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山的特色文化是黄梅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地

梅学书

<p class="ql-block"> 蔡山的特色文化</p><p class="ql-block"> 是黄梅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地</p><p class="ql-block"> 梅学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梅下乡,一般是指太白湖以南的区域。黄梅下乡包括蔡山、新开、孔垅、分路、龙感湖等乡镇场。黄梅下乡的优秀传统文化,受蔡山的地理环境影响较大,其文化都是围绕蔡山而形成,一般被称为蔡山文化。蔡山文化历史悠久,是黄梅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地。</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蔡山是彭蠡湖中的一座小岛,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当彭蠡湖演变成彭蠡泽时,蔡山周边江流如网,史称九江。在科氏力的作用下,彭蠡古泽的长江主弘道不断南移,蔡山周边沼泽不断沙州化,便成了农业开发的热土,是鄂东最早水稻和棉花引入种植区。战国时期,吴越人将水稻种植技术带到蔡山周边。三国时期,吕蒙、诸葛恪在沿江军屯,种植水稻,蔡山周边成为重要军屯区。宋末明初,朝廷从国外引进的草棉在长江中游试种,蕲黄是重点试种示范、推广区域,蔡山周边是引进草棉的重要试种区。明洪武年间,“江西填湖广”,蔡山周边是重点移民接收地,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涌向蔡山周边的沙洲,沼泽、湖区,插草为标,围垦农耕,安家定居。迁徙蔡山周边定居的垦荒者,不仅带来了本土农耕技术,同时也带来了本土文化。多种文化在蔡山周边不断融合,形成了蔡山区域新的独特的农耕文化。现今,黄梅享有诗词楹联之乡、戏曲之乡、民歌之乡、武术之乡、挑花之乡的美誉。其中黄梅挑花、黄梅戏、岳家拳三项,列入国家第一、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蔡山的特色文化成为黄梅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地。</p><p class="ql-block"> 黄梅是诗词之乡,蔡山是诗词之乡的重点区域。蔡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或客籍或游历蔡山,留下了不少诗歌词赋,对蔡山周边文化影响极大。千百年来,蔡山周边不论是达官贵人、文雅学士,还是垦荒农夫、贩夫走卒,闲暇时间,都喜用诗词方式抒发情感,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留下许多诗词、楹联作品,既记录了蔡山独特的地理风光,人文习俗,又记录了蔡山重大历史事件,为鄂东黄梅的诗词楹联文化增添了不少光彩,为后世研究黄梅,特别是研究蔡山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宝贵资料。现在,蔡山周边的乡镇,办有《古梅新枝》《泼墨》《文昌阁》《清江》《雷池》等诗刊,为乡村诗人们的相互唱和,提供了文化交流平台。</p><p class="ql-block"> 黄梅是戏曲之乡,蔡山周边区域是戏曲之乡的重点区域。蔡山周边一带,地势低下,历史上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水涝灾害连年频繁发生,蔡山灾民流离失所,纷纷借“采茶”、“文曲”“小调”作为谋生手段。传统剧《逃水荒》的唱词,“老公公在外面测字看相,我婆婆挑牙虫苦度日光,哥哥他每日里道情来唱,我嫂嫂打花鼓带打连厢。”是对当年逃水灾谋生的最真实写照。蔡山一带采茶、文曲、小调的唱腔,丰富多彩,既有高昂、豪放、欢快的鄂东山区采茶歌特点,又有悠扬、轻松、宛转的湖区渔歌特色,易记好学,喜怒哀乐等不同情感,都能从唱腔中得到充分表达。蔡山一带的民间戏曲表演,贴近生活,动作朴实,深受观众喜爱。蔡山一带的民间艺人和灾民,在逃荒中将黄梅采茶、文曲、小调传播到黄梅周边鄂皖赣三省五十余县,为采茶、文曲、小调戏的发展演变,最终形成新的黄梅戏剧种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黄梅是民歌之乡,蔡山周边区域是黄梅民歌之乡的重点区域。蔡山周边一带的民歌,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是广大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为增加愉悦与快乐,排除生活中的烦恼与忧愁,以情歌为主要内容而创作出的一种民歌形式,被命名为黄梅“贤文调”。因为民歌每段为五句,所以民间称之为“五句子情歌”,其内容丰富多彩,有仪式歌、人生哲理歌、劳动歌、生活歌、情歌、历史传说歌、儿歌、摇篮曲等。其演唱形式独特,有独唱,有合唱,有双人对唱,有男女唱和。其曲调一唱三叹,温婉迷离,是劳动人民长期积累,不断提炼的智慧结晶。蔡山周边的“五句民歌”,从诗的角度看,结构形式独特,内容情真意纯,它以七言五句为基本格律,五句为一段,每一段内容完整,独立成章。五句对韵律也有其特殊要求,一般除第三句外,一、二、四、五句均要押韵,且一、二句用仄声韵,四句用阳平,五句用阴平。在五句民歌歌词中,方言俚语大量入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俗中有雅,雅中有俗,纯朴自然,清新亮丽,哲理性强,是情感的真实流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蔡山周边地域色彩,是鄂东一枝古老的民族民间文艺奇葩。</p><p class="ql-block"> 黄梅是武术之乡,蔡山周边区域是武术之乡的重点区域。蔡山周边一带历史上有喜欢练武的习俗,人们练的拳术是岳家拳。练岳家拳的目的,一是为了强身健体,二是在逃水荒中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岳家拳又称岳武穆武艺,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公元1103—1142年)及其麾下的岳家军将领,在行军打仗的实践中逐渐总结、提炼的一种拳术,由岳飞之子岳震、岳霆及部将聂大同(后改名聂福俊,即现蔡山聂福俊村始祖)隐居黄梅时传授,在鄂东黄梅、武穴、蕲春一带十分流行,蔡山犹盛。及至现代,蔡山民间仍有“十男九打”“女人学戏挑花,男人习武练打”的说法。在鄂赣皖传授岳家拳的著名拳师有聂虎记、李耀清、赵振球、柳明山、黄英球等数十位。2001年,黄梅县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蔡山镇刘寄村与黄梅20多个村被誉为武术村。2014年9月,在黄梅拍摄的3集高清纪录片《寻找武穆遗书》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同年11月,黄梅“岳家拳”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等新闻纪实,均对黄梅岳家拳进行了寻访和跟踪报道。800多年来,岳家拳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鄂东大地熠熠生辉,深受群众喜爱。</p><p class="ql-block"> 黄梅是挑花之乡,蔡山周边区域是挑花之乡的核心区域。蔡山挑花历史悠久。明代,蔡山周边一带的蔡山、新开、孔垄等乡镇,几乎家家种棉,户户纺纱织布,有“百里棉乡”之称。一些心灵手巧之女,则采用土染料将白大布染成青蓝色,配七彩线在上面挑绣装饰图案,美化生活。有俗语曰:“黄梅有女皆挑花”。1958年,县文物考古队在蔡山宝山村发掘一座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墓葬,墓中女主人头上搭有素线挑绣的“福寿双桃”方巾一条,其花纹“夔龙夔凤”与青铜剑上的花纹相似,团式花纹亦与江陵南城出土的楚墓中的朱绘式图案相似。由此可见,黄梅挑花形成的历史至少可追溯至明代。历史上蔡山妇女有挑花的喜好,女孩从小母亲要教的第一件女工就是挑花,是广大妇女生活的一部分。涌现出了梅意清、陈引娣、石九梅、周挑荣、胡德稳、王春香、常海军等一批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蔡山周边一带的广大妇女,为黄梅挑花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