光,能将我从无比痛苦的折磨中拉回来,那一定是来自于某种文字的力量,这种力量一定是巨大的。</p><p class="ql-block"> 《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说:“当生命进入正午的时候工作却要求我像早晨的太阳一般充满青春的朝气投身于期间……”他讲述了自己创作《平凡的世界》的全过程,看似在完成了一部比《人生》更宏伟而巨大工程以后平复下来后的娓娓道来,实则让读者心潮澎湃,再一次燃起了读《平凡的世界》强烈的愿望。如果说大学时光读这部著作,那是在我不懂生活的情况下读的,只觉得书中的那些人物,在黄土高原这片广阔而贫瘠的土地上过得那样的艰苦,埋怨命运如此不公,为什么结局要让田晓霞陨落,而不是和孙少平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现在再去读,才明白,人生没有圆满的,我们都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一个普通的人,无论贫穷或者富贵,每个人在生活中或者心中都留存遗憾,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结局是可以圆满的,也是不可能圆满的,这样的结局不就是生活真实的写照吗?不幸福的婚姻,不能牵手的恋人,寻不到的初恋,未完成的事业,没有实现的理想,失去的机会,一部伟大的著作未能完成作者却猝然离世……有谁是真正我们想要的大结局?孙少安失去了润叶却得到了秀莲,可在日子好转的时候,秀莲却得了癌症去世了,世上没有了秀莲,又有谁来爱孙少安?再去读这部著作,我能接受人物的命运和结局,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疼痛,那种来自于生活的翻滚敲打让人遍体鳞伤的疼痛,真真切切觉得苦,苦到味觉,苦到精神崩溃。至此才明白,一个人漂浮在巨大世界的人群中,犹如在风中滚动的一颗沙砾,你不苦,怎叫平凡?</p><p class="ql-block">​ 再者,当我再次捧着这部著作时,我感觉到了它沉重的份量,作者是用青春和生命为代价完成了这部著作,全书长达一百万字,分三部,每一部的完成他的精神都被消耗殆尽几近枯竭。从构思到完成,耗费了长达十年的时间。当他站在广阔无垠的沙漠中决定用生命的代价去写一部超大的著作时,他用了三年的时间去阅读和收集资料。他说翻越资料的时候,手指被纸张磨得血肉模糊,疼痛的无法继续的时候,他就用手掌靠后的位置继续翻越,因为那里的肉比较厚。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这部作品中写道,当他在条件艰苦的矿山上一个破旧的小屋中完成第一部的时候,他的身体和精神消耗是巨大的,他甚至都没有力气爬上楼梯。当完成第二部的时候,他说道:"第二部完全结束,我也完全倒下了,身体不是一般的失去弹性,而是弹簧整个被扯断。”他说:"其实在最后阶段,我已经力不存心,抄改稿子时,像个垂危的病人半躺在桌面上,斜着身子勉强用笔在写,几乎不是用体力工作,而纯粹靠一种精神力量在苟延残喘。”他觉得第一次这么真实地面对死亡,他看见,死亡的阴影从天边铺过来,他万分惊讶地凝视着这片阴云……读到这里油然而生的敬畏,在无意识中,眼睛不由自主地湿润了。当一个人用青春和生命为代价去做一件事或者完成一生的夙愿时,那么他所做的,所付出的必将是最伟大的成就。我影响最深的是他说他在完成《平凡的世界》的时候,他的精神疲惫不堪,以致达到失常的程度,智力相当于几岁的孩子,走过马路都要思考半天才能决定怎样过。他把写作看作是像父亲在田地里劳作一样,用汗水,生命以及一生的心血去浇灌。</p><p class="ql-block">​ 所以再次捧着它时,我觉得他是有分量的。像坐牢一样把自己禁锢在一方漆黑的小屋里面,没日没夜地写着,有时候孤独地泪流满面,连晒太阳都成了一种奢望。很多事情我们做不成功,去埋怨某种不公平的时候可以想一想,我们是否也去以青春和生命的代价去做了一件事,如果是,那一定会成功,因为吃过的苦总得得到应有的回报,不是吗?</p><p class="ql-block">​ 突然对生活,对自己,对当前所面临的困惑和心中所受的煎熬,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或许以后还会更深刻,但现在,我懂得去品尝和接受命运给我带来的苦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