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端午节有着许多独特的风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彩绳等,其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p><p> 杨桥小学为引导队员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过程中,萌生民族自豪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深入开展“别样端午节,传承爱国情”——端午节系列活动,使队员们在活动中,感悟中华诗词的意境,了解屈原爱国爱民的故事。激励他们将自己的梦想同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p> 认识端午,传统节日 <p>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天中节、地腊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等等。</p><p>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影响最为广泛。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其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为世人所敬佩。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屈原的诗句,频频强调家国情怀、民族精神。</p> <p>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2014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屈原的诗句,高度评价了一批抗日将领和英雄群体的爱国精神。</p> 端午,是对家人的爱 <p> 梁实秋说,每逢五月节孩子们只想着吃粽子,可是他家的老太太却只记得:“把钟馗捉鬼图,悬在壁上,孩子脸上抹些雄黄酒,辟邪辟邪。”</p><p> </p> <p> 对孩子来说,无论什么节,有好吃的就是节。可是,对祖父辈来说,每个节都是为了祈福家人顺遂平安,尤其是端午,有大半习俗都是给孩子做的。</p> <p> 中国人不太擅长表达爱意,但对家人、孩子的关心,往往就在这些传统节日里的习俗上,浓缩着一点一滴的照顾。</p> 端午,民俗的体验 <p> 端午节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面向未来的节日。队员们积极开动脑筋,参加“端午节”实践活动。</p> 1.粽情端午 <p> 队员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精心准备了材料:煮熟的芦叶,淘洗干净的糯米、赤豆,鲜酱油腌渍入味的瘦肉……</p><p> </p> <p> 瞧!他学着妈妈样子,拿起两张芦叶,错开、顺次排好,接着把芦叶卷成一个精致的漏斗型,然后往里面加几勺米,接着左折折右折折,最后用棉绳一绑,三下两下的,一个严严实实的粽子就完成了。</p> 2.编五彩绳 <p> “首先要打个结,打好结之后拉紧,这个过程就是两个步骤的重复。一根绳子搭过来,然后另一根绳子从下面往上穿过来……”我们的队员在认真地学习怎样编五彩绳!</p> <p> 一条精美的五彩绳编好了,戴在手上!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p> 3.制作香囊 <p> 古语说:“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等等”。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p> <p class="ql-block">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内装香料,用五色丝线缠绕而成,或者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p> <p> 队员们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从选材到认真的缝制,各种不同形状,小巧可爱的香囊就做好了!</p> 4.诗配画 <p> 乙卯重五诗</p><p> 【宋】陆游</p><p>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p><p>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p><p>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p><p>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p><p>赏析:这首诗具体描写了当时人们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平淡的闲言琐事在诗人的笔下变得瑰奇纯粹。诗人把生活的真味都寄托在端午生活的描写中,仔细阅读,方有所悟。</p> <p> 渔家傲</p><p> 【宋】欧阳修</p><p>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p><p>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郦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p><p>赏析:五月里石榴花儿红艳艳,绿杨雨中默默站立,丝线缠裹的粽子盛放在金盘里,扇子上面画着双凤凰,正是端午时节,浴兰汤,喝菖蒲酒,树叶丛中黄鹂的叫声惊醒了朦胧中的好梦。</p> <p> 斗转星移间,端午佳节承载了人们,对圣贤的缅怀,对健康的追求,对疾病的防治,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队员们通过学习端午习俗和优美诗词,走近历久弥新的端午传统文化,品位华夏文明的悠长!</p> 端午,安康 <p> 为什么不是说端午快乐,而是要说端午安康呢?</p><p> 端午节正值仲夏,气温升高,容易传播疾病。古人在这一天打扫庭院,挂艾悬蒲,佩戴香囊,饮雄黄酒,上山采药,杀菌防病等。这些习俗反映了古人对疾病的预防意识。祖先们是在节日中,靠一代代的传承,告诉我们要怎么度过当下,过好生活。</p><p> 《黄帝内经》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p> <p> 端午是在提醒我们,面对当下的虚邪贼风,即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外界的致病因素,要学会退避,注意防护,保持心境上的恬淡平和,平安度过。</p><p> 尤其是今年,不知戴着口罩,谨慎防疫的日子还需要延续多久,但牢记老祖宗们的智慧,顺应天时,趋吉避凶,方为上策。</p> <p>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今天,我们在多彩的民俗活动中追思先贤、祈福平安,传承和丰富着我们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守护精神家园,并且积极与先进文化结合,在继承和弘扬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必将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